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貨幣霸權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貨幣霸權

  貨幣霸權可以定義為一國貨幣國際貨幣體系中居於領導、支配和優勢地位。[1]

貨幣霸權的經濟要素[1]

  貨幣霸權國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與發展負有首要的重大責任。根據霸權貨幣的基本特征,霸權國必須具有超強的綜合因素,其中最根本的是經濟因素。從大國崛起歷程來看,支撐貨幣霸權的經濟因素也是一個綜合概念,包括國內經濟和對外經濟的各個領域,既反映在總量和規模上,也體現於效率及發展的平衡性、穩定性和持續性。具體說,貨幣霸權的經濟要素包括:超強的經濟實力、穩定的幣值、高度的對外開放和低度的對外依存、發達的金融體系。具體分析如下:

  (一)超強的經濟實力。一國經濟實力與貨幣地位存在相當大的相關性。規模大的經濟體擁有規模經濟效益,可以為本國貨幣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和廣闊的活動基地,它也擁有巨大的貿易容量和資本市場,為本國企業提供利用本幣進行貿易投資的充分空間,而且還不易受到外部衝擊的影響,為投資者提供安全的投資環境。一國經濟實力越強,其他國家對其貨幣就越有信心,需求也就越大。

  經濟優勢地位不是經濟規模國內生產總值的數字,而且是經濟關鍵領域質量的綜合評價指標,與經濟構成尤其是用於創新計劃的比例有關。考察經濟實力與貨幣地位的關係,不僅要看經濟體目前的經濟實力,還應看其未來的增長趨勢,即經濟能否持續穩定增長。只有長期持續的經濟增長才能真正決定一國貨幣成為各國謀求共同利益的中介物。

  (二)穩定的幣值。霸權貨幣必須具有高度的穩定性。在國際交易中使用幣值穩定的貨幣,既可減少貨幣持有人的風險,避免投資人的資本損失,也可減少人們獲取和傳遞信息的時間和費用,以及由於市場行情不確定性增加的交易成本

  一國貨幣要在國際貨幣職能各個領域發揮作用,占據有利位置,必須幣值穩定。只有幣值穩定,釘住該國貨幣才有助於增強釘住國貨幣的信譽和穩定性,起到穩定釘住國貿易與投資,促進其經濟發展的目的。一國貨幣越穩定,保留這種貨幣的風險越小,各國就越願持有這種貨幣作為儲備貨幣。

  對幣值有信心,除對霸權國控制通貨膨脹方面有信心外,也要對霸權國的政治穩定有信心。政府必須充分穩定,以保證貨幣政策穩定、透明,具有可預見性。霸權國還必須有強大的軍事安全保障能力及政治影響力。有專家認為,最強的貨幣是由最強的政治實力提供的。

  (三)高度的對外開放和低度的對外依存。一國貨幣在世界上的地位,與該國對外經濟關係水平直接相關。對外貿易在全球貿易中比例高的國家的貨幣,具有普遍的國際接受性。國際經濟交易中使用的計價、結算的貨幣在外匯市場上也會被廣泛使用。為了保持外匯儲備的流動性、收益性和保值性,政府部門總是選擇那些在國際經濟交易中使用較多、銀行同業市場交易較集中的貨幣作為外匯儲備。反過來看,一國貨幣較多被用作國家的外匯儲備,其在外匯市場上的交易量較大,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被用作計價、結算貨幣的可能性也較大。

  對進出口商來說,用本幣計價結算能免去對外匯收支進行套期保值的成本支出。由於籌集本幣資金方便、成本低廉,而且可免去在訂立合同以及實際投資中折算、兌換貨幣的不便,投資商在法律許可的情況下一般願意使用本幣對外投資

  一國貨幣成為霸權貨幣,不僅要求貿易和投資額高,而且要求對外依存度低,這實際上要求經濟規模必須龐大。龐大的經濟規模和低度的對外依存,不僅可避免外部因素的強烈衝擊,確保國內經濟的穩定,’而且為流往海外的本國貨幣提供迴流的投資市場。一國如果經濟規模小,沒有龐大、自由化程度高的國際性市場,無法為本國貨幣的迴流提供投資機會,則該國貨幣的國際普遍接受性就不會太高,因而也就難以成為霸權貨幣。

