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校本課程開發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校本課程開發[1]

  校本課程開發是指學校為了達到教育目的或解決學校的教育問題,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條件以及可以利用和開發的資源,由學校教育人員與校外團體或個人合作開展的課程開發活動。校本課程開發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又一條重要途徑,因為校本課程開發不僅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還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了可能性。

校本課程開發的特點[2]

  (一)涉及課程開發的所有要素

  校本課程開發作為一種課程開發活動,它涉及課程目標的制訂、課程內容的選擇、課程實施課程評價等課程開發的基本要素。而以往的課外活動、興趣小組活動僅僅是課堂的補充或延伸,不是一種課程開發活動,缺乏課程開發的基本要素。

  (二)以校為本

  校本課程開發是基於學校、為了學校、屬於學校的課程開發活動,即以學校為基地、以學校為基礎、以學校為主體的課程開發。校本課程開發重視學校及社區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強調學校辦學特色與理念的凸顯,關註教師作為課程開發的主體作用的發揮。

  (三)自發、自願

  校本課程開發是學校以其特色需求為目標的自發性課程發展過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兼顧地區性或校際間的個別差異,有利於教師根據本地區、本校的特點在課堂上靈活地運用。

  (四)一種持續、動態的過程

  校本課程開發能依照社會變遷與學生需求隨時作出調整與改變,課程更富機動性、多樣性與彈性。它不提倡編寫固定的、正規的教材,而是強調活動、過程,以保持較大的開放性、靈活性與適應性。

  總之,校本課程開發不能等同於學校課程(即學校內所實施的一切課程),它更強調行動與過程,不要求自編教材,可以是活動方案或活頁資料。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比,校本課程開發屬於兒童中心、興趣中心、問題中心的課程,屬於“教師本位”的課程開發。在學術性課程與非學術性課程、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學科課程活動課程諸關係網路中,校本課程開發更定位於非學術性、選修類、活動類課程。

校本課程開發的意義[2]

  (一)校本課程開發可以彌補國家課程的不足

  國家課程是由國家教育行政管理機構組織專家決策、編製的課程,它體現國家意志,統一教育標準。但它難以適應地方社會生活和社會發展需求的實際變化,沒有也不可能充分考慮到各地方、各學校的實際,更不可能照顧到眾多學習者的背景及特點。而校本課程開發儘可能地反映社區、學校和學生的差異性,及時融進最新的科技成果、社會問題,充分考慮到教師的積极參与、學生的認知背景與需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課程選擇,它在一定範圍內可以補充國家課程開發的不足。

  (二)校本課程開發有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展

  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升學習者的主體性,培養學習者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已成為新世紀課程改革的主要趨向。校本課程開發正體現了這一方向,它充分考慮到時代的特點、學生的需求,適應學生不同性格發展的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i獨立性,充分發揮其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作用,能更好地發展學生的特長和個性

  (三)校本課程開發有利於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校本課程開發賦予了教師一定的自主權,充分調動了教師積极參与課程開發的熱情,為教師提供了發揮創造性空間和大顯身手的機會。教師參與課程開發有助於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課程意識,對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也有促進作用。

  (四)校本課程開發有利於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

  以往統一的課程設置,難以反映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和特殊需要。把部分課程編製權力下放到地方和學校,讓一部分優秀校長和特長教師參與校本課程的開發任務,在確保國家教育整體質量的基本前提下,有利於開發更多有特色的課程,滿足學校“個性化”發展需求,凸顯學校辦學特色

校本課程開發類型[3]

  從校本課程開發的具體活動方式來看,校本課程開發可以分為課程選擇、課程改編、課程整合、課程補充、課程拓展和課程新編等類型。

  1.課程選擇

  課程選擇是校本課程開發中最普遍的活動,是指從眾多可能的課程項目中決定學校付諸實施的課程計劃的過程。選擇活動使教師能夠在決定教什麼的問題上發揮積極的作用。課程選擇至少需要滿足兩個條件,即教師要有選擇的權利,同時還要有可供選擇的空間。此外,課程選擇對教師的專業資質也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因為課程選擇會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重要而長遠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掌握課程選擇的專業知識,併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和發展。

