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57个条目

人力資源開發效果評價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人力資源開發效果評價

  人力資源開發效果評價是指企業把人的智慧、知識、經驗、技能創造性、積極性當作一種資源加以發掘、培養、發展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動的情況進行評價。

人力資源開發效果評價的標準[1]

  柯克帕特裡克(Kirkpatrick)提出人力資源開發的效果評價有以下四種基本的標準

  1、反應

  最簡單也是最普遍使用的人力資源開發評估方式之一是評估參加者的反應。愉快的受訓者更易專註培訓的原則並將相關信息運用在工作中。他們會深刻理解自己認為最有用的內容和技術,會批評培訓者,或對參與者的交流和反饋等提出建議等。通常在培訓期結束時通過一個簡短的問卷來搜集。

  2、學習

  除了參加者對培訓的看法,瞭解他們是否真正學到了東西也是一個好方法。在培訓課程開始之前測試受訓者的知識和技能可以提供基本的標準,在培訓後對其重新測試就可以瞭解到進步之處。另外,除了對受訓者在培訓前後進行測試外,將同一團隊內的成員與參加培訓的同事之間進行平行標準的比較衡量,可以確保進步的原因是由於培訓而非其他的因素(如工作的改變、報酬等)。同一團隊成員應由那些沒有接受培訓但是已有經驗,已接受的培訓和工作水平方面與受訓者相當的員工組成。學習可以通過書面考試來衡量。

  3、行為

  培訓的轉移是指將所學的原則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為使轉移的效果最大化,可以採用以下一些方式:

  (1)突出相同的成分。培訓課程中的情況與工作總的實際情景儘可能類似,將有利於培訓轉移。

  (2)專註於一般原則。在工作改變或工作環境不能確切相符的情況下,培訓者通常強調培訓背後的一般原則而不是牢記某種行為。這種方法可以幫助受訓者學習如何在工作的不同情況下運用所學的要點。

  (3)建立轉換的環境。在某些情況下,受過培訓的行為因為其他管理人員、同事等堅持舊有的方式和習慣而不能實施。為防止出現這類問題,管理人員應當給予工作環境上的支持,強調和表彰受訓者運用所學的新知識和新技能。

  行為是指受訓者培訓後在工作行為上的變化,通常由受訓者自己或由那些和受訓者最接近工作的人,如管理者、同事或下屬,進行評定。通常藉助於一系列的評估表。

  4、結果

  結果是指受訓者行為帶來的組織相關產出的變化。培訓評估中所用的一些以結果為基礎的標準包括提高生產力,減少員工抱怨降低成本和浪費,以及增加利潤(如表所示)。

層次可以問的問題衡量方法
反應層受訓人員喜歡該項目嗎?對培訓人員和設施有什麼意見?課程有用嗎?他們有些什麼建議問卷
學習層受訓人員在培訓前後,知識以及技能的掌握方面有多大程度的提高筆試、績效考試
行為層培訓後,受訓人員的行為有無不同?他們在工作中是否使用了在培訓中學到的知識主管、同事、客戶和下屬進行績效考核
結果層組織是否因為培訓經營地更好了事故率、生產率、流動率、質量、士氣

  與結果要素相關,許多機構開始思考培訓課程的實際效用,即發生費用後所獲得的收益。如果培訓的成本高收益低,或者員工因為其他原因離開原有職位,培訓的實際效用就低。

  為了能成功地進行比較,管理人員必須清晰地定義能力和績效的衡量標準,並客觀地評估目前的狀況,發現可以進一步改進的地方。人力資源開發的專家們認為以下的三個領域是衡量的首要因素:

  (1)培訓活動:培訓的次數有多少?

  (2)培訓結果:培訓和發展是否取得成果?

  (3)培訓效率: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各類資源是否被充分利用?

  綜上所述,科學的評估體系應該包括四級評估:

   一級(現場滿意度)評估:對培訓師的現場發揮水平、氣氛、培訓技能、學員的感受和培訓內容是否滿足預定的設計等,採用問卷調查和現場觀察

  二級(訓後行為改善度)評估:課堂上獲益匪淺,回到工作崗位後的行為沒有發生變化,培訓現場效果再好也無濟於事。所以上級、下級、同事、培訓主管、人力資源經理和自我都要進行評價,即所謂的“360度培訓評價”。

  三級(部門績效增長度)評估。

  四級(公司運營變化度)評估。

  三級和四級評估由企業人力資源部、財務部、生產部和專業培訓機構共同進行,反映了持續培訓對公司的影響。評估可以每年或每季度進行。

人力資源開發效果評價的方法

  一般而言,在人力資源開發效果評價中比較常用以下幾種方法。

  1、測試比較評價法

  人力資源開發項目實施前和結束時分別用難度相同的測試題對受訓者進行測試。如果受訓者在培訓結束時的測試成績比開始時有明顯提高,則表明經過培訓確實增加了受訓者的知識、技能和經驗。

  2、工作績效評價法

  人力資源開發項目技術後,每隔一段時間(如3~6個月)以書面調查或面談的形式,瞭解受訓者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績。如工作量有無增加、工作素質有無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是否增強等,從中可確認培訓工作有無成效。有的工作可以使用定量的工作績效評價方法,以便從定量的角度衡量培訓工作的成效。

  3、工作態度考察評價法

  考察受訓者在培訓前後工作態度的變化。例如,通過培訓,受訓者在工作上確能表現出高度的熱情、良好的工作態度、極強的組織紀律性和工作責任心等,則表明培訓工作具有成效。

  4、工作標準對照評價法

  通過瞭解受訓者在工作數量、工作質量、工作態度等方面能否達到工作標準來判定培訓工作有無成效。

  5、同類員工比較評價法

  比較受訓者和未受訓者的工作,以此比較結果對培訓工作的成效作出評價。如果兩者在同樣的工作上,在培訓前工作成績相差無幾,而其中受訓者工作成績明顯提高,則表明培訓工作具有成效;否則,就說明培訓效果欠佳。

  6、參考主管或下屬意見評價法

  教育培訓結束一段時間後,培訓部門以書面調查或面談的形式,向受訓者的主管或下屬瞭解其工作上的表現。如果主管認為他們工作上有所進步,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或者下屬認為他們的領導能力有所提高等,則表明培訓工作具有成效;否則就可以認為成效不大或無效。當然,採用這種意見作為評價的依據時必須考察其公正性和客觀性。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人力資源開發效果評價"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