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信息商品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信息商品化(Information Commercialization)

目錄

什麼是信息商品化

  信息商品化是把信息產品當作商品出售、購買和轉讓,通過信息商品的交換實現信息本身的價值和使用價值

信息商品化的條件[1]

  1.信息產品的數量和品種的不斷增加是信息商品化的基礎

  在商品經濟的早期階段,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信息沒有能夠作為一種獨立的商品形態進入流通,它還是依附在其他物質產品之上,當然也談不上信息商品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化大生產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使信息在生產領域的不斷擴大中獲得了發展,特別是第四次新技術革命的浪潮,改變了商品中物質成分的比重,而且創造出了一種全新的信息產品。這類信息產品不再是物質商品中的附屬部分,而是以其信息價值獨立存在於生產流通領域之中。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躍發展,信息產品的數量和品種亦不斷增加,儘管它們可藉助一定的物質為載體,但其主要價值是由信息的價值來決定的,與載體的形式無關。這類信息產品便是信息商品化的基礎。

  2.信息產品是具有價值的勞動成果

  按照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觀點,勞動創造價值,商品交換實際上是人類勞動的交換。物質產品之所以能夠進入市場以商品形式交流,是因為它是人類勞動的產物。勞動既可體現為勞動本身,又可凝結於物質產品上,也可凝結於信息產品上。信息產品原材料是信息,加工整理後的產品還是信息,是條理化的信息。從信息的搜集到信息服務的每個環節,信息工作者都付出了勞動,因而,有序化的信息、分析研究成果i咨詢建議等都是信息工作者的勞動成果,它們同物質產品一樣,也能夠進入市場以商品的形式交流。

  3.信息商品化源於人類社會強烈的信息需求

  伴隨科學、技術經濟的發展,人類社會對信息的需求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一是信息需求的內容範圍不斷擴大;二是信息需求的速度加快;三是所需求的信息質量更高,所獲得的信息不僅僅是參考的,而且要能夠直接投入使用。如企業的信息需求,一方面要考慮生產,另一方面要考慮銷售,因而企業需求的信息不再限於科技相關的內容,還關心市場行情,同行業生產狀況、用戶需求趨勢、新產品、新工藝、技術論證等有關信息。總之;人們的信息意識隨著信息作用的增大在不斷提高,信息已經進入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併成為商品進行交流。

  4.信息市場是信息產品交換的場所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我國建立起了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是效益經濟,一切活動都圍繞著市場需求進行,效益在市場上實現。信息活動自然也不能離開這個原則。堅持市場取向,這不僅使信息作為商品在市場中可以交換,而且信息的充分利用反過來又極大地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繁榮和發展。過去,由於我國長期對商品經濟認識不足,僵化的計劃體制使信息難以作為商品進入市場,信息生產和信息服務部門只能根據上級下達的任務開展工作,嚴重束縛了信息生產者和使用者兩方面的積極性,使信息技術與生產相脫離,從而影響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的信息生產與信息服務已逐步擺脫行政和生產部門的依附地位,成為獨立的產業部門,信息產品也逐步進入市場,信息部門通過交換獲得效益,用戶通過交換獲得信息,再通過投入使用獲得效益。我國信息市場的形成為信息產品的交換提供了必要的場所,使信息產品能夠自由地交換。

信息商品化的歷史條件[2]

  商品是一種社會現象,也是一個歷史範疇。它的產生,緣起於社會分工和產品交換的需要;它的存在,決定於人類社會的特定歷史階段。信息產品成為商品,並不是一個偶然的現象,而是社會生產發展到一定程度的體現。在商品經濟的初期階段,受生產力和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信息不可能作為一種獨立形態的商品進入流通,它還依附於物質產品之上,當然也就談不上信息商品化。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在人類社會的各項活動中,特別是在經濟活動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這樣,一方面物化於產品中的信息成分越來越多,使得物質商品的價值構成發生了變化,一部分商品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顯示出其信息的價值;另一方面,許多信息產品的生產、交換和消費也逐漸顯露出商品生產、交換和消費的特性,併在經濟體系中漸進地發揮了商品的作用。

  現代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社會信息化的洶涌浪潮,不僅極大地改變了商品中物質成分與信息成分的比重,而且還創造出了許多全新的信息商品。這類信息商品不再是物質商品中的附屬部分,而是以其信息價值獨立存在於生產流通領域之中。儘管它們都要以一定的物質材料作為載體,但其主要價值是由信息的價值來決定的,與載體的形式無關。知識產權制度的確立就是獨立於物質商品之外的信息商品正式得到社會承認的標誌