  課程選擇有多種層次和方法,其中最綜合的選擇形式是課程計劃中的科目選擇。大多數具備校本課程開發機制的教育系統都會為學校提供一系列供選科目清單,學校要從中選擇它們所要開設的少數科目。通常是中央教育行政部門對選擇的原則提出一些規定和建議,學校也有權開設供選科目清單中沒有的科目。

  2.課程改編

  課程改編是指針對與原有課程準備對象不同的群體進行的課程上的修改。校本課程開發中的課程改編主要是指教師對正式課程的目標和內容加以修改以適應他們具體的課堂情境。此外,它也包括某些學校對國外引進課程的翻譯和本土化改造。在一個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的社會中,教師可能面臨越來越多的課程改編任務。

  進行課程改編需要充分考慮很多方面的因素,但這些因素大致可以歸納為五大類,即(1)目的;(2)內容選擇;(3)內容組織;(4)學習經驗;(5)學習資料。教師應該對上述5個方面進行綜合考慮,通過增加、刪減和改變順序與重點等方式對指令性課程、引進課程等加以修改,從而更好地適應學校和班級的具體情況,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3.課程整合

  課程整合是指超越不同知識體系而以關註共同要素的方式來安排學習的課程開發活動。課程整合的目的是減少知識的分割和學科間的隔離,把受教育者所需要的不同的知識體系統一聯結起來,傳授對人類和環境的連貫一致的看法。課程整合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必須減少知識劇增對課程數量的影響,防止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課程整合的常用方法有開發關聯課程和跨學科課程兩種。其中開發關聯課程是要在課程設計時就科目間的相關問題進行協調,往往體現的是兩門左右學科間相對狹窄的聯繫。比如物理科學和數學關聯課程就意味著物理和數學專題的編排順序應該是把那些解決物理問題所需運用的先進數學方法安排在前面。跨學科課程是把不同的學科作為一門課程來學習。例如,美國學校的社會學科就是作為一門課程來開設的,它把地理學、經濟學、人類學、社會學心理學,有時還有歷史等串聯在一起。20世紀80年代,科學、技術與社會在國外成為一門廣泛採用的學校課程,這也是課程整合的產物。

  4.課程補充

  課程補充是指以提高國家課程的教學成效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材料開發活動。課程補充材料可以是矯正性和補救性練習、報紙和期刊剪報、聲像材料、教學片和電影短劇、圖畫、模型、圖表、游戲和電腦光碟等,這些材料有助於實現內在於正規課程中的課程目標。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或者選擇提供的補充材料,或者與同事一道合作開發,也可以獨自進行開發。

  5.課程拓展

  課程拓展是指以拓寬課程的範圍為目的而進行的課程開發活動。課程拓展材料的目標是拓寬正規課程,為學生提供獲取知識、內化價值觀和掌握技能的機會。這些東西與學生所學課程專題有關,但超出了正規課程所覆蓋的廣度和深度。

  6.課程新編

  課程新編是指全新的課程單元開發。例如,突出學校特點的“特色課程”、地方性專題課程即我們所說的“鄉土教材”以及時事專題課程,就可以歸為這一類型。此外,學校還可以開發新興的專題或學科領域,以適應飛速發展的社會變革和科技進步,這也屬於課程新編活動。地方性專題課程可以在某一具體科目中進行安排,也可以在相關學科的整合課程中加以安排。地方性專題在地理教學中運用得最為常見,實際上最初的地理課程單元所涉及的現象都與學生的周圍環境密切相關。學習地圖的最初步驟是根據“由近而遠”的原則加以安排的,從與學生周圍地區有關的專題開始,這樣就把學生的個人經驗與學校的正規學習整合起來,這樣的課程單元可以在地方層次上由當地教師的積极參与而做出最好的準備。大多數學校科目都有地方性專題,像地方史或與當地有關的著名歷史人物。

校本課程開發的一般過程[3]

  校本課程開發過程是一個專業性比較強的活動,涉及許多複雜的因素。根據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我們認為校本課程開發應包括以下幾個基本的操作環節。

