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圈經濟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迴圈經濟理論(Theory of Circular Economy)
目錄 |
“迴圈經濟”一詞是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在20世紀60年代提出生態經濟時談到的。波爾丁受當時發射的宇宙飛船的啟發來分析地球經濟的發展,他認為飛船是一個孤立無援、與世隔絕的獨立系統,靠不斷消耗自身資源存在,最終它將因資源耗盡而毀滅。惟一使之延長壽命的方法就是要實現飛船內的資源迴圈,儘可能少地排出廢物。同理,地球經濟系統如同一艘寧宙飛船。儘管地球資源系統大得多,地球壽命也長得多,但是也只有實現對資源迴圈利用的迴圈經濟,地球才能得以長存。
迴圈經濟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環境保護思潮興起的時代。在20世紀70年代,迴圈經濟的思想只是一種理念,當時人們關心的主要是對污染物的無害化處理。20世紀80年代,人們認識到應採用資源化的方式處理廢棄物。20世紀90年代,特別是可持續發展戰略成為世界潮流的近些年,環境保護、清潔生產、綠色消費和 廢棄物的再生利用等才整合為一套系統的以資源迴圈利用、避免廢物產生為特征的迴圈經濟戰略。 迴圈經濟是與線性經濟相對的,是以物質資源的迴圈使用為特征的。
迴圈經濟理論的起源及發展大致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迴圈經濟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環境保護興起的60年代。
1962年美國生態學家卡爾遜發表了《寂靜的春天》,指出生物界以及人類所面臨的危險。“迴圈經濟”一詞,首先由美國經濟學家K·波爾丁提出,主要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迴圈來發展的經濟。其“宇宙飛船理論”可以作為迴圈經濟的早期代表。
20世紀90年代之後
發展知識經濟和迴圈經濟成為國際社會的兩大趨勢。我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引入了關於迴圈經濟的思想。此後對於迴圈經濟的理論研究和實踐不斷深入。
近期迴圈經濟理論的發展
1998年引入德國迴圈經濟概念,確立“3R”原理的中心地位;1999年從可持續生產的角度對迴圈經濟發展模式進行整合;2002年從新興工業化的角度認識迴圈經濟的發展意義;2003將迴圈經濟納入科學發展觀,確立物質減量化的發展戰略;2004年,提出從不同的空間規模:城市、區域、國家層面大力發展迴圈經濟。
迴圈經濟理論的本質是生態經濟理論
迴圈經濟的理論基礎應當說是生態經濟理論。生態經濟學是以生態學原理為基礎,經濟學原理為主導,以人類經濟活動為中心,運用系統工程方法,從最廣泛的範圍研究生態和經濟的結合,從整體上去研究生態系統和生產力系統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揭示自然和社會之間的本質聯繫和規律,改變生產和消費方式, 高效合理利用一切可用資源。簡言之,生態經濟就是一種尊重生態原理和經濟規律的經濟。它要求把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與其依托的生態環境作為一個統一體,經濟社會發展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理論。生態經濟所強調的就是要把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多種組成要素聯繫起來進行綜合考察與實施,要求經濟社會與生態發展全面協調,達到生態經濟的最優目標。
生態經濟與迴圈經濟的主要區別在於:生態經濟強調的核心是經濟與生態的協調,註重經濟系統與生態系統的有機結合,強調巨集觀經濟發展模式的轉變;迴圈經濟側重於整個社會物質迴圈應用,強調的是迴圈和生態效率,資源被多次重覆利用,並註重生產、流通、消費全過程的資源節約。生態經濟與迴圈經濟本質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經濟活動生態化,都是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物質迴圈不僅是自然作用過程,而且是經濟社會過程,實質是人類通過社會生產與自然界進行物質交換。也就是自然過程和經濟過程相互作用的生態經濟發展過程。確切地說,生態經濟原理體現著迴圈經濟的要求,正是構建迴圈經濟的理論基礎。
生態經濟、迴圈經濟理念的產生和發展,是人類對人與自然關係深刻認識和反思的結果,也是人類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中陷入資源危機、環境危機、生存危機深刻反省自身發展模式的產物。由傳統的經濟向生態經濟、迴圈經濟轉變,是在全球人口劇增、資源短缺和生態蛻變的嚴峻形勢下的必然選擇。客觀的物質世界,是處在周而複始的迴圈運動之中,物質迴圈是推行一種與自然和諧發展、與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求相適應的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和生態經濟的基本功能。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是自然生態系統和經濟社會系統的兩大基本功能,是處於不斷的轉換中。迴圈經濟則要求遵循生態規律和經濟規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與優化環境,在物質不斷迴圈利用的基礎上發展經濟,使生態經濟原則體現在不同層次的迴圈經濟形式上。
迴圈經濟在發展理念上就是要改變重開發、輕節約,片面追求GDP增長;重速度、輕效益;重外延擴張、輕內涵提高的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 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迴圈來發展的經濟。既是一種新的經濟增長方式,也是一種新的污染治理模式,同時又是經濟發展、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的一體化戰略。
所謂迴圈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傳統經濟相比,迴圈經濟的不同之處在於: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在這種經濟中,人們高強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提取出來,然後又把污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氣和土壤中,對資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為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與此不同, 迴圈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征是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迴圈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儘可能小的程度。
