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貨幣資本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貨幣資本化的定義

  所謂貨幣資本化,就是人們在經濟生活中,將所取得的貨幣財富部分或全部地轉化為可用來增殖和帶來更多財富的手段的一種過程和機制。貨幣資本化實際上就是使貨幣變成可帶來更多財富和利益的手段,使貨幣性資產向可增殖的金融資產轉化。

  貨幣資本化包括兩層基本的意思,首先,貨幣資本化是一種過程,它是通過一系列轉化環節、運動來完成的,例如,將一部分貨幣從總體貨幣中抽離出來,轉入儲蓄,而後,再又經過銀行等中介機構的若幹次轉換和連續運動,才進入資本領域;其次,貨幣資本化,同時又是一種機制,即它是社會將貨幣不斷轉化為財富增殖手段的一種機制。

  自貨幣產生以來,尤其是隨著資產貨幣化過程的加快,人們經濟生活中取得和使用貨幣的可能越來越多。固然,人們取得貨幣收入的目的和途徑各有差異,但人們在使用貨幣時無非是出於以下三種動機:

  第一、消費。在商品經濟社會裡,人們取得了貨幣收入,實際上也就是獲取了享用財富的手段。因此,人們所得到的貨幣收入中的一定比例必然用於消費。

  第二、儲蓄。人們在創造和實現財富的過程中,不可能把所取得的財富全部用於消費或用於投資。其中必然有一部分被用於儲蓄,以防各種風險、災難和急用的發生。當然,這部分貨幣儲蓄,可能被社會動員起來用於投資,但就單個人就而言,它仍然是純粹的儲蓄。儲蓄不等於投資。

  第三、投資。不斷地積累和追求財富是人類的本能,因此,人們在取得了能代表財富的貨幣收入後,不能不考慮如何將其合理使用,即在不影響基本消費和必要的生活儲蓄以外,讓其儘可能地增殖,帶來更多的財富。而且,對於某些經濟主體來說,其拼命取得貨幣,可能本來就是為了積累更大的本錢去投資,以賺取更多的貨幣收入和財富。

  人們在使用貨幣的三種動機和過程中,第三種情況,即將貨幣用來投資,就是純粹的貨幣資本化過程。對於這些人來說,其手中的貨幣不只是一種普遍的財富符號,而是一種奮鬥、創業的手段和本錢,它將和其它的一些手段如土地、房屋、機器設備等一起融入創造新的財富的過程中,變成一種標準的資本。這裡,所謂的資本,在漢語的本來意義上,它就是謀取利益的本錢和手段。

  至於第二種情況即儲蓄,則要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為儲蓄而儲蓄,這些人是為了日後急需或貯藏財富,而既不打算現在消費,也不是為了作致富增殖的手段。如不考慮是否升貶值因素而純粹出於信任將貨幣存入銀行、將貨幣購買金銀飾物、珠寶。至於有些人購買房屋,其動機也只是出於保值,而不是增殖,也只能一種純粹儲蓄行為。第二種情況是為了投資而儲蓄,儲蓄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投資,通過儲蓄以積累更多的本錢,以謀取更大的財富。這後一種情形,就是貨幣資本化過程的基本方面。

貨幣資本化的條件

  貨幣資本化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並不是有了貨幣就開始了資本化過程的,也並不是所有的貨幣都可能轉化為資本。貨幣轉化為資本,必須具有以下四個基本條件:

  1、貨幣變成商品。貨幣要變成資本,必須先成為商品,即變成可以用於交易的貨幣商品。而要使貨幣變成商品,必須具備兩個前提:一個是交易雙方能自主交易,一個是貨幣資金的價格或利息基本上能自由升降。如果達不到這兩個前提,則是不能稱之為貨幣商品的。例如,我國利率市場化前的信貸資金,是按計划進行劃撥或清算的,故不屬於貨幣商品。總之,作為貨幣,要變成商品,其利率應基本反映市場上對貨幣的供求,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嚴格意義上的貨幣商品。

