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壽命周期成本分析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壽命周期成本分析(Life-Cycle Cost Analysis,LCCA)

目錄

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概述

  壽命周期成本分析又稱為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是指對於一個系統或產品在整個使用壽命周期里發生的所有成本進行計算,而不僅僅是夠買價格。這個成本分析是以故障率、配件成本、維修次數和廢品處理成本等其它可靠性分析的費用計算為基礎的。換言之,“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是為了使用戶所用的產品具有經濟壽命周期成本,在產品的開發階段將壽命周期成本作為設計的參數,而對產品進行徹底的分析比較後作出決策的方法”。

壽命周期成本分析的方法

  在通常情況下,從追求壽命周期成本最低的立場出發,

  首先是確定壽命周期成本的各要素,把各要素的成本降低到普通水平;

  其次是將設置費和維持費兩者進行權衡,以便確定研究的側重點從而使總費用更為經濟

  第三,再從壽命周期成本和系統效率的關係這個角度進行研究。

  此外,由於壽命周期成本是在長時期內發生的,對費用發生的時間順序必須加以掌握。

  常用的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方法有費用效率(ce)法、固定效率法和固定費用法、權衡分析法等。

  1、費用效率法

  費用效率(ce)是指系統效率(se)與壽命周期成本(lcc)的比值。其計算式如下:

  費用效率(ce)=系統效率(se)/壽命周期費用(lcc)=系統效率(se)/設置費(ic)+維持費(sc)

  (1)系統效率

  系統效率是投入壽命周期成本後所取得的效果或者說明任務完成到什麼程度的指標。如以壽命周期成本為輸入,則系統效率為輸出。通常,系統的輸出為經濟效益價值、效率(效果)等。

  (2)壽命周期成本

  壽命周期成本為設置費和維持費的合計額,也就是系統在壽命周期內的總費用。

  對於壽命周期成本的估算,必須儘可能地在系統開發的初期進行。

  估算壽命周期成本時,可先粗分為設置費和維持費。至於如何進一步分別對設置費和維持費進行估算,則要根據估算時所處的階段,以及設計內容的明確程度來決定。

  • 費用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
    • l)費用模型估演算法。費用模型是指彙總各項實際資料後用某種統計方法分析求得的數學模型,它是針對所需計算的費用(因變數),運用對其起作用的要因(自變數)經簡化歸納而成的數學表達式。
    • 2)參數估演算法。這種方法在研製設計階段運用。該方法將系統分解為各個子系統和組成部分,運用過去的資料制定出物理的、性能的、費用的適當參數逐個分別進行估算,將結果累計起來便可求出總估算額。所用的參數有時間、重量、性能、費用等。
    • 3)類比估演算法。這種方法在開發研究的初期階段運用。通常在費用模型法和參數估演算法不能採用時才採用,但實際上它是應用得最廣泛的方法。
    • 4)費用項目分別估演算法。
  • 在系統效率se和壽命周期成本lcc之間進行權衡時,可以採用以下的有效手段:
    • l)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系統的能力增大(例如,增加產量)。
    • 2)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精度提高,從而有可能提高產品的售價。
    • 3)通過增加設置費提高材料的周轉速度,使生產成本降低。
    • 4)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使用簡便,舒適性提高,容易掌握,具有多種用途等),可使售價和銷售量得以提高。

  2、固定效率法固定費用法

  所謂固定費用法,是將費用值固定下來,然後選出能得到最佳效率的方案。反之,固定效率法是將效率值固定下來,然後選取能達到這個效率而費用最低的方案。

  3、權衡分析法

  權衡分析是對性質完全相反的兩個要素作適當的處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總體的經濟性。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法的重要特點是進行有效的權衡分析。通過有效的權衡分析,可使系統的任務能較好地完成,既保證了系統的性能,又可使有限的資源(人、財、物)得到有效地利用。

