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衛星城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卫星城市)

衛星城(Satellite City)

目錄

什麼是衛星城[1]

  衛星城是大城市體系中的一個層次,是依附於大城市、與大城市聯繫緊密、處在大城市周邊而又與大城市相對獨立的中小城市。衛星城鎮的設想最初是由英國的E·霍華德在1898年提出的。1903年在倫敦的郊區最早建起了這樣的城市——萊奇沃斯。衛星城鎮的概念是由美國的泰勒於1915年提出的,中文譯作衛星城鎮,亦稱衛星城市。其特點是建築密度低,環境質量高,一般有綠地與中心城區分隔;其目的是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業。它們多數是藉助於特大城市中心城區的輻射力由舊有小城鎮發展形成,少數是在新規劃的郊區和鄉村空地上建設而成。到了20世紀70年代中期,衛星城人口發展到l5萬~25萬人,與中心城市的距離也加大到80~130公裡。這種發展趨勢在衛星城鎮發展較早,數量較多的倫敦最為明顯,其他城市如巴黎、東京、莫斯科也有表現。

衛星城的形成條件[2]

  衛星城的形成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①母城應當具有一定的規模,應當具有較大的集聚功能,能夠吸引人口、資金等向其集聚,並且母城的迅速發展帶來一系列的城市問題,產生了城市郊區化現象。②作為子城的衛星城所在區域應當具有很好的資源和環境優勢,而且距離中心城市不可太近(距離太近可能使大城市出現“攤大餅”式的發展),也不可太遠(距離太遠不利於與中心城市聯繫)。③衛星城應當具有完善的城區設施,這些設施不僅包括最基本的產業,還包括明顯的工業區和居住區,城內的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和體育等公益設施要相當齊全。④衛星城與母城之間應當有便利的交通和通訊條件,並且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經濟聯繫,人才、資金和物資交換能夠順利實現。

衛星城的功能[2]

  城市的發展的確需要一定的規模,但城市規模並不是越大越好,超過了一定限度,則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發展具有一定規模的、功能相對獨立的衛星城,是控制大城市無限擴張的較為理想的選擇。衛星城可以疏散中心城市市區工業,改善市區生態環境;可以轉移中心城市的科學技術、資金和管理經驗,帶動城市周邊地區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可以疏散中心城市市區人口,控制中心城市人口發展規模;可以改變中心城市與郊區的二元結構,形成城市中心區、近郊區、衛星城鎮、遠郊區等多層次的城市結構。概而言之,衛星城的發展,不僅可以起到吸引母城產業和人口的作用,而且也可以為城市居民提供更為便利的城市服務設施。

衛星城的特征[3]

  衛星城近百年的發展變化說明它是一個動態的概念,隨著中心城市的發展,衡量衛星城的標準也在發生變化。因此,現代衛星城較以往的衛星城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和對我國一些成功的衛星城的觀察,我們發現,衛星城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衛星城是大城市體系中的一個層次

  衛星城是因大城市人口、產業等經濟要素在市場作用下產生擴散趨勢,在市區周邊地帶集聚而形成的中小城鎮,大城市是它生命的源泉,它構成了大城市體系(大都市圈)的一個重要的層次。多數衛星城是藉助於特大城市中心市區的輻射力,由舊有的小城鎮發展形成,少數是在新規劃的郊區和鄉村空地上建設而成。因此,衛星城不是一個具有完全孤立性和獨立性的城鎮,它是因“母城”而產生,且服務於“母城”,成為“母城”功能的完善和延伸,是依附於“母城”的一個附屬性的城鎮。現代衛星城鎮與中心城市具有緊密的經濟聯繫,同時又已經跳出這種聯繫,與自身周圍的其他衛星城有著頻繁的交通往來和經濟溝通,這種聯繫既有經濟方面的,也有交通方面的。

  2.衛星城的人居環境質量較中心城市更為合宜

  由於衛星城處在中心城市外圍地帶的生態屏障區,因而衛星城的規劃和建設既關係到衛星城鎮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又關係到中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對於中心市區外圍形成連續分佈的良好生態屏障區域,拱衛中心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衛星城鎮一般在選址上都有綠地、農田、自然保護區等作為天然或人工的生態隔離帶與中心城市分隔開來,而且相比中心城市而言,一般衛星城鎮的建築密度不高,土地開發強度適中,城市的功能區簡約而有序,各種配套的基礎和生活設施較為完備,城市發展對環境的壓力較小,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較好,這就進一步提升了衛星城鎮的人居環境的優勢,彰顯了人與自然的協調。

