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知識轉移雙因素模型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知識轉移雙因素模型

  知識轉移對於組織來說是一項奢侈的活動,它消耗了組織大量人、財、物、時間等寶貴資源,因此,組織知識轉移是講究效果的,知識的重要價值吸引了眾多學者對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進行深入研究,其中,義大利知識管理學者Vito Albino等於1999年提出的知識轉移分析框架(Knowledge Transfer Analys FrameworkKTA框架)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和廣泛的影響。

  KTA框架由四個部分組成:

  ①轉移主體(actors),包括知識源和知識接受者,知識源是知識的擁有者,知識接受者是接受知識的主體,它們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組織;

  ②轉移媒介(media),是指用於轉移數據和信息的任何一種方法,從結構上看,轉移媒介是由編碼和通道組成的,編碼是指任何一種可以表達知識內容的方式,而通道是編碼後知識的傳遞途徑;

  ③轉移內容 (content),是指被轉移知識的具體內容,這一內容通常被看作完成某一工作的能力,當與被轉移知識相關的能力被知識接受者吸收,知識轉移就成功了;

  ④轉移情境(context),對於組織來說,可以分為組織內情境和組織外情境兩類,組織內情境主要包括組織內部的文化、價值觀、戰略等維度,組織外情境包括組織所處的經濟環境和產業特征等維度,知識轉移的四個組成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形成了知識轉移活動,當知識轉移雙方有共同的經驗、感受,轉移情境良好,轉移的知識內容顯性化程度高,模糊性小,同時有合適的轉移媒介,知識轉移的效果就比較好。

  KTA框架對於知識轉移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它指出了知識轉移的系統構成,為分析、研究知識轉移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其中,轉移主體、轉移媒介和轉移內容是企業知識轉移活動能夠發生的必要條件,本文稱為知識轉移的保障因素;轉移情境中存在多種因素影響企業知識轉移,內部情境中影響知識轉移的主要因素包括:來自內部文化和價值觀維度的知識文化,來自戰略維度的知識管理戰略,來自企業知識轉移管理控制維度的知識轉移評價和激勵制度以及知識轉移管理團隊等。外部情境中對知識轉移產生較大影響的因素主要包括:來自社會經濟環境方面的知識經濟,來自產業特征方面的知識產業或高技術產業等,這些情境因素對知識轉移活動起著促進和改善作用,本文稱為知識轉移的促進因素。

  對於企業知識轉移而言,保障因素和促進因素都非常重要,這兩類因素共同決定著企業知識轉移的成效,但在知識轉移過程中,保障因素和促進因素所發揮的作用不同,保障因素是知識轉移能夠發生的必要條件,缺失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知識轉移活動就無法開展;促進因素是知識轉移的激勵和約束因素,這些因素並非必不可少,但是如果具備這些因素,知識轉移的發生頻率和效果就會大大提高,知識轉移的保障因素和促進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共同決定了企業知識轉移活動的最終成效,基於上述分析,本文構建企業知識轉移雙因素模型(見圖1)。

  Image:知识1.jpg

知識轉移的保障因素

  1.知識源

  知識源是知識的擁有者,知識源的存在是實現知識轉移的必要條件之一,廣泛挖掘內外部知識源、激發內部知識源共用知識的意願、提高其解釋和表述知識的能力等措施對於企業獲得好的知識轉移成效大有助益:

  ①企業應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識別內外部的知識源,並使其對於知識接受者具有充分的可接近性,獲得外部知識源的方法有建立知識聯盟、派代表參加各種學術會議、與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聯繫等,為便於識別內部知識源,企業需要建立詳實的企業知識地圖、專家庫等知識管理系統

  ②企業可以通過培育共同願景、創建知識文化、制定知識轉移激勵制度等手段來催生內部知識源共用知識的意願和動機

  ③內部知識源解釋和表述知識的能力的提高取決於個人的相關能力,企業可以通過培訓來幫助員工提升這方面的能力。

  2.知識接受者

  知識接受者是知識轉移過程中接受知識的主體,知識接受者吸收知識的動機和意願、吸收知識的能力等因素都會對企業知識轉移產生影響,企業知識轉移活動大多是由商業目標驅動的,因此,企業可以通過不斷提高員工業務工作目標來推動員工產生知識需求,催生其獲取知識的動機;知識接受者吸收知識的能力主要取決於其是否具有與所要吸收知識相關的背景、經歷、經驗等,企業通過提供崗位輪換或其他學習、實踐機會可以幫助員工提高吸收知識的能力。