  2、貨幣功能“外溢”。貨幣要變成資本,必須是經濟生活中可流通的貨幣量超過實物經濟的需求,而有了貨幣剩餘,即只有當媒介實物商品流通的貨幣充足且出現多餘的情形下,導致貨幣的原始功能的“外溢”,才有轉化為資本的可能。這裡,所謂貨幣功能外溢,是指相對於貨幣作為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功能而言已有多餘,並出現了閑置,進而潛在地要求被賦予新的功能。

  而要使代表社會財富貨幣總量超過現實流通中的實物商品所需要的貨幣總量,必須需要依靠對過去財富的積累才能達到。換言之,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條件之一是社會經濟必須達到一定的儲蓄率。這樣,通過一定時期的儲蓄和積累,必然會使代表社會財富的貨幣總量超過媒介當前實物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因為,過去財富中的一部分的自然形態可能在運動中沉澱、消耗或轉換掉了,而其對應的社會形態──以貨幣形式所代表的財富能量或價值量──卻仍然存在並繼續運行。於是,這一部分“多餘”的貨幣必然尋求新的出路,無疑,資本化就成了其必然歸宿。

  正是由於幾百年來世界經濟的不斷積累,才導致了世界性的貨幣資本化趨勢,而且一些經濟發達國家,以致出現了資本的過剩。

  由此可見,沒有一定的儲蓄率,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條件就不成熟。那些經濟落後國家,由於經濟落後而很少財富的剩餘,故往往儲蓄率過低,為其如此,這些國家的貨幣轉化資本的動力就不足,資本的形成機制未形成,進而陷入資本短缺,經濟更落後的惡性迴圈。

  3、社會已逐步建立起貨幣進入和退出資本過程的機制。貨幣的最基本的職能仍然是代表財富的社會能量,並使其得到轉換和釋放。因而,貨幣作為資本無疑只是這種職能的延伸或“外溢”。這也就是說,貨幣並不一定永遠去充當資本,它在一定條件下願意轉化為資本,但在另一條件下又可能要求轉化為貨幣。例如,一個老年人,在他未退休前,他可能願意將他的部分積蓄轉化為資本,以使這部分貨幣發揮更大的作用,帶來更的財富,而當退休後,由於疾病等原因而需要貨幣使用時,就必然要求從資本領域退出,轉化為貨幣。進一步說,貨幣轉化為資本,等於貨幣持有人暫時轉讓的財富的使用權和消費權,而只保留所有權,但這一使用權遲早是要收回的。這樣,社會若沒有建立起貨幣順利進入和退出資本領域的機制,即貨幣持有人隨時收回貨幣使用權的機制,則可能阻止貨幣向資本的轉化。

  在一定意義上,貨幣進入或退出資本過程的機制,也可稱之為資本的變現能力。若資本的變現能力強,則表明貨幣進入或退出資本的機制比較健全,從而為貨幣資本化創造了條件。實際上,這就間接地要求社會創造出大量的資本工具和替代手段,以維持資本的回歸性、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正是這種要求,推進著金融市場的發育和形成。

  4、有較健全的防止和躲避資本風險的機制。前者說過,貨幣是代表財富能量的一種符號,貨幣收入的取得意味著對財富權利的取得。貨幣的積累也就是財富的積累。貨幣轉化為資本,也即意味著貨幣持有人由消費財富轉化為繼續參與財富創造。因此,貨幣的減少或損失,實質上就是財富的損失,從而也就意味著貨幣持有者過去財富創造的“無效”,白幹了。可以想見,任何人都不希望有這種現象的發生。而正是這種意願的普遍存在,就要求社會提供有效的防止和躲避資本風險的機制。實際上,這也體現為資本的安全性和回歸性要求。