  3.衛星城主要沿城市主要發展軸和城市交通軸建設

  衛星城鎮與中心城市的距離較近,而且主要是沿中心城市的主要發展軸和城市交通軸建設的,與中心城市市區的具體距離視衛星城的功能和普通交通工具而定,往往在20~100公裡之間不等,時間在半個小時或一個小時以內,這主要依賴於衛星城興起的條件與發展前景、大城市中心市區的規模和經濟能量,以及交通運輸條件與當初城市規劃建設的超前意識等。如早期出現的“卧城”,完全承擔居住功能,與城市中心區距離不超過20~30公裡,現代“新城”的設置與城市中心區距離可以達到30~60公裡,而“帶城”的建設與城市中心區距離更可達80公裡以上。

  4.衛星城的人口數量必須達到一定的規模

  城市經濟的特點就是聚集經濟和規模經濟,而聚集經濟和規模經濟就表現為集中。一般認為,城市的人口只有達到20萬以上,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才有一定的規模效益,同時城市的聚集效應才可顯現。因而有些學者認為,現代衛星城市人口規模大約在20萬人以上,具有聚集效應,非農人口比重不少於60%。實踐中,其人口可以從4萬~5萬人一直到40萬~50萬人,甚至超過100萬人口。這主要取決於衛星城的產業規模、人口承載能力和交通運輸條件。

衛星城的發展演變[3]

  從20世紀初英國創建衛星城以來,各國衛星城的建設可大體分為以人口郊區化為主要特征的第一代衛星城、以產業郊區化為特征的第二代衛星城、完全獨立的衛星新城和從單中心的城市結構過渡到多中心開敞式城市的“帶城”四個階段。

  1.人口郊區化——依附性的“卧城”

  一般說來,當區域城市化率達到50%以上的時候,在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的調控下,城市的擴散作用開始超過集聚作用,因而會出現城市的人口向城外溢出的現象。當然,這種城市人口的外遷,主要是流向離城市中心地區不太遠而生態環境相對較好的郊區,即大都市地區的中小城鎮或衛星城。

  20世紀初,國外一些大城市的分散作用日趨明顯,為滿足城市空間擴展的需要,便在與“母城”之間聯繫較為便利的交通線附近設立了部分衛星城。1903年,英國首先開始了實踐,在首都倫敦的郊區最早建起了萊奇沃斯城(Letchworth),後來又建起了威爾溫田園城(Welwyn Garden City)。最初的衛星城功能比較單一,僅僅在於分散居住人口。雖然稱為田園區,但實際上只是一個居住區。同期,法國巴黎也在郊區規划了28個居住區。當時,將這種建設在郊區的居住區稱為城郊居住區,也被形象地稱為“卧城”。它們一般位於交通幹線上,距離中心城市較近,一般為20~30公裡左右,它們容納的人口一般為2萬~6萬人。早期這種以居住功能為主的第一代衛星城自立性很差,城區多以居住區為主,城內居民大多是“母城”的通勤職工,每天沿交通線作鐘擺式流動,日常基本生活在郊區的“卧城”,而工作和文化活動則要回中心城裡去,對“母城”的依附性較強。但現在大城市的衛星城則以距離較近、環境較好的衛星城建設“卧城”的居多,衛星城配有完善的配套設施和服務設施。

  2.產業郊區化——半獨立性的“輔城”