  3.轉移媒介

  轉移媒介是知識源與知識接受者之間傳遞知識的橋梁,從結構角度看,轉移媒介由知識編碼和轉移通道構成,知識編碼是指用來表述知識的任何一種方式,例如語言、文字、符號、手勢、動作等,知識發生轉移之前必須經過知識源對其進行編碼的階段,編碼方式的選擇受知識源認知系統的影響,如果知識源選擇的編碼方式不被知識接受者所熟悉,那麼知識接受者很難對編碼過的知識內容進行解碼,知識轉移很難實現,反之,當編碼方式為知識接受者熟知時,知識轉移的阻力將會大大減小,隱性知識轉移之所以十分困難,是由於隱性知識的知識源用來編碼隱性知識的方式是獨有的,只有當知識接受者也學會這種編碼方式時,雙方纔能夠交流,隱性知識才可以實現轉移,企業總結並提煉一些合理、有效的知識編碼方式並形成標準有助於知識轉移的順利進行,

  知識轉移通道是指編碼後知識的轉移途徑,包括面對面交流、電話、信件、網路等方式,轉移通道的選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知識轉移的速度和成本,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原來只能用於簡單文本和圖片傳輸的網路平臺可以實時傳播聲音和視頻,這使得顯、隱性知識跨越時空進行轉移成為可能,同時信息網路在知識的分發和傳遞上具有傳統渠道無法比擬的成本和速度優勢,因此,現代知識轉移缺失了信息網路平臺的保障幾乎無法實現,對於企業而言,為知識轉移提供多種有效的知識轉移通道是必要的。

  4.知識內容

  知識內容是指被轉移的知識,一般來說,特定的知識內容總是對應著特定的知識源,知識內容是整個知識轉移活動的核心,整個轉移過程都是圍繞著“將知識內容傳遞給知識接受者”而進行的,知識本身特點對知識轉移效果產生很大影響,具有不同特點的知識,其轉移難度存在差別,當知識的隱性程度、複雜程度高時,知識轉移難度大,企業在進行知識轉移時,應根據轉移知識內容本身的特點選用合適的轉移方法,Dixon給出了連續轉移、近轉移、遠轉移、專家轉移和戰略轉移等 5種知識轉移方法,企業可以借鑒使用,

  總體來看,知識轉移是知識源的知識通過轉移媒介轉移到知識接受者的過程,因此,知識源、知識接受者、轉移媒介和轉移知識內容等四個要素中缺少任何一個,知識轉移過程都無法實現,當知識源與知識接受者建立聯繫,而兩者用來傳遞知識的媒介基本適合知識內容本身特點時,知識轉移活動就具備了基本的實現條件。

知識轉移的促進因素

  1.知識經濟環境

  處於知識經濟環境下的企業,其知識轉移活動會受到很大的促進,知識經濟是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它直接依賴於知識和信息的生產、傳播和應用,這意味著,知識也同勞動力、資本、廠房和設備等要素一樣成為創造財富的資源,而且是關鍵資源,知識經濟環境對企業知識轉移的促進作用是通過影響企業行為及其員工的價值觀、文化來實現的,一方面,既然知識對於價值創造起到關鍵作用,那麼企業必然積極開展知識管理活動,促進知識在企業中的轉移、創造和應用,進而獲得收益。如通用電器英國石油國際企業大多處於知識經濟發展較快的發達國家,知識經濟環境促進了這些企業知識管理活動的開展,進而推動了知識轉移活動的發生。另一方面,知識經濟環境培育了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文化,員工知識水平的提升意味著其個人價值和競爭力的提升,因此,員工會自發產生獲取知識的動機,進而促進了知識轉移的發生。

  2.知識產業或高技術產業

  處於知識產業或高技術產業的企業,其知識轉移發生的頻度通常比其他產業高,由於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同,各國對知識產業和高技術產業有著不同的界定,但無論如何界定,知識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通常具有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和技術含量高、企業在研發方面的投入較大、技術更新換代快、顧客的知識需求水平高等主要特征。這些產業特征促進了企業知識轉移活動的發生,

  ①在知識產業或高技術產業中,市場優勢取決於知識及技術優勢,企業會加強在知識和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加快創新速度,而知識轉移又是知識和技術創新的基礎,對創新的追求間接推動了處於知識產業或高技術產業中的企業開展知識轉移活動,

