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市場份額效應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市場份額效應概述

  市場份額指的是企業產品市場上所占的比例,也就是企業對市場的控制能力。企業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可以使企業獲得某種形式的壟斷,這種壟斷既能帶來壟斷利潤,又能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因此這方面的原因對兼併活動又很強的吸引力。

市場份額效應的特點

  企業兼併有橫向兼併縱向兼併混合兼併三種基本形式。比較而言,橫向兼併對增加企業的市場控制能力的效果最為明顯,縱向兼併次之,而混合兼併則主要是間接的。企業市場勢力的擴大有可能引起壟斷,因此,各國反托拉斯法對出於壟斷目的的兼併活動都加以嚴格的管制。

1.橫向兼併

  橫向兼併有兩個明顯效果:實現規模經濟和提高行業集中程度,從而橫向兼併對市場權利的影響主要是通過行業的集中進行的,通過行業集中,企業市場實力得到擴大。橫向兼併對行業結構的影響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減少競爭者的數量,改善行業的結構。當行業內競爭者數量較多而且處於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行業內所有企業由於激烈的競爭,只能保持最低的利潤水平,通過兼併,使行業相對集中,行業由一家或幾家企業控制時,能有效的降低競爭的激烈程度,使行業內所有企業保持較高的利潤水平。

(2)解決了行業整體生產能力擴大速度和市場擴大速度不一致的矛盾。在規模經濟支配下,企業不得不大量增加生產能力,才能提高生產效率,但企業擴大生產能力往往是與市場需求的增加不一致的,從而破壞供求平衡關係,使行業面臨生產能力過剩。實行企業兼併,使行業內部企業得到相對集中,既能實現規模經濟的要求,又能避免生產能力的盲目增加。

(3)兼併降低了行業的退出壁壘。某些行業由於它們的資產具有高度的專業性,並且固定資產占較大比例,從而這些行業中的企業很難退出這一經營領域,只能頑強的維持下去,致使行業內過剩的生產能力無法減少,整個行業平均利潤保持在較低水平上,通過兼併和被兼併,行業可以調整其內部結構,將低效和陳舊的生產設備淘汰,解決了退出成本過高的問題,達到穩定供求關係、穩定價格的目的。

橫向兼併通過改善行業結構,使兼併後的企業增強了對市場的控制力,併在很多其情況下形成壟斷,從而降低了整個社會經濟的運行效率,因此,對橫向兼併的管制一直是各種反托拉斯法的重點。

2.縱向兼併

  縱向兼併是企業將關鍵性的投入-產出關係納入企業控制範圍,以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場手段處理一些業務,以達到提高企業對市場的控制能力的一種方法。它主要通過對原材料銷售渠道及用戶的控制來實現這一目的。縱向兼併使企業明顯的提高了同供應商和買主的討價還價能力。這種討價還價的能力主要是由買賣雙方的行業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相對重要性決定的,企業通過縱向兼併降低了供應商和買主的重要性,特別是當縱向兼併同行業集中趨勢相結合時,能極大的提高企業的討價還價的能力。

縱向兼併往往導致連鎖效應,一個控制了大量關鍵原料或銷售渠道的企業,可以通過對原料和銷售渠道的控制,有力的控制競爭對手的活動,因此,即使縱向一體化不存在明顯的經濟效益,為防止被競爭對手所控制,當一家企業率先縱向兼併時,其餘企業處於防衛的目的,也必須考慮實行縱向一體化。

3.混合兼併

  從錶面上看,很難看出混合兼併對市場勢力有何明顯影響,混合兼併對市場勢力的影響,多數是以隱蔽的方式實現的。在多數情況下,企業通過混合兼併進入的往往是與他們原有產品相關的經營領域。在這些領域中,它們使用與主要產品一致的原料、技術、管理規律或銷售渠道,這方面規模的擴大,使企業對原有供應商和銷售渠道的控制加強了,從而提高了它們對主要產品市場的控制。另一種最為隱蔽的方式是:企業通過混合兼併增加了企業的絕對規模,使企業擁有相對充足的財力,與原市場或市場的競爭者進行價格戰,採用低於成本的定價方法迫使競爭者退出某一領域,達到獨占或壟斷某一領域的目的。由於巨型混合一體化企業涉及很多領域,從而對其它相關領域中的企業形成了強大的競爭威脅,使一般的企業不敢對它的主要產品市場進行挑戰,以免引起它的報複,結果造成這些行業競爭強度的降低。

雖然以上三種形式的將並都可以增加企業市場的控制能力,但比較而言,橫向兼併的效果最為明顯,縱向兼併次之,而混合兼併的效果是間接的。企業市場勢力的擴大有可能引起壟斷,因此,各國反托拉斯法對出於壟斷目的的兼併活動都加以嚴格的限制,問題是有時很難確切的說企業通過兼併就是為了達到壟斷,兼併的各種後果往往是混合在一起的。

  企業只有具備一定的規模才能在競爭中占據不敗之地,進而謀求生存和發展。在壟斷資本主義時期,資本主義國家曾經建立了規模龐大的卡特爾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等大規模的企業集團,其目的是為了獲得壟斷利潤。近兩年在歐美等國家則掀起了的大企業兼併的浪潮,如果說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建立大規模企業集團是出於企業的自願,那麼,這一次浪潮則很難說是出於企業的自願,更多的是形勢所迫。因為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地區化,企業的國內競爭和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的兼併主要是為了適應經濟環境的這種變化。

  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革,首要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轉變經營方式,改變現有的不合理的管理方式和不合理的產權結構,使企業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管理科學和產權科學的現代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能夠獨立行使民事權利和獨立承擔民事責任。但是,這隻能是解決了企業自身的問題,即使上述的目的完全實現了,也只能是將我國的國有企業改造成了符合現代市場規律的民事主體,這隻是滿足了企業生存的最根本的條件。至於企業如何生存、如何發展則依然有待於解決。這就像培養人才一樣,我們保證他的衣食住行,使他健康成長,教會他如何獨立地思考,這隻是保證了他獲得了與別人相同的條件,獲得了與別人競爭的前提,還不能能夠使他成為真正的人才。要想使他真正成為某一個方面的人才,還必須對他進行相關的培訓,而培訓內容的深淺和範圍則直接取決於外部環境,即取決於社會的總體水平。例如在原始社會,要想使一個人成為首領,也許只要保證他能夠有強健的體魄就完全可以了,這樣在於大自然和外族的抗爭中他就會得到本族人的信任,就可以成為首領,而在現代社會要想成為首領,則需要具備更多的知識。國有企業的改革中同樣也要遇到類似的問題。改掉國有企業自身的弊端不是目的,改革的目的最終是為了求得國有企業的發展。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Dan,Lweij,Yixi,鲈鱼,东风,连晓雾,Lin,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市場份額效應"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