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经济学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
垄断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研究市场结构的垄断因素及其作用特点的一个经济学科。1926年意大利经挤学家斯拉法发表了《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一文,提出传统经济学论证的普遍自由竞争现象已同现实生活相背离,认为经济学要研究非竞争性因素,标志着垄断经济学的开端。1933年英饲经济学家张伯伦发表了《垄断竞争理论》。1936年英国的琼·罗宾逊在斯拉法上述文章的启发下撰写了《不完全竞争经济学》。这两部著作认为垄断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是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从而初步确立了垄断经济学的体系。1942年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从技术革新角度论证了创新与垄断互为因果的关系。10年后美国的加尔布雷斯发展了熊彼特的观点,认为垄断提供了有利于技术进步的客观条件。
垄断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
(1)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整个行业只有一个厂家向市场供应商品被称作是完全垄断或纯粹垄断;反之,若有许多厂家则被称作是完全竞争或纯粹竞争。垄断经济学认为,现实的市场结构是介于这二者之间,即垄断竞争状态。它可以影响价格和产量,从而获得垄断利润,但不能排除竞争因素。
(2)垄断与寡头。整个行业有少数几个厂商向市场供应商品被称作寡头垄断。这些厂家通过勾结、协议或默契联合起来控制产品的数量和价格。在这种市场结构中,价格一般呈剐性状态。此外,垄断还包括私人垄断、国家垄断、双边垄断、双头垄断等各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