  一般認為,信息商品作為獨立的形態出現,並具有一定的規模,起始於17世紀20年代初的英國,其標誌是1624年英國頒佈“壟斷法”(即專利法),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現代專利制度。“壟斷法”明文規定,有關創造發明一類的信息,必須通過交換的方式進行交流。由此推動了以交換為目的的信息產品生產,出現了信息市場的萌芽。18世紀末的工業革命進一步促進了世界各國工業產權制度的發展,加速了信息商品化的進程。19世紀初,在英國工業化初期出現的咨詢業表明人類利用信息資源活動開始深化,信息市場逐漸興起。19世紀末20世紀初,現代通信技術的問世大大擴展了信息交流的規模與範圍。20世紀中葉掀起的以電腦技術為核心的現代信息革命則為信息在經濟活動中發揮商品作用提供了更加雄厚的物質基礎和技術支持。在現代社會經濟、科學技術和政策法規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人類開發利用信息資源的規模不斷擴大,信息產品越來越豐富,社會信息意識和信息需要也在不斷增強,致使信息商品化的趨勢愈演愈烈,信息市場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信息商品化的客觀必然性[3]

  首先,信息商品化是我國大力發展商品經濟和實現社會分工的需要。

  當前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商品經濟是不可逾越的階段,要使社會分工深化,必然要使信息商品化,利用信息商品化來促進其他商品化的深入發展,以消除社會主義生產和交換的盲目性。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任何商品都要通過市場交換的媒介才能實現其本身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信息商品也同樣如此。長期以來,由於忽視市場交換而使信息與經濟、科學、技術分家,這正是我國貧困多年的悲劇,只有承認信息商品化,才能使信息生產和消費具有市場供求的聯繫,使信息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而要使信息成果有效地成為生產力的一個組成部分,只能通過以市場交換,實現其應有的使用價值和價值

  其次,信息商品化是改革經濟體制特別是改革生產管理體制的必然結果。

  過去由於不承認信息、技術、勞務等是商品,不能按商品經濟規律來實現商品交換,嚴重地挫傷了信息創造者與使用者兩方面的積極性。特別是指令性行政命令造成信息工作中的重覆、浪費以及信息與經濟、技術、科學的嚴重脫節,縱向的管理體制、單一的傳播渠道,使信息難以迅速推廣運用,結果使信息成果的物化過程相當緩慢,其利用率相當低下,造成信息產業的發展緩慢,阻礙了其他產業的發展。因此,在經濟體制改革中,必須承認和貫徹信息商品化的原則,加速信息的流通。

信息商品化的功能及意義[4]

  推進信息商品化是信息化發展的重要一環。微觀地講,它有五項功能:

  (1)強化信息的價值觀念,促使信息開發及其成果的合理升值以調動信息生產者及部門的積極性、創造性

  (2)促進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加快信息流通,擴大信息的社會效用;

  (3)提高信息質量,使用戶和經濟建設受益;

  (4)提高信息生產者、使用者的業務水甲;

  (5)促進信息研究事業。

  從巨集觀上看,信息商品化對經濟的發展亦有重要意義,主要表現為;

  (1)有利於教科文事業發展。實現信息商品化,可使從事教科文事業的部門通過信息商品的銷售取得自身發展的資金,也可使從事該事業的人得到應有的報酬,從而進一步提高工作的積極性。

  (2)有利於促進工農業生產和商品流通。信息商品化不僅能促進信息生產,還能促進信息流通,使信息的使用價值得到最充分的實現,使企業和個人都獲得大量的技術和市場信息,從而提高他們自身生產能力或根據市場需求來組織生產或流通

  (3)有利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調整國民經濟結構和促進經濟體制改革。信息市場是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沒有信息的充分商品化,就不會有完整的信息市場,因而也就不會有完整的社會主義市場體系。

  信息商品化在客觀上要放寬政策,減少行政干預,按經濟規律辦事,因此不僅它本身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而且在其實現過程中,還可產生推動其他方面改革的動力,例如,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的轉變。總之,信息化離不開信息商品化,信息商品化才能促使信息化。

參考文獻

  1. 張燕飛,嚴紅.信息產業概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
  2. 游春山,狄九鳳主編.信息資源管理.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
  3. 金建著.信息市場與價格概論.廣東人民出版社,1989
  4. 南京鐵道醫院 禹柯夫.應用信息學引論.中國鐵道出版社,1995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ER,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信息商品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