  在缺少這種機制的情況下,儘管貨幣持有人有進入風險領域的動力和願望,但在收益和風險的權衡和比較下,完全有可能因風險太大而放棄進入資本領域的意願。反之,若社會提供和健全了這種機制,則會大大提高貨幣持有人將貨幣轉化為資本的積極性。例如,在股票市場趨於完善的情況下,一些原來不願進入股市的人也可能改變初衷而參與股市投資。再如,在國債不可流通的情況下,人們由於擔心國債貶值的風險而普遍不願進入這一資本市場,而當國債可以流通的情況下,人們完全可以在預期貶值即將之時賣出手中的國債而迴避這一風險。儘管這一風險可能並不一定發生,但人們仍然希望有躲避這一風險的機制存在。

  無疑,這一點也為金融市場的發育和完善提供了潛在的動力機制

貨幣資本化的幾種形式

  貨幣轉化為資本主要經歷瞭如下幾個形式:

  第一階段,生息資本。早期的有些貨幣持有者在自身節餘的情況下,以貨幣資產當作資本,借出去,牟取利息。由於在當時條件下,擁有節餘的貨幣的人一般為少數權貴,他們取得的貨幣甚至多為巧取豪奪所得,卻還將貨幣出借獲利,“不勞而獲”,因此,古今中外對於那些食利者階層,從來都是沒有好評的。

  實際上,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對於大多數剛從溫飽中解放出來的百姓來說,他們將節餘的存款存在銀行取得利息,希望藉此能帶來更多的貨幣,客觀地說,這就是生息資本。

  第二階段,商業資本。在商品經濟得以發展的初期,部分積累和持有較多的貨幣的人,以一定量的貨幣作為本錢,購進商品,再轉賣出去,取得一定的差價收入,就是早期的商業資本。現在,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市場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商業資本早已和產業資本、金融資本融合在一起了,因此,單獨的商業資本形態很少存在。

  第三階段,產業資本。這是世界工業化開始後的產物。隨著工業革命的進行,一些早期通過生息資本或商業資本積累了一定的財富的人,開始將所持有的貨幣投資於工業生產領域,通過對資源的配置和組合,生產出新的產品,再通過市場銷售出去,取得更多的貨幣或利潤,這就是產業資本。自從有了產業資本,貨幣創造貨幣的運動才開始在全球真正展開,貨幣資本化進程才迅速得以發展,從而把世界經濟推向一個嶄新的階段。當然,後來,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演變,產業資本的投資範圍也不再僅僅局限於工業投資,甚至可以說,投資於工業的資本越來越少了,而且,這種趨勢還會持續下去。

  第四階段,金融資本。在這之前,世界上對貨幣的使用最多只是當作一種能帶來更多財富的手段。可是,隨著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貨幣作用範圍的進一步擴大,以及金融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貨幣本身也演變成了一種可供交易的商品,也成為了一種投資對象,即可以通過自身持有的貨幣投資於不同的貨幣、準貨幣或所謂金融衍生品而獲取更多的貨幣利益。這就是金融資本。可以說,這是貨幣資本化的最高級形態。

貨幣資本化過程

  1、貨幣資本化與儲蓄

  前面已述,貨幣資本化的前提之下就是貨幣功能的“外溢”,即社會出現用於媒介商品流通的貨幣即中介物的過剩,也就是社會出現了“閑置”的貨幣,它們以各種形式被儲蓄和積累了下來,於是,貨幣潛在的資本功能被激發起來,形成了一種內在的向資本化轉化的傾向。

  這裡的儲蓄,一般是指來源於居民個人的自願積累。在現實經濟生活中,儲蓄是指凡未被用於目前消費的貨幣或國民生產總值中超過消費量的剩餘。這裡的儲蓄必須是生產剩餘,沒有生產剩餘就沒有儲蓄,沒有儲蓄就沒有資本形成

  但是,儲蓄是貨幣向資本轉化的先決條件,卻不是充分條件。在現實中,儲蓄向資本的轉化有一個過程和機制,並受若幹因素的制約。貨幣資本化過程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儲蓄,把生產和勞務所取得的財富的一部分暫時留存下來,不用於消費;而且,這裡所指的財富必須是用貨幣形式表示的那一部分。例如,在小農經濟條件下,農民的實物儲蓄參與這種轉化的可能性就極小。

