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利·霍爾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斯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4.2.1~1924.4.24)——第一位獲得心理學博士學位的美國人
目錄 |
斯坦利·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是一位美國心理學家,美國心理學會的創立者,美國發展心理學的創始人,教育心理學的先驅,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首任校長。
專精兒童發展理論,1882年至1888年擔任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The JohnsHopkins University)心理學與教育學教授,創辦美國第一間心理學實驗室。1887年創辦《美國心理學雜誌》(American Journal ofPsychology),致力於教育心理學的發展,研究青春期對於教育的影響。受達爾文進化論的影響,他認為兒童心理的發展反映著人類發展的歷史。1915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192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通過他的教師工作,他影響了許多其他著名的心理學家,包括約翰·杜威(John Dewey)和劉易斯·特曼(Lewis Terman)。根據2002年對20世紀傑出心理學家的回顧,霍爾被列為第72位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1]。
斯坦利·霍爾出生於美國馬薩諸塞州艾士非(Ashfield)的一個中產家庭,病逝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渥斯特(Worcester)。父親是個農場主,母親是一位教師,興趣較為廣泛,他自幼胸懷大志,14 歲便立志離開農村,要在世界上做些事情並且要有所成就。
1863 年,他進入威廉學院,學習多門學科,其中包括對他印象極深的進化論,同時對哲學也非常感興趣。後來,進化論強烈地影響到他在心理學的發展,1867 年畢業時他贏得了很多榮譽。畢業後霍爾進入紐約聯邦神學院呆了一年,但準備當牧師的“吸引力”對他來說並沒有太大。在神學院,他對進化論的興趣給他帶來了不利,因而得不到重視。後來,在著名傳道士 H.W.比徹的勸告下,1868 年霍爾赴德學習。
先在波恩大學學習哲學和神學,後去柏林大學鑽研生理學和物理學,1870 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在這段時間里還常常夾進一些浪漫的小插曲,他常常去去啤酒店和劇院,對一個出身清教徒的青年來說,這些都是十分大膽的行為。
1871 年,霍爾回到美國,但面臨失業,又負了很重的債,當時他只有 27 歲。為了償還債務,他先在一個鄉間的教學裡布了 10 星期的道,後來又當了一年多家庭教師,1872 年供職於俄亥俄州安蒂奧克學院,執教英國文學,法語和德語,哲學,同時還當過圖書館管理員,領導過唱詩班等。
1874 年,他讀了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的《生理心理學》,對心理學產生了興趣,從而對他未來的職業猶豫不決。
1876 年他離開安蒂奧克學院,成為哈佛大學的一名英語講師。 在擔任那個職務的同時,他還抽時間去 H.P.鮑迪奇生理實驗室工作,併在 W.詹姆斯門下學習心理學。
1878 年,霍爾提出關於空間肌肉知覺的博士學位論文,由鮑迪奇和詹姆斯共同主持授予他心理學哲學博士學位。
在美國,這是授予心理學界的第一個學位,也是哈佛大學在所有的研究領域中所授予的第 18 個博士學位。同年,他再度赴德深造,先在柏林大學師從 H.赫爾姆霍茨和克羅內克學習生理學。後入萊比錫大學師從 W.馮特、路德維希等專攻心理學,成為馮特門下第一個美國學生。霍爾雖然聽馮特講課,規規矩矩地充當實驗室的被試,但他自己的研究大多沿著生理學的方向進行。正如他以後的事業所證明的,他很少受這位偉大人物的影響。
婚姻
1880 年,霍爾回到美國,沒能找到職業,但卻有了一個妻子,是他從前在安蒂奧克教過的一位學生,後來重新組逢,結為伉儷。
這時,對於 36 歲的霍爾來說,前途似乎十分慘淡。然而,1881年給霍爾帶來了轉機。就在這一年,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請他去演講,結果他成功了。1883 年,他開始籌建美國第一個正式的心理學實驗室,1884 年便得到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教授職位。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期間,他教過許多學生,其中有不少人後來成為著名的心理學家,如 W.H.伯納姆、J.卡特爾(克拉克大學的學生)、J.杜威(克拉克大學)、J.賈斯特羅、E.C.桑福德等,有 4 人後來成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
創辦《美國心理學》雜誌
1887 年,霍爾創辦了美國第一本心理學學術雜誌《美國心理學》》(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這份雜誌不僅為發表理論和實驗研究成果提供論壇,而且也使美國的心理學具有團結和獨立的意義。因此,直至今日它仍是一份重要的雜誌。
克拉克大學首任校長
1888年,美國富商 J.G.克拉克出資在馬薩諸塞州渥斯特建立克拉克大學,霍爾應邀擔任第一任校長並擔任心理學教授,在那兒一直工作直到 1920 年退休。
在建校之初他遍訪歐洲各著名大學,取各校之長而為克拉克大學奠立良好基礎。霍爾渴望使克拉克大學沿著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德國大學的路線成為研究生的研究機構,這促使他重視研究,而不重視教育。然而,這所大學的創辦者克拉克卻有著不同想法,他沒能給霍爾預想的那麼多錢。
