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卡爾·斯圖姆夫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卡爾·斯圖姆夫(Carl Stumpf,1848年4月21日-1936年12月25日)是一位德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

目錄

卡爾·斯圖姆夫的簡介

  卡爾·斯圖姆夫(Carl Stumpf,1848年4月21日-1936年12月25日),是一位德國哲學家和心理學家。卡爾·斯圖姆夫出生在德國巴伐利亞Wiesentheid,他的祖父(法醫)和父親都是醫生,他從小跟隨他的祖父學習拉丁語,在來訪的醫生中,向他們請教醫學和自然科學的知識,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和科學知識的熏陶。最重要的一點是他酷愛音樂,也極富音樂天賦,七歲開始學習提琴,十歲開始作曲、作詞,還能為三人合唱的宗教樂曲作譜填詞。以後又學會了其他6種樂器,這為日後研究音樂心理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11歲時,他進入文科中學學習,後來隨家遷居於阿沙豐堡,也繼續在文科中學學習,17歲之前都接受的是正規的學校教育

  1865年,斯圖姆夫考入符茨堡大學(1402)。師從弗朗茲·布倫塔諾和魯道夫·赫爾曼·陸宰。他對他指導的博士生——現代現象學的創始人埃德蒙德·胡塞爾格式塔心理學的三位創始人馬科斯·韋特墨沃爾夫岡·苛勒和科特·考夫卡,以及奧地利著名小說家Robert Musil都產生了重要影響。斯圖姆夫還將事態(Sachverhalt)的概念引進了現代哲學,這個概念後來通過胡塞爾的著作得到普及。他還是由13位傑出的科學家組成的“漢斯委員會”成員之一,研究一匹能夠進行計算的名叫“聰明的漢斯”的馬。最終心理學家奧斯卡·芬格斯特證實這匹馬不能真正地進行計算。

  斯圖姆夫是布倫塔諾最早的學生之一,而且始終非常接近於他的早期教導。他寫作論文在陸宰的指導下在格丁根大學(1868年) ,也在那裡habilitation(1870年)。後來他越來越感興趣於將經驗主義方法運用於實驗心理學,併成為這一學科的先驅之一。他任教於格丁根大學,然後成為維爾茨堡教授,後來先後去了布拉格、哈勒、慕尼黑,最終來到柏林,在那裡創立了實驗心理學的柏林學派,後來格式塔心理學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斯圖姆夫與當時德國(也是全世界)實驗心理學最權威的人物威廉·馮特之間的爭執非常有名。斯圖姆夫與美國心理學家、哲學家威廉·詹姆斯是頻繁通信的好友,詹姆斯與馮特之間也有爭議。

  斯圖姆夫對心理學的研究有豐厚的哲學理論基礎,也尋覓出自己獨特的研究方向。自1865-1874年,他一直潛心學習哲學,研究哲學,利用哲學基礎研究心理學,可以說這個10年是他研究事業中以哲學研究為主的10年,依據哲學的觀念開始了心理學的研究。斯圖姆夫從心理學的研究轉向了音樂心理學研究,開創了新的研究方向,也為後世開創了一個新學科的研究領域。前10年,他主要研究哲學;之後,他決心以音樂心理學研究為重,稟賦音樂家的天資,將其興趣傾心於心理學。他將幼年的音樂夢想和對音樂的熱愛融入其事業,從此,對音樂心理學的研究一發不可收拾。他是當時第一個有音樂背景,將音樂與心理聯繫在一起研究的心理學家,《樂音心理學》也是第一部在心理學領域較為系統的專著,將他的創造傾註於其中,它的問世也為後人的研究打下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基礎。在後來的研究中出現了兩個研究方向,一是音樂心理學,另一是音樂聲學。他還完成了《聲學與音樂學論文學》、《比較音樂論文學》(合著)、《音樂的起源》等。在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中,他一直持布倫塔諾創導的意動心理學派的觀點。意動心理學的思想來源於布倫塔諾,他專門研究亞裡斯多德的《論靈魂》,他認為心理學是研究“靈魂的科學”,把心理學看成是靈魂的功能或機能。斯圖姆夫和他的學生胡塞爾提出的心理機能概念就是受到布倫塔諾的影響,他們的思想根源來源於德國的理性主義和官能心理學思想的影響。如聽一首歌曲,對歌的內容有印象,“聽”為一種活動,稱為意動。意動心理學不同於馮特的實驗心理學、內容心理學、構造心理學科學心理學

