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溢價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負溢價是在沒有交易費用以及假設股價維持沒有漲跌的情況之下,行權總成本(行權價+經調整的權證價格)低於正股市價,行權有一定的套利空間。
負溢價的套利策略[1]
利用末日負溢價認購權證套利,操作思路是:投資者在最後交易日(或者之前)買進負溢價認購權證,第二天行權,第三天按收盤價拋出正股。以包鋼JTBl為例。2007年3月23日,包鋼正股報收於5.7元,認購權證報收於3.453元,溢價是-5.39%。
如果投資者以每份3.453元買進包鋼JTBl,在3月26日(最後交易日後下一交易日)行權,即以每股1.94元的價格購買包鋼股份股票,併在3月27日在市場上以收盤價每股5.59元拋出正股,可以獲得套利收益3.65%(不考慮交易費用)。在實際操作當中,投資者可以按照交易費用預留一定空間,在合適的價位拋出正股。若投資者不是在3月27日而是在3月28日拋出正股,那麼可以獲得收益為8.84%。
細心的投資者可能發現,假如在賣出正股的當天股價下跌到5.393元以下,那麼投資者有所虧損。這提醒投資者註意這種策略的風險來源於正股大幅下跌,一旦正股在相應時間內下跌超過權證的安全空間,認購權證的投資者就可能遭受虧損。因此,投資者應儘量降低隔夜風險,縮短套利過程的時間,或選擇藍籌股認購權證,來降低風險。
負溢價的出現原因[2]
有時我們可能會看到溢價出現負數,在股票機上看到“溢價”變成“折讓”,這個現象就是“負溢價”。
這時,投資者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好時機去買入一隻“負溢價”的窩輪,因為根據溢價的計算公式,既然溢價是當正股要變動多少才達到打和,那麼負溢價是否代表正股不用升,窩輪已經打和,意味著即買即賺?
一隻窩輪是不會在毫無原因的情況下變成負溢價的,而變成負溢價的原因有四個:
第一,正股即將除息。如果某股票將會在一段時間後除息,發行人在計算窩輪價格的時候已經將除息因素考慮在內,所以窩輪價格自然會較平。引用計算溢價的公式,窩輪價格平了,但正股卻用未除息的價格,所以計算出來的溢價自然會低一些。如果溢價已經很低,再加上除息的因素,便會很容易出現負數,即負溢價。
第二,窩輪屬於非標準輪,一般計算溢價的方法並不適用於非標準輪。舉例來說,一些有幾個結算日的窩輪,需要用特別的方法來計算溢價。如果誤將它視為普通窩輪計算,這時計算出來的溢價便會很低,甚至負數。其實這個數值是錯誤的。投資者選擇非標準輪,最好便是比較多方面的數據,還需認清條款,不要看了錯的數據也懵然不知。
第三,一些很久沒有成交的窩輪,或者發行人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為這隻窩輪開價,窩輪的價格沒有更新(現價自然是舊價,沒有指導性),那麼計算出來的溢價自然是不適用的,但這種情況是比較少見的。
第四,窩輪快到期。窩輪愈接近到期日,時間值會愈小,溢價應接近零。但為何有些接近到期的窩輪會出現負溢價?其中原因是在某一時段正股是以賣出價(ask)成交,而窩輪則以買入價(bid)成交,負溢價的情況便有可能出現。
總之,以上出現負溢價的情況都是假象,要出現真正的負溢價,機會其實是很微小的。即使出現真正的負溢價,由於香港的市場效率非常高,市場上的一些專業交易員會通過套戥或對沖等方式圖利,所以這種機會也不會維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