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證創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權證創設是指權證上市交易後,有資格的機構發行與原有權證條款完全一致的權證的行為。
首先,券商要在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開立一個專用賬戶,並存入1000萬股武鋼股票用於履約擔保;
第二,券商要向交易所提出創設申請,並提供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出具的其已提供行權履約擔保的證明,交易所審核後會通知中國結算上海分公司在該券商權證創設專用賬戶生成1000萬份武鋼認購權證;
第三,生成的1000萬份武鋼認購權證當天並不能交易,必須等到第二天以後,券商才能在二級市場上按照市價賣出。
1.保護中小投資者和理性投資者的整體利益,引入創設有助於保護中小投資者和理性投資者的整體利益
在創設機制下,投機資金惡意炒高權證的成本加大。有很多投資者輕率地認為創設機制損害了權證持有人的利益,其值。權證有最後清算日(即到期日),嚴重偏離真實價值的狀態不可能長期存在,在到期日其價格必然回歸內在價值。
創設機制的目的在於抑制過度炒做所導致的暴漲暴跌,在非理性的巨幅波動中,跟風炒作的中小投資者往往易遭受巨大損失。創設機制可以降低價格的非正常波動,當權證價格過高時,創設機制可以有效增加權證供應量,平抑過高的權證價格;定價偏差消除後,創設人可以從二級市場購回權證並註銷。
權證創設機制可以保護理性投資者的整體利益。理性投資者基於對正股的判斷,通過權證交易獲取杠桿收益,或者是作為風險控制的工具,而非盲目的跟風炒做。嚴重高估的權證,將增加理性投資者的成本,甚至將理性投資者排除在權證市場之外。例如,當前所有認沽權證均嚴重高估,希望通過購買認沽權證規避下跌風險的投資者不會進入權證市場;部分價格偏高的認購權證,看好正股的理性投資者,或者只能去買正股,或者需要付出比實際價值高得多的代價去購買認購權證。相對合理的價格,利於保護理性投資者的整體利益,恢復權證市場本來的功能。
2.為了補足權證市場缺失,引入創設是為了補足權證市場缺失的重要一環
在成熟的期權和權證市場中,做市商機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如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倫敦國際金融期貨和期權交易所(LIFFE)、香港交易所(HKEX)均設有做市商制度。做市商的一個主要職能就是平抑市場投機,當市場買賣力量嚴重失衡時,做市商可以並且有義務加入勢單力薄的一方,迅速改變市場供求狀況。在此過程中,做市商的報價會受到監管部門的監控,而且由於做市商報價一般以價值估算為基礎,因此對於嚴重偏離其內在價值的過度投機現象,能發揮顯著的抑製作用。
與之相應的是,當市場多數投資者作多時,做市商手中籌碼有限,因此必須能夠進行一定程度的做空交易,以維持交易的持續。創設制度正是補足權證市場這缺失一環的重要措施。
目前權證市場早已建立一級交易商制度,一級交易商扮演的角色與做市商類似,即其有義務對指定權證進行雙邊報價,維護市場流動性,校正買賣指令不均衡現象,增強市場透明性,抑制價格操縱。但在當前需求極其強烈,流動性過剩的權證市場中,一級交易商的力量相對薄弱。當權證價格相對低估時(如2006年華菱負溢價),交易商可以買入權證,以引導權證價格回歸合理價值附近;而當權證價格高估時,相對於炒作力量,交易商的籌碼就顯得杯水車薪,只能任由權證價格繼續暴漲,之後以暴跌的方式回歸價值。
而在創設制度下,一方面,創設人有了更大的力量引領價格回歸;另一方面,多個創設人之間會有競爭和約束,價格將趨向一致。在權證高估的情況下,如果某一個創設人的賣出報價距其他競爭對手差別太大,則其交易量會受到影響。因此在競爭下,創設人會儘早報出最能反映權證價值和市場情況的報價,從而避免了價格高估程度進一步擴大。
3.有利於向成熟的權證市場平穩過渡,引入創設有利於向成熟的權證市場平穩過渡
一般而言,權證主要有以下三個功能: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套利和投機。在以上三個用途中,權證首先是用於第一個用途,即用來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其次是用於套利,最後的用途才是投機。而只有標的和條款合適、市場價格合理的權證才可用來進行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因此判斷一個權證市場是否成熟可以以該市場能否提供充分的、具備足夠多樣性的、價格合理的權證為標準。
在境外成熟的權證市場,如香港、德國等地,既有上市公司自身作為再融資手段發行的股本權證,又有券商為滿足市場需求發行的備兌權證,其中後者由於其靈活性、多樣性已經成為市場主流。
以香港為例,權證數量超過2000只,其中備兌權證的交易額占市場的99%左右。在標的選擇上,可供券商發行權證的股票涵蓋了銀行、地產、電信、石油天然氣等多數行業的主要上市公司;在期限上,權證存續期從六個月到1.5年不等;行權價和行權比例的合理設計,使得權證價格在發行時一般不高。靈活的權證發行,和巨大的權證數量,給了香港投資人充分多樣的選擇,也避免了“全市場緊盯數只權證”的尷尬。而在價格引導方面,香港的做市商機制保證了權證價格不會偏離其內在價值過遠,以波動率來衡量,權證隱含波動率相對於歷史波動率的比例一般在1.5倍與0.5倍之間,這就確保了投資人總能以較為合理的價格投資權證。
反觀內地權證市場,權證數量最多的時候也僅有20多只,僅為香港的百分之一,投資者可供選擇的範圍很小,單個標的證券對應的權證最多僅為兩隻。經過2年的牛市行情,多數權證已經處於深度價內或深度價外,也已不適合用於套期保值和風險管理。因此,投機炒作理所當然成為權證市場的主導。
而在內地權證市場開啟之初,投資者對權證的理解需要進一步深入,發行人和配套制度均待完善的情況下,倉促推出備兌權證顯然並不合適,在這種情況下推出的權證創設制度不能不說是一個合適的過渡性選擇。首先,創設制度通過增加供給起到了抑制投機的功效;其次,投資人也通過創設制度逐步瞭解權證持續發行相對於股票“增發”的不同之處,對權證的理解更加深入;最後,創設也給了內地券商難得的“練兵”機會,增強了其風險控制能力,為未來發行備兌權證做了很好的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