  “卧城”雖然可緩解中心城區的居住壓力,但工作地和居住地相分離又增加了城市通勤的壓力。因此,針對“卧城”的缺陷,芬蘭建築師伊利爾·沙里寧(Eliel Saarinen)於1917年提出建設一些解決一部分居民就業的半獨立“輔城”,以此緩解城市中心區的矛盾。“輔城”建設就是在“卧城”的基礎上發展一定數量的工廠企業和服務設施,可使一部分居民就地工作,其他居民則依然進城上班。與“卧城”相比,其規模逐漸擴大,距離中心城區也較遠,工業職能明顯,獨立性增強,成了具有半獨立功能的衛星城,但仍然沒有功能完整的混合工商業區。20世紀50年代後期,半獨立的衛星城人口一般為8萬~10萬人,這類衛星城的發展進一步減輕了“母城”的居住壓力、就業壓力和交通壓力。如當時由伊利爾·沙里寧設計,在芬蘭的赫爾辛基市附近建立的威林比衛星城就是這樣的半獨立性郊區城鎮(輔城),除居民區外,還建有工業、商業、學校、郵局等服務設施。

  3.郊區城市化——獨立性的“新城”

  雖然第二代衛星城可解決衛星城內居民的生活和就業問題,但是仍然存在產業較單一、規模偏小等缺陷,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大城市過度膨脹帶來的問題。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了完全獨立的第三代衛星城——“新城”。這類衛星城功能較完整,自立性強,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發展.不再依賴“母城”解決基本生活和工作的問題,大大減少了“母城”與衛星城之間通勤的壓力,能較好地起到“反磁力”的作用。它與“母城”的關係主要體現在一般的產品服務的相互交換上,其功能也不再局限於為“母城”服務,而是成長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中心。進入20世紀70年代以後,第三代衛星城發展比較成熟,出現了人口在25萬~40萬人之間的大規模第三代衛星城。這種衛星城鎮的功能更加完善,進一步提高了衛星城吸引“母城”人口和產業的作用,而且能夠為居住其間的居民提供更加全面和完善的城市服務,為城鎮的未來發展保留了更多的空間。

  4.區域城市化——“帶城”

  目前,西方發達國家的區域發展已經進入一體化(城市區域化)的發展階段,城市群和大城市帶(城市連綿帶)成為區域大城市體系的主要形態。在區域空間結構一體化的發展階段,相應的衛星城的建設已發展到第四代。“帶城”是第四代衛星城市,是從單中心的城市結構過渡到多中心開敞式結構,相互連接而出現的城市圈,衛星城與“母城”(中心城市)間通過高速交通線聯繫起來,並把“母城”的功能逐漸擴散到衛星城,而且各衛星城之間也有快速便捷的交通設施,衛星城的功能已經實現多元化,人口更加密集,距離中心城市也更遠。開敞式結構的另一個發展就是線狀城市。它把傳統的點狀中心變為線狀,線狀中心的兩側串掛著團組(城市單元),其道路與城市軸(快速交通系統)立體交叉,線狀中心和整個城市可向兩邊無限延伸,適應區域發展需要。“帶城”除了能有效緩解原有“母城”(中心城市)的人口壓力、環境壓力之外,還具有帶動功能,本身也具有極強的輻射力,甚至成為反磁力中心,並且不是單獨和一個“母城”(中心城市)形成經濟聯繫,而是與其他的衛星城市在以高速公路為主的交通軸之間形成“葡萄串”式的具有獨特功能(如教育、科技、體閑、生態農業等)和適度規模的城鎮。“帶城”與“母城”(中心城市)在行政管轄上是獨立的,因此能夠從自身區位條件出發制定發展目標。

衛星城的發展條件[3]

  1.“母城”的條件。即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只有大城市發展到相當大的規模且擁有足夠強大的經濟實力時,才在客觀上產生建設衛星城的要求,並且在主觀上才具有提出建設衛星城的可能。大城市中心市區的發展不可避免地帶來“城市病”。因此,在市場的作用下,一些加工業開始自發地在大城市周圍的郊區布點發展,一些居住小區也隨之在大城市的郊區興起,並由此逐步形成了城市擴展的“郊區化”趨勢。同時,為了剋服與緩解“城市病”,也為了使城區的擴張合理有序地進行,政府才開始著手進行衛星城的建設。