  1.組建校本課程開發隊伍

  進行校本課程開發,首先學校必鬚根據自身的各種資源和辦學歷史,依據自己學校獨特的教育宗旨或教育哲學來確定本學校課程開發的發展方向,在此之後就要成立校本課程開發隊伍以便開展各項活動。校本課程開發隊伍應包括學校內部人員與學校外部人員。學校內部人員主要包括校長、主管主任、學科教師、學生代表。外部人員包括地方當局行政主管領導、課程或學科專家、家長和社區代表等。只有內外配合,群策群力,才能有效地促進校本課程開發。

  2.情境和需要分析

  只有對各種校內外的情境和需要進行科學、充分的瞭解和分析,才能開發出適合本學校的課程。校本課程開發除了要考慮到校內的情境和需求外,也要考慮校外的情境與需要。校外的情境主要包括社會需求、社區狀況、家庭情況等。從社會需求來看,校本課程要照顧到當代社會對人才的新需要,傳統單一型人才已不符合時代要求,而需要全面發展、具備多方面才能的人才,因此校本課程應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發展自己專長的機會。從社區需求來看,學校都處在一定的社區環境中,都會受到來自社區的多方面影響,因此,學校課程設計應把握社區的活動實際。從家庭的需求來看,家庭情況發生了許多新變化,包括獨身子女、婦女就業、家庭受教育程度等,應考慮不同家庭結構、經濟條件下兒童的需求。校內情境和需求的分析包括對校內資源現狀的評估,以及對教師和學生的評估。校內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質和財政條件等。教師是校本課程開發主體,教師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課程開發的質量。對學生的評估關係到校本課程的針對性,包括學生的家庭背景、身心發展狀況。

  3.擬定目標

  校本課程開發實質就是依據學校所制定的學校教育目標,建構學校的總體課程,並據以實施、評估、改善的過程。所以應先明確學校的教育目標,這樣才能為校本課程的建設與發展指明方向和提供依據。學校教育目標是學校對所要培養的人才的基本要求,其制定要遵循國家的教育目的,考慮到社會發展的要求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學校教育目標制定以後還需進一步細化,最終通過課程和教學來實現。所以學校的教育目標必須轉化為課程的總體目標,併進一步細化為各學習領域的目標,通過教學來實現各學習領域的目標,進而最終實現教育目標。

  4.設計方案

  目標制定好後,就要進行課程編製。課程編製考慮許多因素,如學校教育目標的要求、社區的實際、學校的實際等。因各學校規模、教師結構等條件不同,學校課程編製的步驟很難有相同的方法,但大體包含確認學校課程編製的基本方針、決定學校課程編製的具體組織與時程、課程的設置與教學節數的配置三項。

  5.討論與實施

  課程方案實施前需要跟教師、家長溝通與說明,聽取他們對實施的意見,爭取他們的支持與合作以便作必要修正,這樣才能保證實施的效果。課程實施是將課程方案付諸實踐的過程,也就是將書面的課程轉化為教室情境的教學實際的教育實踐。實施過程中應作好充分準備,各方面協調溝通,也需要足夠的物質支持。

  6.評價與修訂

  評價是課程建設過程的重要環節,通過評價可以真實反映課程現狀與目標的差距、現存問題以及需修訂的方面,能及時反饋,使課程不斷完善,從而更有效地促進課程的發展。校本課程評價一般來說要考慮以下四個方面問題:①評價時間。評價既要包括診斷性評價,也要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②評價主體。評價主體應以內部評價為主,外部評價為輔,同時主體應多元化,應來自多方面的領域。③評價內容。評價內容方面不僅要有結果評價,也要有過程評價;不僅要有對學生的評價,也應包括對教師的評價。④評價方式。校本課程多是非學術的活動型或體驗型課程,其學習結果不很明顯,難以用簡單的量化來測量,因此採用質性評價更適宜,如檔案袋評價、描述性評價等方式。

參考文獻

  1. 何傑,伍紅林編著.當代中國基礎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11.
  2. 2.0 2.1 潘洪建,劉華,蔡澄編著.課程與教學論基礎.江蘇大學出版社,2012.01.
  3. 3.0 3.1 陳寒,林群主編.教育學教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09.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方小莉,寒曦,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校本課程開發"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