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瓶頸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人才瓶頸(Talent Bottleneck)
目錄 |
人才瓶頸是指企業更多地關註的是外部市場、核心技術引進等影響企業生存的問題,而忽視了人才的培養、引進與儲備,造成了企業擴張中的人才短缺和匱乏的問題。
人才瓶頸的主要問題[1]
- “家族式”控制。企業創立之初的以個人為中心、以親情為主導的管理模式造就了中小企業管理的這一特點。
- 人才引進方式方法上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
- 缺乏科學的人力資源戰略。人力資源是組織的重要戰略資源,它在相當程度上直接決定著組織戰略的成敗。
- 培訓質量不高。許多中小企業的培訓往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缺乏培訓需求調查和培訓體系規劃,培訓手段落後,培訓形式單調,培訓方法不適應成人學習特點,培訓者專業化素質不高,培訓資料和教材缺乏。
- 績效評估隨意性強,缺乏客觀標準。
- 重視引進,無視流失,人員流失嚴重。
人才瓶頸的措施[2]
- 企業要對人才成長加大投入,對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識到位、舉措到位。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要素,企業的競爭說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
- 企業要以包容理念識人才用人才,這是人才觀的重要內涵。
- 企業要營造人才成長環境,這是企業引進和培養人才的保障。
- 突破企業的人才瓶頸,需要政府給予支持。
“三圈”破解人才瓶頸[3]
拓寬“朋友圈”,破解“引才”匱乏制約。“人材者,求之則愈出,置之則愈匱。”越是堅持五湖四海,越是求賢若渴,人才就越多,社會發展就越快。人才匱乏、素質不高是當前制約人才工作的關鍵因素。然而,“引才”不是充當“門面”、盲目引而用之。各地要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抓發展,抓人才就是抓未來”的意識,創新人才引進方式,制定靈活可用的引才機制,努力搭建鄉村需求與人才需要信息對接“金橋”,藉助平臺、項目和活動等方式拓寬人才發展“朋友圈”,探索“不為我所有,但為我所用”的柔性引才“新模式”,變“單一引才”為“全方位聚才”。既要主動走出去招才引智,又要打好“鄉情牌”,吸引本地在外成功人士、企業家、優秀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激發他們反哺家鄉的情感和意願。要系統梳理本地“雙一流”高校大學生,持續開展高校學生“回鄉行”活動,與其建立長期聯絡機制,積極推動大學生“迴流”,補齊人才引進“短板”。
優化“成長圈”,破解“育才”後顧之虞。發掘人才是“引龍入海”,培育人才是“深水養魚”。各地要全方位優化人才發展“成長圈”,堅持將人才專業培訓和黨性教育相結合,將理想信念、道德品行、職業操守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增強人才對黨和國家全面振興鄉村目標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價值認同,堅定人才扎根鄉村建功立業、創新創業的信心和決心。要通過“線上+線下”“點餐+派餐”“理論+實踐”“上掛+下派”“老帶新”等方式,從農業實用技術、產業規劃管理、鄉村旅游等方面,加強對農業科技人才、技術推廣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讓農村涌現出一大批鄉村工匠、致富能手和產業帶頭人。要加大從鄉土人才中發展黨員,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因地制宜組建聯合黨組織,確保各類優秀人才向黨組織靠攏、為鄉村振興出力,實現人才成長與產業發展“同頻共振”,帶動鄉村人才培育一體化、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公共服務保障一體化,著力解決人才發展“後顧之虞”。
構造“生態圈”,破解“用才”剛性束縛。招攬人才不是終點,引以致用、推動發展才是終極目標。各地要充分構造人才涵養的“生態圈”,強化服務意識,實現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然而,服務人才不僅僅是給財給物,而是要在滿足人才發展所需的條件後,充分給予人才激勵關愛,讓人才充滿存在感和成就感,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政治上都要讓人才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創業。要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人才評價標準體系,切實解決“用才”剛性束縛,真正為人才鬆綁,剋服唯論文、唯學歷、唯職稱、唯獎項等傾向,把能力更強、水平更高的人才放到更重要的崗位中去,激發人才內生動力。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根據人才專業領域、成長經歷、服務志願等情況,結合鄉村發展實際需求、緩急程度實行雙向選擇,讓人才所用即所需、所做即所長。要善於給崗位、交任務、壓擔子,切實把人才推向產業發展、鄉村振興、基層治理一線,著力培養一批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領頭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