  2.衛星城發展的自然環境條件

  要使衛星城有發展前景,其地理區位的選擇必須適宜,其中,衛星城的地理位置與“母城”的時空距離要比較適當,而且衛星城自身的客觀條件必須與其所承擔的城市功能相匹配。如果是建設以“卧城”為基本功能的衛星城,則應選擇地勢較平坦、地域開闊、環境污染少、距離中心城區較近等具有區位優勢的地區;如果是建設有很高產業功能的衛星城,則應視產業特色而決定選擇區位。例如,建設重化工業衛星城,就要求比較容易建設或靠近大型港口、高速公路和鐵路等,同時這種衛星城的發展不能影響中心市區的環境質量和交通壓力,因而以重化工業為主要特色的衛星城建設,應選址在距離中心城區較遠的地方,並要遠離城市的水源地保護區和城市的上風—方向。

  3.便捷的交通運輸和通訊條件

  衛星城與“母城”之間必須有足夠好的交通運輸條件和通訊條件,使廣大企業、機構和居民的出行和聯繫暢通無阻、方便快捷。這樣的條件,增添了衛星城市的“磁性”,使其成為大城市的“反磁力中心”,吸引更多的企業投資,更多的機構遷入,也是更多居民的居住選擇。

  4.衛星城自身所具有的城區設施條件

  功能完善的衛星城市,除了產業發展之外,還應該包括學校、醫院、公園、文體活動場所、商業服務等各類公共設施的建設,否則將無法使居民安居樂業,也無法為企業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如衛星城的建設從第一代的“卧城”到後來的“新城”和“帶城”,越來越重視衛星城內各類城市基礎設施的配套建設。在大多數發達國家,伴隨著產業的多樣化發展趨勢,衛星城已經逐步成為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新興城市。

國內外衛星城的發展概況[1]

國外衛星城的發展回顧

  從國外發達國家衛星城的發展史來看,衛星城的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的衛星城即“卧城” ,居民的工作和文化生活仍在主城;第二階段的衛星城則有一定數量的工廠企業和公共設施,居民可就地工作;第三階段的衛星城基本獨立於主城,具有就業機會,其中心也是現代化的;而現在的第四階段衛星城,為多中心敞開式城市結構,用高速交通線把衛星城和主城聯繫起來,使主城的功能擴散到衛星城中去。20世紀4O年代中期,英國興起了“新城運動”, 日本、法國、前蘇聯等國家也都有衛星城或新城的規劃建設行動,並取得了顯著成績。西方衛星城建設進入了第三階段。它們基本獨立於主城,居民能享受到全面和完善的城市服務,主城與衛星城之間的運輸壓力大大減少。例如,英國倫敦100人以上的工廠約有70%遷移到了衛星城;巴黎郊區建設5座新城,2000年底人1:3達到150萬人。

國內衛星城發展特色概述

  我國的香港地區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有計劃地發展了沙田、荃灣、屯門等9個具有相當規模的新市鎮,到1996年,在這些新市鎮中已居住260萬人,占全港地區總人口的40%。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衛星城不同,我國大陸大都市周邊的衛星城在功能定位上,不僅有分解中心都市區的功能,還承擔著衛星城周邊農村地區城市化的重任。在發動機制上,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城市的發展都是由政府控制的,這雖然未必是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但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能主動地進行計劃和規劃。1980年以來,在北京、上海、廣州、沈陽、杭州等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出現了郊區化現象。市場經濟促使各種要素在城市集中尋求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而資源的過度密集導致集聚不經濟,最後形成以擴散為主導的作用力,使城市進入郊區化階段。我國學者也關註國內的城市郊區化,總結出了有“我國特色”的郊區化特點,與西方郊區化的背景、機制、產生的影響都很不相同。我國郊區化產生的背景是城市經濟不是快速發展,仍以向心聚集為主;郊區化的機制是城市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的建立,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置換,城市交通的發展,舊城改造;郊區化的結果使原來的城市由單中心城市變為多中心城市,新的衛星城和老的城市中心都得到了新的發展,不像西方城市的郊區化引起原中心城區的衰敗。我國學者絕大多數是在對北京、上海、廣州等特大城市的研究基礎上得出郊區化結論的。

參考文獻

  1. 1.0 1.1 王道成.衛星城發展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綜述[J].中國科技縱橫,2011,(第16期).
  2. 2.0 2.1 孫桂平主編.河北省城市空間結構演變研究.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年9月.
  3. 3.0 3.1 3.2 王聖學主編.大城市衛星城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12.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4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Frawewdccder,林巧玲,Da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衛星城"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