  (四)發達的金融體系。貨幣霸權國必須為全球提供一個開放、廣泛、深入的金融市場。“廣泛”指擁有多種金融工具,“深入”指存在發達的二級市場。“開放”指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有充分的流動性,沒有資金進出的管制。金融市場的開放提高非居民對該貨幣的持有意願。金融市場參與者多,交易量大,可降低交易成本。發達的金融市場還可為各國投資者及中央銀行提供成本低、安全性高、流動性強的金融工具,也使進出口商能任意地運用、調度資金和兌換其他貨幣,以及對國際貿易活動中的外匯風險進行管理。

  隨著對外貿易和投資的增長,外國居民和官方持有一國貨幣數量的增加,客觀上也要求該國開放金融市場,為非居民手中的該國貨幣提供價值儲藏、投資增值的場所。金融市場開放為持有該貨幣的非居民解除後顧之憂,從而確保該貨幣在國際經濟交往中充分發揮國際貨幣的職能。

  開放和發達的金融市場使貨幣霸權國成為國際金融中心,它不僅是霸權貨幣進行國際兌換和調節的重要渠道,也是其轉換成國際清償力的重要機制。綜合比較各經濟要素,經濟實力是貨幣霸權最基本的決定因素。一國貨幣能否在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市場上成為強勢貨幣,根本在於發行國的經濟實力。霸權國使一國貨幣成為各國貿易結算的常用貨幣,保證他國大量持有該國貨幣,還需要保持長期、巨額的貿易逆差;貨幣霸權要求霸權國不僅對外經濟關係規模大,而且對外依存度低,這兩者實際上對經濟實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雄厚的經濟實力是貨幣穩定的基礎。特別是紙幣本身沒有價值,要成為世界貨幣,必須把發行國的經濟實力作為自己的價值基礎。

貨幣霸權的經濟效應[1]

  (一)貨幣霸權的收益

  1、霸權國獲得最大國際鑄幣稅。鑄幣稅是指貨幣發行國憑藉發行特權所獲得的貨幣面值與發行成本之間的差額。國際鑄幣稅可稱是鑄幣稅在貨幣流通超越國界後,一國因其發行貨幣為他國所持有而得到的凈收益。在國際金本位制下,一國對國際鑄幣稅的索取無法突破“金屬限制”。在不兌現的信用貨幣制度中,一國能否獲得國際鑄幣稅及數額大小取決於該貨幣是否享有國際儲備地位及其狀況,因此國際鑄幣稅可以被理解為儲備貨幣的發行利潤,其數額等於向他國輸出本幣後增加的資產收益,減去他國持有發行國貨幣而獲的是利息收入,再減去為使本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所花費的成本,如印刷和運輸貨幣的費用等。國際鑄幣稅可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指長期流通於境外的貨幣對發行國實際上是一種無息貸款,發行國因此而節約的費用。“廣義” 指貨幣超越國境後為發行國帶來的廣泛利益。國際鑄幣稅與貨幣地位密切相關,一國貨幣國際地位越高,運用越廣,發行國獲得的鑄幣稅就越大。

  2 攫取他國的經濟資源。貨幣霸權國具有以紙幣換取實際經濟資源的特權,國際收支逆差越大,貨幣流出越多,所獲取的物質資源也越多。霸權國可通過發行貨幣來支付國際收支逆差,通過本幣貶值使對外本國貨幣債務餘額實際減少。擁有霸權國債權的國家,通常以霸權國銀行的存款和國庫券等短期債券的形式持有債權,從而使霸權國避免償還債務,通過借入短期資金進行海外直接投資,以獲得海外投資高收益和向外國支付低利息的差額利益。霸權國企業可利用本幣對外直接投資,購買他國生產設備、設施以及整個企業,不像其他國家那樣受到外匯收入的限制。

