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753个条目

皮埃爾·布迪厄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Pierre Bourdieu)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放大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目錄

皮埃爾·布迪厄簡介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年8月1日—2002年1月23日),法國社會學家。英國衛報評價他為“許多人心目中的當代知名學者”,一位可與福柯、巴特、拉崗等比肩的思想家。國際社會學協會評價他的著作《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為20世紀最重要的十部社會學著作之一。布迪厄並不是一個出世的學者。承左拉和薩特的衣缽,他積極投身社會活動,招來不少爭議。

皮埃爾·布迪厄的生平

  皮埃爾·布迪厄1930年在比利牛斯-大西洋省(Pyrénées-Atlantiques,郵遞區號 64 開頭)的小城市 Denguin 出生,父親是郵差(後成為地方郵局主管)。

  皮埃爾·布迪厄在小城市 Pau 的“路易巴圖”中學(le lycée Louis Barthou)就讀,其中一位他的老師認為該生資質優異,建議他轉去巴黎的“偉大的路易”中學(le lycée Louis-le-Grand)就讀,時為1948年。

  皮埃爾·布迪厄後來進入位在烏姆路(rue d'Ulm)的法國高等師範學院(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ENS)),1954年通過哲學教師會考,同一年法國高等師範學院通過的學生還包括有未來的大哲學家賈克·德里達、未來的知名歷史學家 Emmanuel Le Roy Ladurie。在法國高等師範學院就讀期間,他避開當時蔚為主流的存在主義,反而跟隨 Gaston Bachelard Georges Canguilhem 這幾位哲學家學習邏輯學科學哲學,選修 Éric Weil 教授的黑格爾的法哲學。1953年皮埃爾·布迪厄完成一份碩士論文,談論萊布尼茲的 Animadversiones(Leibnitii animadversiones in partem generalem principiorum Cartesianorum)。

  1954年至1955年一段很短的時間,皮埃爾·布迪厄在“ 木藍”中學(le lycée de Moulins)任教。1955年被國防部徵召,在凡爾賽服役。很快地他被派到阿爾及利亞服兵役,為時兩年。1958年至1960年他轉至阿爾及利亞的首都阿爾及爾大學的文學院教授哲學。1960年他返回法國,先在索邦大學任助理,然後轉至里耳的里耳大學擔任講師教授社會學,直至1964年。他同時跑去巴黎的東方語言學院(l'école des langues orientales)加強他的阿拉伯文能力,原因是他在阿爾及利亞已經開始接觸阿拉伯文。

  1962年皮埃爾·布迪厄和 Marie-Claire Brizard 結婚,婚後生下三兒子:Jérôme Bourdieu,艾曼紐埃爾·布迪厄(Emmanuel Bourdieu)跟 Laurent Bourdieu,其中艾曼紐埃爾·布迪厄後來成為電影導演,2006年執導的作品《邪惡友誼》(Les Amitiés maléfiques)獲戛納影展“國際影評人周”單元評審團大獎。1982年起皮埃爾·布迪厄開始在社會科學高等學院任教。

  1964年,皮埃爾·布迪厄成為午夜出版社(Editions de Minuit)“常識”(Le Sens commun)系列的主編,大部分他自己的書都在此系列中出版。直到1992年,皮埃爾·布迪厄更換出版商,改由門檻出版社(Editions du Seuil)出版他自己的著作。1975年皮埃爾·布迪厄和費南·布勞岱(Fernand Braudel)成立學術刊物《社會科學的研究行動》(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由他自己擔任總編輯,直至他去世。《社會科學的研究行動》主要刊登他自己的研究以及他學生們的研究論文。

  因應1995年11月跟12月的大罷工社會運動,皮埃爾·布迪厄創立他自己的出版社行動動機出版社(Raisons d'agir),多半出版比較年輕的學者的作品,編輯方針是批判新自由主義

皮埃爾·布迪厄的學術研究

  皮埃爾·布迪厄:跨學科,多方位的挑戰

  布爾迪厄幾近百科全書式的作品完全無視學科界線,從人類學、社會學和教育學到歷史學、語言學、政治科學、哲學、美學和文學研究,他都有所涉獵。布爾迪厄向當今的學科分類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戰。他在涉及範圍極廣的不同領域中提出了很多專業性的質詢:從對農民、藝術、失業、教育、法律、科學、文學的研究,到對親屬關 系、階級、宗教、政治、體育、語言、住房問題、知識分子、國家等的分析。布爾迪厄還具有融合各種不同的社會學風格的能力,從艱苦的人種論闡述到統計學模式,到抽象的元理論的和哲學的論辯等等,布爾迪厄一律照單全收,他向已被公認的社會科學的思維模式提出了多方位的挑戰。