  第二階段,將儲蓄轉化為貨幣商品,即將其轉化為可帶來新增利益或可增殖的手段,通俗地說,就是變成致富的本錢。

  第三階段,選擇適當的投資對象和投資渠道,或者直接進入資本領域如投資於工商業,或者通過中介機構使其滿足貨幣需求者即籌資者的需要,發揮其要素的作用。

  只有當這三步都完成後,儲蓄才能真正形成資本,也即貨幣才真正實現了向資本的轉化。

  反之,那種為貯藏財富而儲蓄或為其他目的──政治目的或道德目的──而進行的儲蓄,即不是為投資目的而儲蓄,也不把持有的貨幣變成可供交易的貨幣商品,都不能說真正地形成了資本。否則,每一個社會形態都是一定的儲蓄,那都成了資本形成了。

  儲蓄向資本的轉化包括兩個問題:一是現有儲蓄如何充分地轉化為資本;二是如何保持適當的儲蓄率以形成適當的資本量。前者是指在現有儲蓄水平下,如何以合理的途徑和方式,在減少浪費和多餘環節的情況下,儘可能高效、充足地轉化為資本;後者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如何根據自己的經濟實際,確定適當的儲蓄率,從而實現適當的資本形成率。

  從一個國家或社會來說,貨幣資本化有一個規模和臨界點的問題,即如果社會只是偶然或零星的一些貨幣資本化事件發生,如中國十六世紀就有一個資本主義形式的工廠存在,那並不就意味著貨幣資本化真正開始了,因為,一方面其規模太小,另一方面,它並未形成一種連續行為,並未形成一種導致這種轉化不斷存在的機制。

  進一步說,貨幣資本化過程在不同的經濟水平下情形不同。在經濟水平較低的社會或國家,由於居民生活本來就很低,因此,其儲蓄在多數情況下都是對現有消費的推遲或犧牲,故其資本形成過程往往表現為對現有財富的一種動員,其資本形成率也往往受現有財富總量的約束,並總體顯現出一種資本形成率較低和社會資本嚴重不足狀態。而那些較富裕的國家,由於長期的資本積累和財富積累,其每年所消費的財富總量只占其財富擁有量的一部分,因而,從整個社會來說,儲蓄成為一種自然過程,且其資本形成率本來就較高,其特點呈現出一種資本相對過剩的狀態。

  2、儲蓄的構成

  在現代社會,儲蓄一般來自企業和居民家庭,政府儲蓄只是企業和居民家庭儲蓄的一種轉移和延伸。政府儲蓄可以是自願的,也可以用通貨膨脹、徵稅等非自願的形式進行。至於借債和引進外資,其實質上是對外部第三者儲蓄的轉化和利用,是用國外儲蓄填補本國儲蓄的“缺口”和不足,它有助於本國資本的形成,但不是本國的儲蓄。

  一般而言,居民和企業的自願儲蓄是為了未來的需要,如居民個人儲蓄有可能是為了子女教育、婚喪病老、旅游度假等原因而暫不消費,也可能是為了自身進行謀利性投資的需要,包括自身建房、興辦產業等,而將部分貨幣存放起來。完全出於自願。因此,並不是儲蓄就等於資本形成,這之間有一個轉化問題。有一種觀念認為,“國民儲蓄傾向”與資本形成比率是一致的。其實際並非如此,後者總是小於前者,用於資本形成的儲蓄始終只是國民總儲蓄的一部分。

  在儲蓄中,最古老的儲蓄離不開農業。然而,農業儲蓄,經常以實物形式出現。從不太嚴格的意義上講,從很早的時候起,農民的儲蓄就開始部分地向“資本”轉化,如從當前的糧食中存留相當一部分用於次年的擴大種植。換言之,農民的這種行為就包含著最原始的“資本化”過程。農民種地、建房時,就同時發生儲蓄與投資行為