  斯圖姆夫與布倫塔諾的心理學理論不完全相同,他的機能心理學以現象學為基礎哲學,把現象學的觀點引入心理學,並作為他的心理學思想方法論的基礎。他認為,布倫塔諾的心理學為意動心理學,馮特的心理學為內容心理學,他的心理學為現象學和心理學,屬於二重心理學,這為後來建立的實驗現象學和完形心理學提供了理論基礎。

卡爾·斯圖姆夫的生平

  • 求學

  斯圖姆夫進入符茨堡大學後,儘管音樂很好,但仍選擇了美學、哲學和法律作為專業課程,而將音樂定為業餘愛好,也曾有意以法律謀職,但在大學,他的導師布論塔諾的影響,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弗朗茲·布倫塔諾 ( 1838-1917)是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意動心理學派的創始人。他於1864 年獲杜平根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被任命為符茨堡的神父。1866 年他赴符茨堡大學任講師教書,講授宗教哲學課程。他治學嚴謹,思維敏銳,追尋基督教哲學和宗教的復興,而且也重視科學的研究方法。 這對當時年輕的斯圖姆夫影響很大,使他的思想受到嚴格的訓練。一年後,在布倫塔諾的幫助下,他到哥廷根大學(1734)師從哲學家洛採,繼續學習知識論,洛採對他如父般關愛。洛採(1817-1881)是德國著名醫學家、哲學家,他編寫的《醫學心理學》是歷史上以其命名的第一部專著,標誌著現代醫學心理學的興起。洛採繼承和發展了費希納關於心身一致的思想,著重論述了健康、疾病與“心理生活”的關係。斯圖姆夫還師從邁斯納研究生理學,師從韋伯的兄弟威廉·韋伯研究物理學。1868年的夏天,獲得哥廷根大學博士學位。

  畢業後,斯圖姆夫回到符茨堡大學,繼續跟從布倫塔諾的新基督教學說,仍研究神學和經院哲學。在4年中他以宗教的觀念,科學的哲學方法開展實驗。1869年,布倫塔諾因反對羅馬天主教教會主張的關於教皇無過說,而辭退教授和神甫兩職,終生篤信基督,專門研究歐洲心理學宗師:亞裡斯多德。他完成了最重要的心理學著作《從經驗的觀點看心理學》,1874年其名著問世。(同年,馮特的《生理心理學原理》問世,從而形成心理學對立的研究體系---意動心理學與構造心理學)此後,布倫塔諾經洛採推薦,在維也納大學任哲學教授6年,成績卓著。布倫塔諾的宗教哲學和意動心理學對斯圖姆夫後來的研究影響很大。

  • 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

  1870年,斯圖姆夫又回到哥廷根大學在該校任講師3年,第一年撰寫有關數學公理一文,受到音樂心理學鼻祖赫爾姆霍茲(1821-1894)的關註。期間在洛採的指導和引薦下,與來自萊比錫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韋伯(1795-1878)教授在實驗中相識。他在這還與著名的物理學家和哲學家、萊比錫大學教授的費希納(1801-1887)相識。費希納在1834年開始從物理學轉向心理學的研究,1860年,出版著名《心理物理學綱要》。無疑,這些心理學的著名專家對斯圖姆夫都有很大影響。

