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缺陷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醫療缺陷是醫療問題、缺點、差錯和事故的總稱,醫療過失造成的一切不良後果都屬於醫療缺陷。醫療過失和醫療缺陷都不能與醫療事故劃等號。醫療缺陷多發生在檢診、搶救、用藥、手術、護理等環節上,是醫療質量較低的客觀體現,它反映出醫療服務體系處於功能不佳的狀態。
1.醫務人員個人素質
主要與醫務人員的職業態度、職業道德、知識技術缺乏有關,如法制觀念淡薄,責任心不強,違反操作規程,不嚴格執行和落實規章制度,治療原則、措施、方法失誤,與患者溝通不及時或方法不當等等。
2.醫院管理因素
醫院管理不嚴,監督檢查機制不健全,醫療資源(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管理不佳,安全預防措施不到位等。
3.外部因素
病人個體特征不典型,配合程度較低,醫療保健制度不健全,醫療機構行政執法不嚴等。
1.全面質量管理
保證醫療質量是指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即每個崗位、每個流程、每位人員都應嚴格遵守各種規章制度和規範,使醫療服務的及時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保障。這是降低缺陷率,確保醫療安全的基礎,也是以病人為中心的具體體現。
2.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
醫院建立醫療、護理缺陷管理委員會,由院長、分管院長、醫務處主任和護理部主任及臨床、醫技部門專家組成,定期召開會議,以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醫院各項規章制度以及管理辦法為依據,進行具體的質量缺陷管理。各科室建立醫療缺陷管理小組,負責全面落實相關工作。
3.“六種病人”管理前移
部分醫院從實際出發,將疑難病人、危重病人、二次手術病人、有糾紛傾向病人、醫源性創傷病人、特殊病人稱之為“六種人”。醫務處人員參加臨床晨交班,在第一時間掌握“六種人”信息,並早期介入“六種人”的協調和處理,把很多糾紛消滅在萌芽之中。
4.建立積極有效的防範預案
鼓勵醫務人員積極主動報告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合理化的改進建議,讓有關信息在更多的醫務人員中實現共用,降低或杜絕有可能出現的醫療差錯。醫院應將臨床經常容易出現的一些缺陷,特別是容易忽略的細節制定出詳盡的防範預案和制度,以預防醫療事故的發生,減輕醫療事故的損害,確保醫療安全的落實。
5.持續改進細節管理研究
要註重細節管理在醫院安全工作中應用的研究,對在診療、藥品、護理、後勤、保全、流程質控,預防商業賄賂等方面應做的細節工作做到“胸中有數,瞭如指掌”。如對危重病人在接診、檢查、住院、手術等環節上,應建立快速有效的急救服務體系,病人人院後5分鐘內得以有效處置,院內緊急會診1O分鐘內到達,保證綠色生命通道暢通無阻,急救設備完好率達到100%,增強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能力。優化、細化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各個服務環節,在醫院安全管理體系運行中發現某種安全缺陷,及時彌補,不斷改進。
6.加大監督考核力度
目前,醫療缺陷和醫療糾紛屢見不鮮,其中與醫療管理職能部門對執行規章制度的監督力度不夠有關;不少醫院領導和主管部門的檢查大都流於形式,對發現問題予以糾正的督查措施落實甚少。可喜的是,有些醫院建立了由分管院長、醫教處和臨床專家組成的醫療質量監督小組,每月檢查臨床三級查房質量、病歷質量等環節質量,檢查醫療缺陷和醫療糾紛投訴等情況,並將其結果與終末質量結果納入科主任績效考核制度,與獎金掛鉤。同時加大對醫療糾紛投訴中責任人的處罰力度,收到良好的效果。
- 劉躍.醫療缺陷成因與管理對策[D].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