  農業外也能發生有限的實物儲蓄,尤其是貨物儲存和建築房屋就是這樣。在一國儲蓄中,居民儲蓄始終占絕大比例。至於企業儲蓄主要來自利潤,其動機即可能是為了形成更大的資本,也可能是從企業的長遠生存和急需考慮。政府儲蓄來自於其稅收等收入與其經常性支出之間的差額,若這種差額為負,則政府為負儲蓄,可以通過發行公債等途徑解決,反之,則政府可以向海外投資。象一些中東石油大國,收入遠大於其消費,儲蓄過剩,於是他們就面臨如何將國內儲蓄轉化為國際資本併進行海外投資的問題。

  3、制約儲蓄向資本轉化的因素

  動員儲蓄只是第一步,但關鍵還在於如何轉化為資本和投資,並帶來更多的財富和利益,否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動力就會受到打擊。

  一般說,儲蓄和投資通常是由不同的人,通過金融市場聯繫在一起的行為。影響儲蓄向資本的轉化因素很多:

  1)、國民收入水平。收入大於生存性消費需要才有儲蓄,反之,則出現負債。一般來說,國民收入越高,居民或企業用於儲蓄的可能性就越大。不過,值得說明的是,儲蓄率資本形成率經濟增長率之間並無必然聯繫。例如,瑞士的儲蓄超過收入的20%,但人均收入增長卻慢於美國等國家;南北韓的儲蓄僅為日本的1/3,但經濟增長卻比日本快。這之間仍然取決一種轉化機制的功效。

  2)、收入的分配。美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有一種理論,認為,低收入消費傾向高,高收入消費傾向低,因此,低收入的人儲蓄少,高收入的儲蓄多。按照這個理論,收入如何分配影響儲蓄率的高低,收入集中能增進儲蓄。因此有人認為,經濟發展初期,不必過分強調收入分配平均,讓少數人先富起來,反而有利於儲蓄和資本的形成。過分強調公平分配會阻礙經濟發展。從我國的實際看,收入高低與儲蓄率高低只存在可能性聯繫,不具備必然聯繫,我國的一些個體戶、暴發戶等收入高,消費更高,消費超過其收入的情形比比皆是。所以,對於收入與儲蓄的關係也要具體分析。

  3)、風俗習慣。儲蓄多少受各地風險習慣的影響。如東方人比較節儉,儲蓄率普遍較高。但是,象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普遍習慣於以黃金手飾或珠寶的形式保存其儲蓄,而不願以貨幣形式進行儲蓄,這就為資本的形成造成了困難。

  4)、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比較發達和普及,金融資產的買進賣出比較方便,則儲蓄就會較多,反之,則儲蓄減少。當然,這既取決於金融機構的種類的多少,又取決於金融機構的業務範圍。

  5)、政治經濟環境。在一個國家和地區,如果對資本的謀利性進行限制,或者對貨幣向資本的轉化過程進行嚴格管制,如投資渠道少,資本進退難,資本收益率低,等,都可能阻止儲蓄向資本的轉化。

  總體而言,一個國家的居民儲蓄水平與收入及經濟發展水平有關。當收入不足以糊口時,儘管大力提倡儲蓄也無濟於事。同時,光在儲蓄上下功夫也不夠,社會必須在轉化上下功夫。

  實際上,不少國家,存在著一種通過通貨膨脹、高額稅收和低工資等形式進行強制儲蓄的問題,即政府通過行政力量迫使社會大眾節省消費,實現儲蓄。其實,這種儲蓄並不長遠,也並真正具備向資本轉化的動力。在正常情況下,這不僅不利於經濟發展,而且還遏止了儲蓄向資本轉化的正常機制的自然形成,從而妨礙了經濟發展。

  4、貨幣資本化與投資

  在通常情況下,貨幣資本化過程必須通過投資才能實現。因為,投資,即將資本投放出去,才意味著貨幣真正變成了資本,也才意味著貨幣資本化過程的完成。

  投資一詞有著非常廣泛的社會含義,就其經濟意義而言,它是與市場經濟聯繫在一起的,以獲取未來收益或價值增殖為目的,針對某項經營活動而購買有形或無形資產的經濟行為。在投資過程中,貨幣或實物轉化為帶來價值增殖的資本。