  ②處於知識產業或高技術產業的跨國公司,其新知識和新技術如果不能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擴散,就容易在經濟全球化中喪失機遇,並且也會對收回研究開發的巨額投資帶來困難,因此,技術與知識必須在其全球子公司中加速轉移,以規避上述風險,

  ③知識產業或高技術產業中,客戶的知識需求水平通常較高,為滿足客戶需求,必須持續提升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含量,企業努力提升產品和服務知識含量的過程會引發企業知識轉移活動,具體而言,完全依靠企業自身能力提高產品和服務的知識含量是不經濟並具有風險的,因此,企業需要通過知識轉移從外部吸收知識來改進產品或服務;而產品或服務知識含量持續地高則意味著,員工要想完成工作任務,必須持續學習以提高個人知識水平和工作能力,這促進了員工自發的知識轉移活動,可見,顧客的知識需求水平高會間接促進企業知識轉移。

  3.知識管理戰略

  知識管理通常被認為是組織對其知識創造、轉移、共用和利用過程的管理,其中的知識轉移是知識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管理戰略是戰略管理新的研究方向,在資源觀的框架內,可以視為一種全面的變化過程和組織變革形式,它通過新知識的創造、傳播和應用實現組織創新。因此,當企業實施知識管理戰略時,不可避免地要促進外部知識的引進和內部知識的共用,這就引發了大量的企業知識轉移活動,可見,知識管理戰略是企業知識轉移的促進因素,

  4.企業知識文化

  知識文化的形成促進了企業的知識轉移活動,企業文化是一個多維度、多層次的概念,其中,知識文化主要包括共用知識、協同解決問題,鼓勵嘗試、允許失誤,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文化等方面,共用知識、協同解決問題的文化可以促使知識在企業內部產生後,在員工之間充分共用和轉移,進而推動內部知識轉移順利進行,如果缺少這種共用知識的文化,企業內部產生的知識將會被員工作為個人獲取利益的籌碼而封閉起來延緩推廣;鼓勵嘗試、允許失誤的文化催生企業內部的知識創新,從而為知識轉移提供了知識源頭;支持個人關係網路的發展、相互尊重、信任的文化使得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關係和諧、融洽,大大提升企業內部隱性知識轉移的效果;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文化更是企業知識轉移的重要推動力量,避免了排斥知識現象的發生,“有些部門認為只有部門內部產生的知識才是好的,可以使用的”。而實際並非如此,“知識創造價值”本身並不受到物理邊界的限制,理性接受並利用其他部門產生的知識可以避免“重覆發明輪子”的現象發生,企業知識文化的培育並非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企業長期有意識的推崇和鼓勵,並輔以相關制度保障。

  5.知識轉移評價與激勵制度

  建立知識轉移評價與激勵制度有助於企業獲得較好的知識轉移成效,通過知識轉移評價制度對知識轉移過程進行監控並對知識轉移活動實現的結果進行評價,既有助於企業明確已完成的知識轉移活動為企業帶來多大收益,同時,也為後續的知識轉移活動提供經驗支持,使企業可以及時糾正後續知識轉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並對其進行控制,從而保障後續知識轉移活動的成效更加顯著。

  企業建立知識轉移激勵制度,可以促進知識轉移活動的發生與進行,由於知識能夠為其擁有者帶來價值,那麼,向外轉移或共用知識往往意味著知識擁有者個人利益受損,這削弱了人們轉移自身知識的意願,不利於企業知識轉移的進行,知識轉移激勵制度通過利益調整機制,對貢獻自身知識的員工給予適當的經濟或其他方面的激勵,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同時,對貢獻知識的員工進行激勵既是對其行為的認可,又是對其個人能力和價值的肯定,進而使其產生榮譽感並主動、持續地貢獻知識。

  6.知識轉移管理團隊

  成立一個有效的知識管理團隊能夠積極推動企業知識轉移活動的開展,企業知識轉移評價與激勵系統的建立,以及對各種知識轉移活動的監督需要企業成立一個專門的知識轉移管理團隊,企業知識轉移管理團隊的存在使得企業知識轉移活動得到規範的管理,進而推動了知識轉移的持續進行,例如,福特公司的知識轉移委員會就是福特的知識轉移管理部門,由六人小組組成,它負責對福特公司最佳經驗複製系統中的知識轉移活動進行監督和評價。