  • 在壽命周期成本評價中,權衡分析的對象包括以下五種情況:
    • ①設置費與維持費的權衡分析;
    • ②設置費中各項費用之間的權衡分析;
    • ③維持費中各項費用之間的權衡分析;
    • ④系統效率和壽命周期成本的權衡分析;
    • ⑤從開發到系統設置完成這段時間與設置費的權衡分析。
  • (l)設置費與維持費的權衡分析。為了提高費用效率,該機加工產品生產線還可以採用以下各種有效的手段:
    • l)改善原設計材質,使維修頻度降低。
    • 2)支出適當的後勤支援費,改善作業環境,減少維修作業。
    • 3)制定防震、防塵、冷卻等對策,提高可靠性
    • 4)進行維修性設計
    • 5)置備備用的配套件、部件和整機,設置迂迴的工藝路線,使可維修性得以提高。
    • 6)進行節省勞力的設計,使操作人員的費用減少。
    • 7)進行節能設計,節省運行所需的動力費用
    • 8)進行防止操作和維修失誤的設計。
  • (2)設置費中各項費用之間的權衡分析
    • 1)進行充分的研製,使製造費降低。
    • 2)將預知維修系統裝人機內,減少備件的購置量。
    • 3)購買專利的使用權,從而減少設計、試製、製造、試驗費用。
    • 4)採用整體結構,減少安裝費。
  • (3)維持費中各項費用之間的權衡分析
    • 1) 採用計劃預修,減少停機損失。
    • 2)對操作人員進行充分培訓,由於操作人員能自己進行維修,可減少維修人員的勞務費。
    • 3)反覆地完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行為,其產生效果的體現形式便是縮短時間,減少用料,最終表現為費用減少。
  • (4)系統效率與壽命周期費用之間的權衡。在系統效率se和壽命周期成本lcc之間進行權衡時,可以採用以下的有效手段:
    • l)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系統的能力增大(例如,增加產量)。
    • 2)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精度提高,從而有可能提高產品的售價。
    • 3)通過增加設置費提高材料的周轉速度,使生產成本降低。
    • 4)通過增加設置費,使產品的使用性能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例如,使用簡便,舒適性提高,容易掌握,具有多種用途等),可使售價和銷售量得以提高。

壽命周期成本分析的一般步驟

  壽命周期成本評價分析過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

  1、明確對象的任務

本階段的主要工作在於瞭解評價生產的基本情況,比如業主的目的或意圖、業主的資金能力,明確業主對於產品的功能要求,特征、進度、成本、質量等總體要求等。

  2、資料收集

  (1)資料的搜集方法。

  (2)資料的種類和內容。

  資料的種類與內容會隨著系統(產品)的類型和資料的利用目的不同而不同。

  • 在評價壽命周期成本時通常需要的資料有:
    • 市場分析資料(包括人力、物資、能源等價格);
    • ②用戶的使用資料(包括歷史數據、成本數據);
    • ③設計資料(包括各種成本之間存在的關係及其對壽命周期成本的影響);
    • ④可靠性、維修性資料;
    • ⑤製造、安裝、試運行資料;
    • ⑥後勤支援資料;
    • ⑦費用計算用資料(如折現率通貨膨脹率等);
    • 價值分析和降低費用的資料;
    • ⑨系統的計劃和進度管理關係的資料。

  (3)資料的分析和利用。

  收集到的資料應進行分析、歸類,建立費用資料庫,以便有效地加以利用。

  • 資料可應用於以下幾個方面:
    • l)開發新的系統(產品)。
    • 2)修改現有系統的設計,修訂維修方式,估計補充部件的產量等。
    • 3)合理估算壽命周期成本。

  3、方案創造

  4、明確系統的評價要素及其定量化方法

  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最終要根據系統的效率(有效度)和費用兩個方面來進行評價。

  5、方案評價

  • 方案評價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 (1)評價方案的“粗篩選”。
    • (2)對經過“粗篩選” 剩下的方案進行有效度和費用的詳細估算
    • (3)用固定費用法和固定效率法進行試評。
    • (4)從效率和費用兩個方面對系統進行詳細的比較、研究,選出最佳方案。
    • l)如果系統的效率和費用兩個方面都是最優的,當然應選取該方案。
    • 2)如果系統的效率相同,費用也沒有大的差別,則需要通過分析定性因素來擇優選用。
    • 3)如果不存在各方面都是優秀的方案,則在最終決定哪個方案最佳時,應以與系統預期功能關係大的因素為依據。