  3、獲取增收節支的利益。貨幣霸權國可以用本幣支付國際收支逆差,從而不必在短期內通過犧牲國內經濟利益的調整辦法來平衡國際收支,而其他國家則要通過緊縮的財政金融政策來平衡國際收支。霸權國既可省去其他國家因貨幣轉換的花費,節省交易成本,也可避免各種貨幣轉換的風險。霸權國的進出口商使用本幣進行計價支付可避免風險損失,企業和金融機構在交易市場上無須支付因遠期保值所發生的手續費用。霸權國具有的種種優勢,可使企業和金融機構從經營國際貨幣和提供各種金融服務中廣泛獲取利益。由於霸權貨幣在國際貿易和非貿易收支中廣泛的使用,各種資本的集借和轉移要藉助於該貨幣,這既能增加霸權國的國際金融業務和經營的手續費收益及存款的收入差額利益,也能增加金融業的就業機會和競爭優勢。

  4、增強經濟的主動性。貨幣霸權國通過貨幣發行權,控制其貨幣供應量,既擁有操控國際經濟的影響力,又使本國經濟活動具有主動權。當貨幣發行過多,通貨膨脹上升,該貨幣所能換取的國內資源減少,這相當於減輕對本國產出要求的壓力,對世界其他國家征收的通貨膨脹稅,使國內政策的負擔國際分散化。對那些釘住霸權貨幣的國家來說,霸權國從這些國家吸取的資源價值並未減少。對那些希望獲取霸權國貨幣的國家來說,霸權國在其國際經濟活動中具有重要影響。從世界範圍看,由於貨幣金融系統是全球經濟的血液系統,霸權國在國際貨幣經濟中擁有最大的發言權,支配和影響全球經濟規則及協調機制,從而對世界經濟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二)貨幣霸權的成本

  根據霸權穩定論,霸權需要付出成本,貨幣霸權自然不會例外。由於貨幣霸權在經濟霸權中的核心地位,霸權國不僅要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與發展,而且也要對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繁榮負有主要責任。或者說,霸權國必須為世界提供充分的公共產品,以確保國際貨幣體系和世界經濟的穩定和正常運轉。

  美國經濟學家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認為,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有三類公共產品: 自由開放的貿易制度、穩定的國際貨幣和國際安全。一國要成為經濟領袖大國,必須正確履行為世界提供公共產品的職能。美國國際政治經濟學家羅伯特·吉爾平認為,霸權國有責任保證提供穩定的貨幣和開放貿易制度下的種種公共產品,並承擔其全部成本。既然是公共產品,必然會存在“白搭車”現象,霸權國必須在意識到這一現象的前提下,毫不猶豫地支付因提供公共產品所需要的一切成本。按照邊際成本學說,霸權國提供的公共產品越多,收益越少,而成本卻越大。日本學者山本吉宣認為,霸權國為使自己建立的國際體系擴展到全球,就不能不以承擔成本費用的形式來作出自我犧牲。這既是霸權國恪守自由主義價值觀念的體現,也是取得主要大國對其“正統性”認同形成共同利益所必需的。

  金德爾伯格認為,經濟大國具有五項職能:在商品充裕時保持一個開放的市場,在商品緊缺時與其他國家分享稀缺商品;維護國際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維護資本在世界範圍內從富國向窮國的流動;促進巨集觀經濟政策協調;在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充當最後貸款國。美國學者David T.Llewellyn和John R.Presley提出,一國如果想成為國際貨幣霸權體系中的霸主,除具有足夠的經濟規模和在體系中占主導地位之外,他國對其在體系內的霸主地位普遍認同、伙伴國對其貨幣政策認同並接受、系統內各國存在一定程度的經濟趨同,都是不可缺少的條什。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蒙代爾認為,趨同的最主要內容是通貨膨脹率

  由上述可見,就與貨幣霸權直接相關的具體問題而言,霸權國所要承擔的職能至少有兩項:一是提供充足的國際清償力,二是維護巨集觀經濟政策協調。霸權國為維護貨幣霸權對這兩項都免不了要付出成本,“特裡芬困境”和“N—l”問題便是具體例證。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魯世巍.貨幣霸權的經濟分析(A).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Tracy,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貨幣霸權"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