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29个条目

老年心理學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老年心理學(Psychology of Aging)

目錄

什麼是老年心理學

  老年心理學是研究老年期個體的心理特征及其變化規律的發展心理學分支,又稱老化心理學。它也是新興的老年學的組成部分。

  由於人的心理活動以神經系統和其他器官功能為基礎,並受社會的制約,所以老年心理學涉及生物的和社會的兩方面的內容。研究範圍包括人的感知覺、學習、記憶思維等心理過程以及智力、性格、社會適應等心理特點因年老而引起的變化。

老年心理學的內容

  老年心理學既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神經生理基礎的變化,即生物性的變化,也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動的社會基礎變化,即社會性的變化及其適應。老年人的心理活動一方面受軀體和神經系統功能的改變所制約,另一方面又受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制約。影響老年人心理變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以下幾方面:

  1.生理因素。老年人的大腦皮層和皮層下多種神經細胞發生退行性變化,降低了神經纖維的再生能力,會減少腦血流量和氧氣的攝取量,易導致心理上的衰老。

  2.環境因素。地位的變化,親人的死亡,家庭的不和,以及退休後缺乏寄托等,都會給人帶來精神刺激。

  3.生活因素。不良的生活習慣,起居無常,飲食無節,不活動,營養不良,酗酒抽煙,過度勞累等。

  4.文化因素。缺乏文化素養和正確的養老觀,悲觀的人生態度。

  5.疾病因素。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等會促使心理老化。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會影響老年的生理與心理狀態。當然老年人在這些因素麵前也並不是無能為力的。

老年心理學的意義

  老年心理學是心理科學中的一個有機構成部分,隨著世界人口的老化趨向,它越來越具有重要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理論意義。老年期是人生道路上一個漫長而重要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心理與行為的科學規律的理論探討,是發展心理學的重要構成部分,不豐富和完善發展心理學,對建立和完善科學的心理髮展觀,對發展心理科學事業,對社會安定與發展,都是十分必要的。以前在心理學界得到較多研究的,大部分是兒童和青少年;承認,特別是老人心理的研究則相當薄弱,而社會上老年人的比數正在不斷增長。這種狀況更加突出了研究老年人心理科學的迫切性和重大意義。

  實踐意義。隨著社會生活的發展,老人在我國人口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了。老年人為革命、為建設辛勤勞動一生,他們的晚年理應生活得更好、更幸福、更加有意思。歷史上我國本有尊老的優良傳統;但先賢們“使老者安之”的社會理想,只有在社會註意的今天才能變成顯示。為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需要多方面的條件,其中包括關於對老年人的科學藥酒,尤其是老年人心理的科學研究將有助於老人、老人的子女和廣大群眾認識老人心理的規律,為老年人的健康與幸福而努力,為老年人能更好地繼續服務與人民創造條件。

老年心理學的發展

  在西方,最早較系統地闡述老年的心理問題的是霍爾,他在《衰老》一書中,以畢生髮展心理學的思想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他反對把老化僅僅看作是人退回早期階段的一種返歸,強調在老年人中老化過程的顯著的個別差異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率迅速增加,對心理活動老年化的實驗研究及其他研究急劇增多。據報道,在1951~1980年的30年間發表的7篇有關老年心理研究的綜述,共引用了247種雜誌,1571篇論文。而1983年發表的一篇綜述中,於1975~1981年僅六年間就查閱到4057篇有關成年發展和老年心理的文獻。

  在中國心理學界也有隻重視兒童發展而忽視成年與老年心理的傾向。只是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畢生髮展心理學觀點逐步被人們所接受以後,老年心理學才成為發展心理學的一個重要部分。

  50年代以來,有關老年智力問題的研究最多,其次是老年記憶和學習問題。總的說來,老年心理學集中註意於認知過程老年化的研究,然後是個性、社會適應和態度的研究。此外,有人強調心理生物學的研究,或強調社會心理過程的研究,也有人把感覺和知覺與健康和生存的年齡變化聯繫起來研究。近年來還出現了一些對老年認知的訓練研究。

  在中國,有關老年心理學和養生學的思想歷史悠久,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在調攝情志以益壽延年方面就有不少造述。如孔子強調“仁者壽”、“智者壽”的思想,提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腧矩”的見解。在《道德經》和《莊子》中,明確提出了無欲、無知、無為的“返樸歸真”思想,對中國曆代養生學有重要影響。

  又如唐代孫思邀的《千金翼方》中載:“論曰:人年五十以上,陽氣日衰,損與日至,心力漸退,忘前失後,興居怠惰,計授皆不稱心,視聽不穩,多退少進,日月不等,萬事零落,心無聊賴,健忘嗔怒,情性變異,食飲無妙,寢處不安……,”生動地論述了人在年老過程中的記憶、視覺、聽覺、味覺以及性格、情緒狀態等的一系列變化。

  近代老年心理學的研究工作在中國起步較晚。比較系統地開展這方面工作始於20世紀80年代,主要側重於記憶的老化研究。

相關條目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Dan,y桑,上任鹅陈.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老年心理學"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