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生產力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信息生產力是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創造、採集、處理、使用信息並獲得信息資料的水平與力量。這就意味著:
第一,信息資源進入生產力系統,併成為這一系統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信息無時不在,但均沒有成為生產力中的一個獨立要素。上世紀中葉,由於現代科學技術特別是信息科學技術取得重大突破與創新,以及市場經濟競爭尤其是速度與效率的競爭、人才競爭、社會競爭、國家競爭的需求激增,具有高滲透力、知識性、可接連性等特征的信息日漸顯示其重要地位與作用,並逐漸從生產力諸因素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存在的形式,併成為生產力系統中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二,信息成為生產力增長的主要來源。許多國家經濟增長的事實有力地說明瞭這一點。世界銀行在對一些國家的經濟增長的差異進行分析後發現,物質資本對這些差異解釋的比重不到30%,其餘的70%以上要直接或間接地歸因於構成全要素生產率的無形因素,即信息知識類要素。
信息生產力作為當代先進生產力系統中的一種新的質態,其產生並非邏輯推演的結果,而是深刻的歷史原因與時代背景交互作用而成。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工業生產力的內部結構體系極大地阻礙了勞動者的自主創造性,最終成為工業生產力內部最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工業生產力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社會經濟的突飛猛進與人類文明的大踏步發展。但是,工業生產力本身依托於大機器生產,且人幾乎被等同於機器。國際電影大師卓別林創作的許多電影,如《摩登時代》等,便揭示了這其中所存在的深刻矛盾:機器的運轉速度越來越快,效能越來越高,而人卻越來越受制於機器的運轉,成為機器的奴隸。而人並不是機器,同時也不可能、不願意接受機器的奴馭,因為人是有思想和自主創造力的個體,被等同於機器,進行簡單的“複製”性的生產,並不能滿足人的自我需求,即自我創造性需求。這一矛盾隨著工業生產力發展的逐步深入,最終成為近代工業生產力的內在局限。這種局限必然要求生產力發展、過渡到一個新的階段,將人從直接的生 產過程中解放出來,解放人之個體乃至於整個人類的思想和智力創造性。
其二,工業生產力形態下,外部自然資源日益緊張、人與自然關係日益衝突與惡化形成的不可調和的矛盾,要求生產力的發展必須從更高層級上解決這一矛盾和衝突。生產力的每一步發展,不僅是其內部矛盾作用的結果,還是外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對其作用的結果。後者產生的作用主要表現在通過資源的供求矛盾這樣的硬約束,迫使生產力所依賴資源的轉變以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信息生產力取代工業生產力成為21世紀占主導地位的先進生產力同樣遵循著這樣的歷史發展規律。工業生產力以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物質資源的大量消耗為基礎,走的是一條粗放型經濟增長的道路。這種發展模式雖然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卻難以為繼,不可持續。
其三,工業生產力的大發展,促進了現代科技革命的產生與發展,為信息生產力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技術、產業支持,從而使信息生產力的產生與發展成為可能。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對先進生產力的產生具有直接的驅動、推導作用。20世紀50年代,信息技術的廣泛而深入的發展為信息生產力的產生奠定了充分的資源基礎、智力基礎、技術基礎以及產業基礎。首先,信息技術的發展加速了信息的傳播、擴大了信息的獲取渠道,豐富了信息的存在形式與方式,從而極大地促進了信息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其次,信息技術的深入發展使人們的智慧與思考突破了個體的狹隘陛與生命的有限性,極大地解放了人類的部分大腦活動,使人類能夠更專註於一些創造性及綜合評價性的活動,從而極大地提高了人類整體素質與智力水平。再者,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及其應用,逐步形成一批信息產業,從而將信息技術速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即信息生產力。
當信息發展成為生產力之時,信息生產力便成為一種最具活力的、先進的生產力形態。與以往生產力相比,信息生產力是以信息的創造、採集、處理與使用為主體而不是以開發和利用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為主體的生產力,這是當代信息生產力最為本質的特點。在這一基礎上,信息生產力凸顯了當代先進生產力的突出特征:
第一,信息生產力是高度智能化與網路化的生產力。信息生產力階段,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勞動工具變成了自動化、智能化的機器體系,勞動資料效用的發揮需要現代信息網路系統的支撐,各種勞動資料聯成了一個具有正負反饋功能的、網路化節點式的、有機的互動網路體系;勞動者經由工業生產力時期的文化型勞動者占主體,變成了以科技型勞動者為主流,越來越多的勞動者從繁重的體力勞動與簡單重覆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精力用於專業化技術能力的提高與創造性知識的生產上;信息生產力的勞動對象也從各種有形的實物,如書籍、報刊、支票、現金、現場會議 等轉變成數字信號等虛物,“0與1”以無形的方式在磁碟中轉化、存儲、處理和顯示各種方字、圖像、影音等信息,並以極快的速度在光纖網路中超越時空障礙地傳輸。與傳統工業生產力的機械化特征相比,高度智能化與網路化是信息生產力最顯著的特征之一。
