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創新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教育創新是指在教育上第一次推行一種新的觀念和體制或方法,促使教育發生進步性的結果的過程。它意味著新制度、新體系或新的教育模式的推行,意味著新觀念或新理論的採用。教育創新是更為重要、更為根本的創新,惟有教育創新才能帶來創新教育。[1]
教育創新的內容[2]
教育創新,是一項繁重而複雜的任務,其內容涉及到方方面面,總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育觀念的創新。理論是行動的指南。教育觀念是人們在一定的社會實踐中,對教育的各種現象和各個方面理論的概括和總結,反過來它又成為教育行為的指南,是教育創新的先導、前提,並具有對客體的建構性,改造現實主體的目的性和價值性。
第二,教育體制創新。教育體制是教育體系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教育的各個方面起著強制性的制約作用。在這裡,教育體制創新,必須打破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傳統的學校制度,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知識經濟時代的現代化的學校制度,即構建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教育規律相適應的教育新體制。
第三,教育模式創新。所謂“模式”,就是人們可以具有操作的教育發展方式。教育發展模式的創新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它要求我們對傳統的教育發展的目標、戰略、道路、政策進行不斷創新,並作出系統的決擇和總體構思,建立充滿生機活力的教育發展體制和協調一致的教育發展方式。
第四,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是教育創新的核心。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直接反映教育目的和人才培養目標,是學校實現培養創新人才模式的載體,通過建立創新的課程體系和創新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具有自主探索、獨立思考和創造性思維的創新素質。
第五,人才培養的創新。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我們必須承認和尊重學生個性特點的差異性,打破千篇一律的格局,鼓勵多樣化。因此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發展的興趣、愛好、專長、氣質等不同特點,培養個性特點不同的人才,以滿足社會對不同層次人才的需要。
第六,創新型教師的培養。創新型教師的培養是教育創新的關鍵,因此,我們必須開闢多種途徑,營造良好的環境,加強對創新型教師的培養和提高,使他們成為具有創新精神、能力、人格,能積極吸取最新教育科學成果,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和前沿,並根據具體教育情境,靈活把握和運用各種教育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性人才的能力的人。
教育創新與創新教育的聯繫與區別[3]
兩者都包蘊著創新的理念精髓和特性本質,就其理論本質和實踐趨向而言,彼此是相通的、相聯的。只有實施教育創新,才能夠逐步建立創新教育;只有建立創新教育,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創新的優勢效應。但兩者之間又是有區別的。應該說,這是兩個各有特定內涵的教育學概念。
創新教育,是教育的種類、型別,界定主體是教育。不是傳統教育,不是義務教育,不是學歷教育,不是應試教育,其本質、性能在於創新,是創新教育,主體、主詞是教育。創新教育理念內,涵有五個要點:一是從教育發展歷史的視角界定其時代背景、時代特點和時代精神,創新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的高層次的教育;二是從知識內容和文化層次的視角界定創新教育的科學性、先進性,創新教育是具有當代嶄新、豐富的文化科技含量的教育;從結構品位的視角界定創新教育的重要性、關鍵性,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點和核心;從價值取向和發展德育的視角界定創新教育的政治思想性質,創新教育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從人才培養的視角界定創新教育的目標、任務,創新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中小學校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育創新,界定主體是創新。不是科技創新,不是經濟創新,而是教育創新,主體、主詞是創新。教育創新是教育的能動屬性和創造功能,是突破常規傳統的改革優化,是別開生面、獨闢蹊徑的原創效應。必須看到,創育創新,成為素質教育深化發展的必然要求,標志著教育改革的新發展、新階段;教育創新,已經成為當前國際教育改革的共同趨勢,並且構成了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必將推動教育事業走向歷史的輝煌,最終實現構建創新教育的巨集偉目標。可見,構建創新教育,是根本目的,戰略目標;實施教育創新,是現實道路、戰略措施。只有實施教育創新,才能逐步構建創新教育;只有構建創新教育,才能真正實現教育創新的優勢效應。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輔相成,互為因果。必須看到,建立創新教育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歷史過程。要實現這一偉大而巨集偉的目標,必須堅持不懈地實施教育創新。當代中國實施教育創新的關鍵,就是要把教育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創造熱情和積極因素,以改革為動力不斷為教育肌體註入新活力,形成教育新制度,新機制、新境界、新局面,逐步構建並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