直到 1900 年克拉克去世以前,所給的資金主要是供建立一個大學學院,這種做法,霍爾是反對的,但卻一直為克拉克所堅持。儘管如此,霍爾還是親手培養出 81 個心理學博士,其中 W.L.布賴恩和著名心理測驗學家 L.M.推孟,後者還成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克拉克大學心理學博士生中突出的學生還有 A.格塞爾和 H.戈達維,前者主司發展心理學研究,後者主司智力障礙研究。
創建《發生心理學》雜誌
1891 年,霍爾自己出資創建《教育研究》雜誌(後改名為《發生心理學》雜誌),用以發表兒童研究與教育心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1892 年,由於霍爾的努力,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 APA)成立,他被選為第一任主席。到 1900 年,即 8 年之後,這個學會已發展到 127 名會員。霍爾還保持著對宗教的興趣,他於 1904 年創辦《宗教心理學》雜誌,10 年後停辦。
1915 年,他創辦了當前仍很活躍的《應用心理學》雜誌,同年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霍爾也是對精神分析感興趣的第一批美國人之一。為使精神分析讓美國人有所瞭解,他於 1909 年克拉克大學成立 20 周年校慶時,邀請 S.弗洛伊德國和 C.榮格前來講學。這是弗洛伊德對美國的唯一一次訪問。
1920 年,霍爾從克拉克大學退休,晚年繼續從事寫作。1922年,當時他已 78 歲,對老年問題產生興趣,寫成兩捲本《衰老》,這是第一次用各種語言對老年人進行大規模的心理學性質的調查。
1924年,即在他第二次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幾個月後逝世。霍爾去世後,美國心理學會調查會員 120 人,評定他在世界心理學家中的地位,結果顯示,其中有 99 人將霍爾列為世界十大著名人物之內。
他深受艾倫斯特·赫克爾重演理論的影響,該理論認為有機體的胚胎階段類似於有機體進化祖先的發展階段,這一理論如今被大多數進化科學家所拒絕[2]。
霍爾提出應該把個體心理的發展看作是一系列或多或少復演種系進化歷史,這就是霍爾對教育心理學最重要的理論貢獻——復演說。
霍爾認為,人類個體自幼稚到成熟的成長歷程,正反映人類自原始到現代整個進化階段的復演。該學說開啟青少年心理學研究的先河,霍爾第一次在自己觀察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青少年心理髮展較為系統的理論。他關於青少年是“疾風怒濤”時期的觀點,促使學術界和社會大眾開始重視並研究青少年問題,故給予“青少年心理學之父”的美譽。
霍爾的復演論作為遺傳決定論的代表有它致命的弱點,即人作為社會關係的總和,既是生物實體,更是社會實體,他把個體發展史和種系發展史完全等同起來,從而引向了遺傳決定論顯然是具有歷史局限性的。
霍爾最重要的和最有影響力的著作是1904年出版的兩捲本巨著《青春期:他的心理學及其生理學、人類學 社會學、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關係》。該書以進化論的觀點解釋了兒童身體的成長和苛春期心理與其身體變化之間的關係,是系統研究青少年心理學的第一部專著。被看做是霍爾關於青少年發展學說的最完整說明,堪稱“百科全書式”的巨著。
1922年,霍爾出版了兩捲本的《衰老心理》,這是第一次用各種語言對老年人進行大規模的心理學性質的調查,也是老年心理學的開創性著作。在研究方法方面,霍爾廣泛使用問卷法。
1894—1915年,他和同事在克拉克大學共同制定了194種問卷。調查的內容包括了兒童的心理和行為的各個方面 此外,霍爾是美國心理學家中最早對精神分析感興趣的人。除了通過譯書介紹精神分析,他還將精神分析的方法應用於自己的研究工作中。
霍爾對精神分析在美國的流行起了直接的促進作用。霍爾在諸多方面貢獻於美國心理學,而這些貢獻集中於心理學的實際工作和應用方面,對美國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形成起到了奠基人的作用。成為精神分析引入到新大陸的第一人。
霍爾也是一位優生學家,經常公開以書面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他還領導了許多致力於優生學的組織。優生學運動認為,通過提升被認為在基因上優於他人的群體,人類的數量會得到改善。
雖然以今天的標準來看,霍爾的大部分工作都被認為是過時和不科學的,但他的一些關於青春期的著作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也許他最大的貢獻是對早期心理學的發展和成長。到1893年,霍爾已經指導了美國授予的14個心理學博士中的11個[3]。在他影響下學習的一些人包括劉易斯·特曼(Lewis Terman),約翰·杜威(John Dewey),和詹姆斯·麥肯·卡特爾(James McKeen Cattell)。
霍爾幫助在美國建立了心理學,併為未來的心理學家鋪平了道路。
- 1904年:《青春期》:心理學及其與生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關係;
- 1906年:《青年》:教育、管理和保健;
- 1911年:《教育問題》;
- ↑ Haggbloom SJ, Warnick R, Warnick JE, et. al. The 100 most eminent psycholog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2002;6(2):139–152
- ↑ Arnett JJ. G. Stanley Hall's Adolescence: Brilliance and nonsense. Hist Psychol. 2006;9(3):186-197
- ↑ G. Stanley Hall.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Editors of Encyclopaedia Britanica.2023-1-11(引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