  布爾迪厄1930年出生於法國貝恩亞,他早年學術生涯一直未能擺脫結構主義的陰影,他試圖以索緒爾為基點發展一種“普遍的文化理論”。在他批判性地重新思考了索緒爾的理論命題之後,尤其是思考了作為實踐和言語對立面的文化和語言之後,他放棄了這一計劃,並開始探索一種有關文化實踐的理論,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只 有當分析超越了傳統的對立關係及二分法,超越了由此造成的視野的局限性之後,理論的發展才會成為可能。布爾迪厄覺得只有從這一立場出發,才能建立一種對古典社會理論的批判。

  布爾迪厄認為古典社會體現了主觀論與客觀論的一種對立。主觀論者往往對信念、欲望、行動者(agent)的判斷等估計過高,而客觀論者則力圖從物質、經濟條件、社會結構或文化邏輯等方面來解釋社會思想與行為,並把這些因素看成是非同一般的,比行動者的象徵結構、經驗和行為更為強有力的東西。布爾迪厄認為,無論是客觀 論還是主觀論都不可能真正理解社會生活。在他看來,社會生活必須從下列角度來理解,即既要公平對待客觀物質、社會的和文化的結構,又要公平對待正在建構的實踐和個人與團體的經驗。布爾迪厄在許多文章中還試圖剋服與之相關的兩種知識之間的對立,即一方面是外部觀察者建構的有關社會世界的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是由那些對他們自己的世界具有實踐性把握的人所運用的知識。

  最終,布爾迪厄試圖超越科學與其對象之間的對立。他把科學看作社會場(field)的一部分,把科學家看作社會場的產物。他認為科學場並不擁有不同於其他場的特權;它也是行動者為了改善其地位而通過權力來建構的。科學在分析行動者的觀念對建構社會現實所作的貢獻時,同時也認識到那些觀念經常也會誤認社會現實。同樣地,科學家對自身現實的建構(科學場和科學行為的動機),也會經常誤認科學場的現實。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布爾迪厄認為必須倡導一門反觀性的(reflexive)社會科學,必須剋服主體與客體、文化與社會、結構與行為等普遍存在的理論對立面。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布爾迪厄有效地把現象學和結構方面的探索融入到一種完整的、認識論的連貫性模式之中,這一模式是具有普遍運用價值的社會質詢的模式,是康德意義上的人類學,但卻是一種具有高度區分性的人類學,因為它包含了對分析者自身活動的分析,而分析者正是通過這一活動從理論上來解釋他人實踐的。

  皮埃爾·布迪厄的社會學有幾項理論是最關鍵:

  “習性”(habitus):在社會中所有社會成員的行動的關鍵原則。Habitus中文嚴格說沒有對應翻譯,該字是布氏界羅馬文所改用而來,的確具有習慣、習性的意味,但是卻不是單純反射性的習慣,而是一個透過長時間生活實踐,累積下來的,視為理所當然的一種習性,諸如中國人覺得吃米飯才算吃飯,吃漢堡不算。放到社會階層與場域理論去看,當在特殊社會環境下成長的個體,自然受到該環境文化深刻影響,很多日常生活視為當然的東西,未必在另一個環境視為當然。比如,一個沒落王孫,雖然經濟無法支持,但仍有深刻對精英生活懷念,無法降格習慣庶民生活。

  “場域”(champs):一個社會被分割成許多不同的場域,在這些不同的場域(已經結構化了的一些場所)進行一些為了特定目標的競爭。場域一辭,原文也有田野的意思。布氏從人類學起家,自然受到田野方法非常深的影響。場域不是一個實體存在,而是一個在各個個人之間,群體之間想像上的領域,場域其實有邊界,但是各個在特殊場域內的行動者,都難以說清楚場域為何,但是如果他真的從屬於各個場域,就會知道該怎麼作,誰是老大,誰在挑戰。

  場域一般可分作資深/資淺者,或可分為掌握資源者與資源匱乏者。兩者之間又可交錯,處處形成鬥爭關係。很多時候為了爭取場域內其他人的認可,於是會形成象徵鬥爭。

  場域,布氏導入義大利馬基亞維利的理論,指出掌握資源者,通常會用獅子策略,錶面靜默,但力量強大;而未具資源者,通常要挑戰既得利益者,於是雖然力量較小,但是會點起戰火。

  對布氏來說,社會科學家的任務,就是要清楚描繪場域邊際,場域特色,裡面有何種角色、籌碼是什麼。布氏認為,通常籌碼有: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

  “象徵暴力”(violence symbolique):一個社會是由象徵暴力主導運作。象徵暴力意謂說,宰制的力量如何讓被宰制的人體認不出來他們正被宰制,這種宰制的能量即是象徵暴力。