第二,信息生產力是高滲透性的生產力。信息生產力廣泛地沉浸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教育等領域中。信息生產力的這一特性與功能根源於它的科學技術基礎——信息技術的性質與功能。信息技術是迄今為止人類歷史上發展最快、滲透力最強、應用最廣泛的高新技術。自上世紀中期開始的幾十年中,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一批信息產業迅速崛起,併在全世界範圍內以年20%的速度增長,形成了巨大的信息產業規模,成為世界範圍內的朝陽產業和各國增強綜合國力的“倍增器”。在對傳統產業的優化改造方面,信息技術堪稱滲透力最強的“催化劑”,它有效地提高了這些傳統產業的勞動生產率,加快了產業的升級,促進產業結構向知識密集型產業和高質量服務業轉變,賦予傳統產業新的內容。據測算,一個國家對通信建設的投資每增加1%,人均國民經濟收入可提高3%。信息技術還通過提供各種信息設備,廣泛滲透於其他高新技術產業,如生物工程產業、智能機械產業、超導體產業、太陽能產業、空間產業等,成為帶動高新技術產業的“領頭羊”。信息技術的這些特質與功能決定了信息生產力對人類社會的全方位、深層次的影響,如對產業結構、就業結構、消費結構、投資結構、貿易結構等一系列經濟結構的優化作用、對自然資源的優化利用、改進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的素質及協調性等。信息生產力的這種滲透性由於將多方面資源、人力等進行集成,因而表現出了強大的功能放大作用與極高的效率效益,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充分體現出信息生產力優於傳統手工生產力與工業生產力的特點與優勢。
第三,信息生產力是全球範圍運行的生產力。信息生產力是一種新質態的生產力,這不僅體現在它優於以往生產力的技術內容,還體現在其速度迅猛的技術傳播速度。這源於信息本身所具有的多種特性,如可分享性,即可供多個使用者同時分享,且不計分享者的多少的特性;可複製性,即信息可以從一個載體複製到另一個載體,從一種形態轉換成另一種形態;易流動性,即可藉助於一定的傳輸技術與傳播渠道,從一個區域流向另一個區域,而且傳輸的渠道越多、傳輸的技術越精,信息流動與擴散的速度就越快。這些都是信息資源區別於物質與能量資源的重要特性。隨著全球信息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的這些特性表現得尤為突出。例如,世界上某地發生了什麼事情,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全世界都會知道;同樣,由於網路本身的全球化,新技術能夠迅速超越時空的局限,即時向全球傳播。信息的這些特性決定了信息生產力所具有的迅猛的技術傳播速度。在信息生產力階段,各個國家面對的競爭都不再是本地或本國的競爭,相反卻是全球範圍內的競爭。
信息生產力取代工業生產力占據主導地位,這根源於信息生產力對近代工業生產力的根本性突破。這種突破歸結起來看,表現在三個方面,即更優的技術基礎;更好地滿足了人的真正利益與真正需求;更符合廣義上的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文化的發展。這三個方面也成為信息生產力之所以能夠稱為是當代先進生產力的一種新質態的原因。
首先,信息技術具有更優的技術基礎。蒸汽技術與電力技術等機器技術體系是近代工業生產力的技術基礎。這種技術體系在生產領 域的應用具有耗費資源、污染環境、束縛人的創造性等突出的局限性。信息技術的發展則將技術要素的中心從資源利用轉向信息集成,著眼於對人類信息器官的功能的擴展與延長,不僅突破了機器技術的缺點與局限,還發揮出更優的品質與功能,如電腦技術極大地延伸了人腦的功能、通信技術為人類提供了各種便捷、無污染的綠色信息通道、互聯網技術實現了全球範圍的信息共用、信息存儲技術為人類提供了多種信息存貯與檢索設備等。這些技術及其發展最大限度地激發了個體的創造力與自主創新精神,為人類開啟了一個擁有無限可能性的全新世界,而這些都是單純依靠機器技術所無法做到的。
其次,信息生產力能更好地滿足人的多層次、個性化自主需求。
工業生產力以解決農業生產力時期的物質資料匱乏困境為目的,通過標準化的生產滿足人們的自然需求(要求溫飽)與社會需求(要求金錢)。隨著全社會生產水平的提高,每個人的個性化自主需求及其它高層次的需求愈加強烈,人們期望能快速便捷地得到“符合自己品味”的商品,而標準化的大工業生產無法滿足這些需求。信息生產力運用互聯網技術、通信技術、微電子技術等,通過信息和知識的編碼化的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地滿足了自然需求和社會需求之上的更高的個性化自主需求:“大規模敏捷定製”既保持了大規模生 產的低成本優勢,且能迅速滿足人們的個性化、多層次需求;方便快捷的電腦信息網路系統豐富了人們的工作內容與生活方式;高速通信網路和各種信息化終端設備加速了信息的傳遞與人們之間的情感交流、知識交流;電子商務滲透到各個經濟領域,成為主要的交易形態;遠程醫療、遠程辦公、電子學習⋯⋯覆蓋社會生活各個方面,人們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和知識滿足精神和文化需求,同時享受信息技術提供的隨處可及的個性化的服務。
最後,信息生產力更符合廣義上的人類文明的進步與文化的發展。工業生產力依靠大量消耗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進行生產,以拼資源、拼勞力、拼設備,高資金投入、高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低效益產出等為代價換取經濟發展的高速度,走的是一條粗放型經濟增長的道路。這種生產方式與經濟增長方式造成了大量自然資源的嚴重枯竭,破壞了生態平衡,導致人與自然關係的衝突與惡化。
因此,工業生產力雖然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帶來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卻本質上是一種不可持續發展的生產力。而信息生產力依靠的是具有“無限性、增殖性、共用性”的信息資源,這便為生產力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後盾與基礎。正如奈斯比特所說:“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我們的經濟才有史以來第一次可以建立在一種不僅可再生且能自生的重要資源上,再也不會發生資源枯竭的問題了。”同時,依靠信息技術,通過大力發展“高效益、低消耗型”的新型產業,促進經濟規模與佈局、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與就業結構,甚至社會結構的調整、優化與升級,信息生產力使經濟增長方式發生了根本變革,將工業經濟、工業社會推進到信息經濟、信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