  企業知識轉移的促進因素可以分為兩種:內部促進因素和外部促進因素,知識轉移評價與激勵制度、企業知識文化、知識轉移管理團隊和知識管理戰略是企業知識轉移的內部促進因素,它們相互作用構成了企業知識轉移的內部管理控制環境,這一環境的形成不僅拉動了企業知識轉移活動的開展,同時還通過對具體轉移過程的管理與控制持續地改善企業知識轉移的效果,而知識經濟環境、知識產業或高技術產業這兩個因素是企業知識轉移的外部促進因素,它們從外部來推動企業知識轉移的進行。

促進因素與保障因素的關係

  當知識源、知識接受者、知識內容和轉移媒介等四個保障因素都存在,並且知識源與知識接受者雙方就知識轉移問題達成一致時,企業知識轉移具備了發生的必要條件。與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中保健因素與激勵因素之間的關係不同,本文中的促進因素不存在向保障因素轉化的可能性,但企業知識轉移的保障因素與促進因素之間也並非完全相互獨立,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並共同決定著知識轉移的最終效果。

  1.企業知識轉移的促進因素作用於保障因素並推動其發展

  例如,企業知識文化提升了內部知識源轉移自身知識的意願和動機;知識經濟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內、外部知識源轉移自身知識的意願和動機,但增強了知識接受者吸收知識的動機;高技術產業或知識產業等行業特征通過外部壓力推動企業內部員工不斷學習,進而提升了員工解釋和表述知識的能力;企業知識管理戰略的實施必然要求企業建構完善的知識轉移系統,從而豐富了知識轉移媒介,知識轉移評價與激勵制度控制並約束知識源與知識接受者在知識轉移過程中的行為,隨著企業知識轉移的逐步發展,上述影響將持續推動知識轉移保障因素的變化。

  2.知識轉移保障因素的變化和發展會對企業知識轉移的內部促進因素提出更高要求,進而推動企業增加或改善其內部促進因素

  例如,隨著知識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企業將逐漸向學習型組織知識型企業演進,這種演進使得知識轉移成為企業的基本活動,與當前的知識轉移活動相比,企業與外部知識源以及企業內部知識源與知識接受者之間的知識轉移發生頻率會大大提高,被轉移的知識內容將更加系統、複雜,轉移媒介也將呈現多樣化趨勢,在這種背景下,如果缺少了知識轉移評價與激勵制度、企業知識文化、知識轉移管理團隊和知識管理戰略等內部控制環境因素,企業將無法保證這些數量眾多、紛繁複雜的知識轉移活動能為企業帶來期望的收益,這時,企業就會努力增加促進因素或改善已有促進因素來滿足保障因素變化的需要,另外,雖然對於單個企業來說,其知識轉移保障因素的變化和發展對外部促進因素的作用和影響並不明顯,然而,一旦行業或整個社會範圍內的大多數企業的保障因素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那麼知識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在整個產業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就會上升,進而會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與深化,總之,知識轉移的保障因素對內、外部促進因素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對知識轉移雙因素模型的評價

  近年來,企業進行的大量知識轉移實踐說明:企業已認識到知識轉移的重要價值,但眾多知識轉移失敗案例表明:企業並未認清知識轉移過程的本質及影響因素,雖然學者們的研究表明瞭多種因素對於企業知識轉移產生影響,但這些影響因素的作用是否相同?它們又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企業改善和優化?這些問題仍懸而未決,本文基於Albino等人的知識轉移分析框架歸納出企業知識轉移的保障因素和促進因素,指出兩者對於企業知識轉移的不同作用及其相互關係,並對各因素進行了較為深入的分析與論述,同時,還進一步指出,企業知識轉移的最終效果是由保障因素和促進因素共同決定的,只有把兩者結合起來進行管理、控制,才能為企業知識轉移帶來較好的實施成效,需要指出,本文提出的知識轉移“雙因素”模型僅局限於企業知識轉移活動,然而,作為知識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知識轉移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它不僅可以為企業所用,個人和其他性質的組織也可以通過知識轉移獲得收益,因此,對於不同應用環境下的知識轉移,應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18°@鷺島,Angle Roh,Kane0135,Dan,Zfj3000,Cabbage,鲈鱼,Yixi.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知識轉移雙因素模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