皮埃爾·布迪厄的主要著作

  • 《阿爾及利亞社會學》(Sociologie de l'Algérie),巴黎:PUF 出版社,1958
  • 《失根:阿爾及利亞傳統農業的危機》(Le Déracinement. La Crise de l'agriculture traditionnelle en Algérie)與 Abdelmalek Sayad 合著,巴黎:Minuit 出版社,1964
  • 《繼承人:學生和文化》(Les Héritiers. Les Etudiants et la Culture),巴黎:Minuit, 1964
  • 《愛戀藝術:美術館和參觀的觀眾》(L'Amour de l'art. Les Musées et leur public)與 Alain Darbel 及 Dominique Schnapper 合著,巴黎:Minuit 出版社,1966, 1969
  • 《中等藝術:論攝影藝術的社會功能》(Un Art moyen. Essai sur les usages sociaux de la photographie)與 Luc Boltanski,R. Castel,Jean-Claude Chamboredon 合著,巴黎:Minuit 出版社,1965
  • 《社會學家此職》(Le Métier de sociologue)與 Jean-Claude Passeron 及 Jean-Claude Chamboredon 合著,巴黎:Bordas : Mouton 出版社,1968
  • 《再生:談論一種關於教育體系的理論》(La Reproduction. Éléments pour une théorie du système d'enseignement),巴黎:Minuit 出版社,1970
  • 《一種關於實踐的理論》(Esquisse d'une théorie de la pratique), précédé de Trois études d'ethnologie kabyle,巴黎:Droz 出版社,1972
  • 《區隔:品味判斷的社會批判》(La Distinction. Critique sociale du jugement),巴黎:Minuit 出版社,1979
  • 《實踐的意義》(Le Sens pratique),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0
  • 《‘談論’意謂說:語言交換的經濟學》(Ce que parler veut dire : économie des échanges linguistiques),巴黎:Fayard 出版社,1982
  • 《關於課程的課程》(Leçon sur la leçon),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2
  • 《學院人》(Homo academicus),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4
  • 《說過的話》(Choses dites),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7
  • 《馬丁海德格的政治本體論》(L'Ontologie politique de Martin Heidegger),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8
  • 《國家貴族:高等學院和身體之精神》(La Noblesse d'État. Grandes écoles et esprit de corps),巴黎:Minuit 出版社,1989
  • 《藝術的規則:文學場域的綱目和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巴黎:Seuil 出版社,1992
  • 《回應:支持反思的人類學》(Réponses. Pour une anthropologie réflexive)與 Loïc Wacquant 合著,巴黎:Seuil 出版社,1992
  • 《自由交易》(Libre-échange)與 Hans Haacke 合著,巴黎:Seuil 出版社,1993
  • 《世界的悲慘際遇》(La Misère du monde),布迪厄主編之大部頭合著,巴黎:Seuil 出版社,1993
  • 《社會學的問題》(Questions de sociologie),巴黎:Minuit 出版社,1994
  • 《實踐理性:論行動的理論》(Raisons pratiques. Sur la théorie de l'action),巴黎:Seuil 出版社,1994
  • 《論電視》(Sur la télévision),伴隨一篇文章〈新聞學的支配〉(L'emprise du journalisme),巴黎:Liber-Raisons d'agir 出版社,1996
  • 《巴斯卡式沈思》(Méditations pascaliennes),巴黎:Seuil 出版社,1997
  • 《反撲的火:為反對新自由主義的攻擊而作的抵抗論述》(Contre-feux. Propos pour servir à la résistance contre l'invasion néo-libérale),巴黎:Liber-Raisons d'agir 出版社,1998
  • 《男性的宰制》(La Domination masculine),巴黎:Seuil 出版社,1998
  • 《經濟的社會結構》(Les Structures sociales de l'économie),巴黎:Seuil 出版社,2000
  • 《反撲的火二:支持歐洲的社會運動》(Contre-feux 2. Pour un mouvement social européen),巴黎:Raisons d'agir 出版社,2001
  • 《語言和象徵權力》(Langage et pouvoir symbolique),巴黎:Seuil 出版社,2001
  • 《科學的科學和反思它本身》(Science de la science et réflexivité),巴黎:Raisons d'agir 出版社,2001
  • 《政治上的介入(1961-2001):關於一種特定的政治介入方式:文選》(Interventions politiques (1961 - 2001). Textes & contextes d'un mode d'intervention politique spécifique),巴黎:Agone 出版社,2002
  • 《單身人士的舞會:貝安地區農業社會的危機》(Le Bal des célibataires. Crise de la société paysanne en Béarn),巴黎:Seuil 出版社,2002
  • 《阿爾及利亞影像:出自內心》(Images d'Algérie. Une affinité élective),布迪厄的文字跟攝影作品,Franz Schultheis 作序,Actes Sud 出版社,2003
  • 《自我分析》(Esquisse pour une auto-analyse),巴黎:Raisons d'agir 出版社,200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Zfj3000,Caojie1987,Mis铭,y桑,Lin,刘维燎,LuyinT.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皮埃爾·布迪厄"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