  1873年,斯圖姆夫出版了第一部心理學專著《論空間觀念的心理起源》,主要研究空間知覺的起源,顏色與展延性同為視覺的原始部分,屬先天說。由於他著作的出版,布倫塔諾的辭職,布倫塔諾和洛採共同竭力的推薦,斯圖姆夫又回到符茨堡大學任教授。在這任職6年期間,他開始致力於哲學、心理學的研究。在符茨堡大學講學時,哲學仍舊是他的主科,並用哲學的方法研究心理學,這時布倫塔諾的心理學著作已經出版了。斯圖姆夫有意研究聯想心理學,但因對音樂研究的興趣更濃,從此轉向音樂心理學研究。1875年,斯圖姆夫開始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樂音心理學》(第一卷)寫作和研究中,他在《樂音心理學》中對心理物理學概念的修訂,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1894年,斯圖姆夫赴德國柏林大學(1810)任教授,這被認為是當時德國最出色的任命。柏林被認為是最能夠欣賞音樂的大都市,柏林大學是最具德國學術氣氛的大學,他在這裡開始實現自己的偉大報負。此後30年的出版物是他前20年間出版物的5倍之多。原來由艾賓浩斯曾建立起的3間簡陋實驗室由他擴展為大型的著名的心理學實驗室。

  1896年,在慕尼黑召集的國際心理學協會他任主席,國際心理學協會舉辦過12次,在德國僅此一次。1897年,他開始對音樂超常兒童的研究,已堅持數年。

  1900年,他和同仁共同創立了柏林兒童心理學協會,這段時間他在醞釀《樂音心理學》(第三捲),開始寫作《論聲學與音樂科學》,但第三捲的意願沒有實現。他還創建錄音檔案室,以記錄原始音樂,也是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他將現象學引入心理學,而他的學生在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在哈勒大學任教時,他的學生胡塞爾(1859-1938)在《邏輯研究》(1900)中揭示並創造了現象學,以此書獻給他。胡塞爾也曾在維也納大學聽布倫塔諾的哲學課程,深受啟發。

  1901年,完形心理學派的創始人韋特默、苛勒和考夫卡三人。其中韋特默(1880-1943)到柏林大學學習,從師於斯圖姆夫,受到他的影響,後在柏林大學任教;苛勒(1887-1967)也是斯圖姆夫的學生,1909年在斯圖姆夫的指導下完成”心理聲學“的博士論文,1921年在柏林大學斯圖姆夫的心理研究所任主任;還有考夫卡(1886-1941),1905年他到柏林大學學習,1909年,斯圖姆夫指導他的博士論文。斯圖姆夫在實驗心理學上得益於他的學生,使之受到影響。他的理論也影響了格式塔學派思想及觀念的形成,他的學生苛勒和考夫卡,同斯圖姆夫一樣相信知覺問題的現象學。1910年,苛勒和考夫卡兩人與韋特默(1922年,柏林大學教授)相識,共同創建了格式塔心理學,之後格式塔思想在柏林日漸成熟。格式塔學派非常重視心理現象的整體性,稱之為”自上而下“的研究。

  1907-1908年,斯圖姆夫任柏林大學校長,他發表了《現象與心理機能》和《論科學分類》兩篇文章,這時仍能感受到布倫塔諾的影響,其中都體現了他對實驗心理學的傾註,因此說明實驗心理學和系統心理學不能相互脫離。

  1921年,斯圖姆夫退休。1928年在慶祝他80歲壽辰時,為他鑄成的半身像奉贈大學。他於1936年聖誕節去世,享年88歲,他走完了自己光輝的一生。

  在48年間,斯圖姆夫先後任職於符茨堡大學6年,捷克布拉格大學5年,哈勒大學5年,慕尼黑大學5年,柏林大學27年;在柏林大學他創立了著名的柏林心理學實驗室。他的研究始終延續布倫塔諾的觀念,也有所不同,以哲學、現象學為主線,將其理念延伸到心理學和音樂心理學的研究中,《樂音心理學》為後來音樂心理學學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斯圖姆夫以生理學和心理學的視角論證音樂理論,利用聲音信號設備探討音樂的起源,還研究了泰國樂隊的樂器,日本等國的樂律,在心理學中建立了用於音樂實踐的理論。今天,許多國家都建立了音樂心理學教育與研究中心,我國也在4所音樂學院建立了音樂心理學的研究方向。音樂心理學的發展也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認知心理學的誕生、發展與影響,音樂認知與電腦信息科學腦科學、神經科學及生理學都有著密切的聯繫。斯圖姆夫對《樂音心理學》所傾註的研究精神會激勵後人繼續奮進,這支研究隊伍將不斷壯大。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咚咚咚,Lin,寒曦,Mis铭,刘维燎,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卡爾·斯圖姆夫"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