新的系統觀
迴圈經濟與生態經濟都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要素構成的大系統。要求人類在考慮生產和消費時不能把自身置於這個大系統之外,而是將自己作為這個大系統中的一部分來研究符合客觀規律的經濟原則。要從自然——經濟大系統出發,對物質轉化的全過程採取戰略性、綜合性、預防性措施,降低經濟活動對資源環境的過度使用及對人類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使人類經濟社會的迴圈與自然迴圈更好地融合起來,實現區域物質流、能量流、資金流的系統優化配置。
新的經濟觀
就是用生態學和生態經濟學規律來指導生產活動。經濟活動要在生態可承受範圍內進行,超過資源承載能力的迴圈是惡性迴圈,會造成生態系統退化。 只有在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的良性迴圈,才能使生態系統平衡地發展。迴圈經濟是用先進生產技術、替代技術、減量技術和共生鏈接技術以及廢舊資源利用技術、“零 排放”技術等支撐的經濟,不是傳統的低水平物質迴圈利用方式下的經濟。要求在建立迴圈經濟的支撐技術體繫上下功夫。
新的價值觀
在考慮自然資源時,不僅要視為可利用的資源,而且是需要維持良性迴圈的生態系統;在考慮科學技術時,不僅考慮其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而且要充分 考慮到它對生態系統的維繫和修複能力,使之成為有益於環境的技術;在考慮人自身發展時,不僅考慮人對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新的生產觀
就是要從迴圈意義上發展經濟,用清潔生產、環保要求從事生產。它的生產觀念是要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儘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並且是從生產的源頭和全過程充分利用資源,使每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達到廢物最小化、資源化、無害化。上游企業的廢物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料,實現區域或企業群的資源最有效利用。並且用生態鏈條把工業與農業、生產與消費、城區與郊區、行業與行業有機結合起來,實現可持續生產和消費,逐步建成迴圈型社會。
發展迴圈經濟的關鍵,在於加速經濟轉型
首先,廣義迴圈經濟理論研究生態文明與和諧社會的經濟基礎及其相關領域,對把握社會文明轉型和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一方面,西方社會的現代化使現代人類從傳統宗教和政治權威下解放出來,成為征服自然、改造社會的自由“主體”,但也給人帶來一個無情冷漠異己的物質世界,造成了社會關係的物化,使人的精神在巨大異己的物質世界中處於無家可歸的渺小無助、無根流放的異化狀態,喪失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這就是現代人所面臨的“現代性危機”之一:精神意義失落的危機。另一方面,“工具理性主義”服務的是現代人“人類中心主義”的“經濟主義——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的“目的價值理性”價值觀。在此工具目的理性的視野和功利目的價值觀中,人與自然本然的共存和諧關係,化約為簡單的合乎人短期功利目的最大化的利用與被利用的“主客關係”乃至“主奴關係”,違背了人與自然共生和諧的生態有機規律。以致於到了工業文明時代的後期,隨著科學技術的高度發展和人類日益增長的物質與文化生活的需要,人類對自然界資源進行了近乎是“竭澤而漁”的掠奪性、粗放性的開發和超負荷的索取,造成了人類從自然界索取資源的能力,大大超過了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以及人類補償自然資源消耗的能力。
20世紀八九十年起,發達國家為了提高綜合經濟效益、避免環境污染以生態理念為基礎,重新規劃產業發展,提出了“迴圈經濟”發展思路,形成了新的經濟潮流。日本2000年提出了建立迴圈型社會的理論。美德日還為建立迴圈經濟立法,從制度上保障迴圈經濟的發展。我國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溫家寶總理工作報告也提出大力發展 “迴圈經濟”的設想。迴圈經濟是以資源節約和迴圈利用為特征的經濟形態,是生態經濟新的發展潮流和必然趨勢。這說明生態文明並非是一個烏托邦,而是由現實經濟基礎的新的文明建構的實踐。
其次,廣義迴圈經濟理論研究對傳統主流經濟學範式提出了挑戰,對經濟學學科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一方面,迴圈經濟對經濟人假說構成了強有力的挑戰。現代經濟學最基本的假定和信念是關於理性經濟人的抽象和假定,所謂“經濟人”,就是“會計算、會創造,能獲得最大利益的人。其中就蘊含著“追求利益最大化”的 “理性人”含義。在理性經濟人的範式中,不同歷史階段和不同社會階級中具有十分具體的社會和歷史屬性的人,被抽象成了無差別的魯濱遜式的個人,他們基於各自的成本——收益計算的自由交易創造了整個世界。馬克思主義則把人看作是“社會關係的總和”,從社會整體結構的角度具體、歷史、整體地把握人,其理論視角是整體主義、歷史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思路與生態主義的整體有機思維是相近的或一致的,而個體主義的思路則是與生態主義根本相悖的。如果不放棄“理性經濟人的假定”,主流經濟學是無法適應迴圈經濟、生態經濟發展的需要的;另一方面,迴圈經濟挑戰了主流經濟學“效用最大化”的理論。“效用最大化”理論是現代經濟學關於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收益”的“理性經濟人”假定的具體應用,集中體現了現代經濟學的中心和精髓的“效率”理念。迴圈經濟作為一種經濟形式,首先也是以效率為軸心原則的。按照傳統經濟學的觀念,生態經濟是無效率的。但按照廣義整體的生態效率觀念,恰恰是傳統經濟低效率,而生態經濟是高效率。生態計量經濟學就是研究生態效率的問題,抓住了經濟學的關鍵,突出了傳統經濟學與生態經濟學的區別。
迴圈經濟作為一種新的經濟模式,其一般範式和具體哲學範式、社會學範式及人工範式或科學技術範式是什麼,現在還很難做出令人滿意的回答,也正因為這樣,它才更值得探索,更需要在這方面開展有效的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