  6、編製評價報告

  壽命周期成本評價的最終結果是提出的評價報告書。

影響壽命周期成本分析的因素

  影響壽命周期成本分析的主要因素是:消費者的情況、競爭中的優勢、信息系統信息質量。

  1、消費者的情況

  消費者情況指對消費者的評價:成為某種產品消費者的時間長短、客戶企業及其生產線所處的發展階段,他們的產品所處壽命周期的階段。它包括企業關註消費者特定的及不斷變化的消費需求,並把這些需求反映在產品設計中。組織對消費者需求所作出的反應能促進新產品的發展。企業是否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可從消費者隨後的購買行為看出。壽命周期成本分析允許組織系統檢測現有產品的性能及為了更好迎合消費者對產品期望所做的變化。壽命周期成本分析揭示了低的取得成本但較高的操作成本、維護成本、環境或處置成本的產品,對消費者來說,遠遠比不上那些雖有較高的取得成本但後期成本較低的產品。

  公司調整產品以迎合消費者很可能會使用壽命周期成本分析。它允許公司考慮產品的設計、特色、功能和其他相關因素及交易成本,這些要求產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期望和需求及交易量的變化保持一致。為了有能力迎合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使用壽命周期成本分析能提醒組織考慮生產哪種產品及他們所製造且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在整個產品壽命周期中的成本分佈情況。

  2、競爭中的優勢

  有人把競爭中的優勢定叉為企業在產品市場上超越競爭對手的有利條件。競爭中的優勢包含這些方面:產品單位製造成本、物流配送成本、改變生產批量的靈活性、存貨從原料到發貨的周期等。大量文獻用到“競爭中的優勢”這一說法。競爭中的優勢要求公司在製造中進行成本控制以達到產品價格上的優勢。公司能及時配送產品也常被認為是競爭優勢的一個重要方面。有研究表明產品的及時控制對產品能否在競爭中保持不敗至關重要。

  3、信息系統信息質量

  信息系統信息質量指可靠性、相關性、正確性、精確性和信息系統信息的完整性。這些特性的含義很明確。例如,可靠性是指這些信息能夠被依靠;相關性是指這些信息對決策者很重要;正確性是指意味著沒有錯誤的信息,等等。信息對很多組織的進程尤其重要,對有效的決策制定也至關重要,其對企業在競爭中獲得成功也越來越重要。信息相關性的價值部分是基於它對企業所生產的產品相關決策過程中的貢獻。當公司里的決策變得越來越複雜精密時,組織就會越來越依靠信息。

  文獻中和信息有關的觀點常常和信息系統聯繫在一起。儘管信息系統有助於組織控制和決策制定,企業指出他們需要把註意力從系統轉向所產生的信息本身。企業逐漸把信息當作一項核心資產,把信息管理當作首要考慮的事而不是信息系統本身。企業依靠信息系統為組織提供高質量的信息,這樣就會很重視信息系統信息質量。

  信息系統信息質量影響壽命周期成本分析在企業中的運用。較高的信息質量是組織提高生產力和組織績效的基礎 由於信息質量能促進決策過程的有效化,因此信息系統較高的信息質量會促進壽命周期成本分析的發生。國外有人強調管理會計應該以壽命周期分析的形式使可獲得的相關信息滿足不同的組織需求。更多的成本信息及適時可靠的電腦輔助信息,總的來說有助於提高壽命周期分析的有效性。信息質量的提高增加了決蓑系統的有用性。很明顯信息系統的質量特征有助於此目的的實現。

壽命周期成本分析的作用和重要意義

  產品的功能在決策及設計階段就基本確定,其壽命周期成本受影響最大的階段也在決策及設計階段。因此,決策及設計階段也就成為產品成本可能節約和潛力最大的階段,是產品成本控制的重點階段。為此,做好決策及設計階段的壽命周期成本評價,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 更重要的是,壽命周期成本評價的實際應用還會給人們帶來觀念上的變化:
    • (1)建立系統效率的觀念。
    • (2)建立全壽命周期成本的觀念。
    • (3)建立能量效率的觀念。
    • (4)樹立“追求系統經濟性” 的基本思想。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Cabbage,Zfj3000,Dan,Tears~,泡芙小姐,连晓雾,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壽命周期成本分析"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