  投資可分為直接投資間接投資兩種重要的形式。

  直接投資是指把資本投向產業部門,直接增加社會資本時(廠房、機器、建築物、設備等)的投資行為。和直接投資相聯繫的供應和融通方法叫直接供應法和直接融資法。

  直接投資是一種比較機動、靈活的投資方法,由於沒有中介環節的干預,其收益比較高,容易直接滿足投資的需要。在經濟發達、金融體系健全、規模經濟和規模金融已經形成、市場游資充裕的國家,直接投融資發展普遍。

  間接投資,它是指資本不直接投向企業,而是通過金融中介機構,購買金融工具,間接增加社會資本量的一種投資行為。與此相聯繫的供應和融通資本的方法叫間接供應法和間接融資法。

  間接投資融資可利用金融中介機構信息靈通,廣設網點,全面服務,資本雄厚,信譽高等優勢融資,支持大的重點投資項目。同時,這種方法可以分散投資風險,穩定收益,保證安全和流動;但這種方法主要靠金融中介機構管理和利率調節來籌資,靈活性較差,金融中介機構自身還要獲利,對投資者來說收益相對減少。於社會來說,則增加了社會成本信用風險,而且資本運用效率差些。

  一般說來,經濟不發達以及金融市場發育遲滯的國家,由於市場資金不充裕以及自由競爭、結構合理、規模相當的金融體系尚未形成,資本短缺而需要資本在各重要的產業配置,於是重視發揮間接投資的導向作用。

  但如果從資本的本性以及貨幣向資本轉化的機制來看,只有當直接投資充分發達的時候,才意味著貨幣資本化的條件比較成熟。這也就是為什麼資本要充分證券化的原因。而且,從世界金融發展趨勢看,直接投資和直接融資所占的比重的上升幅度大大超過間接投融資的上升幅度,其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傳統的銀行功能的不斷削弱。可見,經濟自身的規律不可抗拒。

  此外,貨幣資本化過程還與投資水平相關。投資的水平就是投資者資本營運能力的高低。投資水平高,也即資本營運能力強,就意味著總是能使原有的資本安全回歸且能獲得一定的收益,而這不僅擴大了原有資本,而且更能刺激起貨幣持有者將貨幣轉化為資本的積極性和動力。反之,若投資水平低,即貨幣資本投出去後總是不能安全及時地回來且常常虧損,則不僅使資本量越來越少,而且也打擊了貨幣持有人將貨幣轉化為資本的積極性。因此,一個社會,如果從健全資本形成機制的角度出發,必須提高全社會的整體投資水平和資本收益率。否則,貨幣資本化過程就始終不會很充分,進而社會就難以對過去財富進行充分動員和利用。

推進貨幣資本化進程

  與資產貨幣化進程一樣,西方發達國家大多從一開始就直接走上了貨幣資本化道路,其貨幣資本化進程是伴隨經濟市場化進程而自然展開的。

  但是,在許多發展中國家,由於經濟、文化、政治等原因,貨幣資本化進程卻相當緩慢,甚至出現許多波折,進而延誤了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整個經濟的進步。這一點是通過長期漫長的實踐經驗教訓得出來的。

  我國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經濟體制改革前,貨幣基本是作為一個記帳符號和單位發生其作用,企業和銀行的貨幣資金來源都是靠計劃手段行政措施甚至政治號召取得,其用途也是與產品經濟相適應,被作為計劃經濟的手段而發生作用。這一時期,貨幣甚至作為一般等價物的功能都發揮得很少,其功能基本處於被壓抑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貨幣資金沒有買賣,沒有價格,也沒有所謂收益與效益,因而,貨幣也就不可能是商品,從而,也就談不上貨幣商品化、貨幣資本化問題。

  從儲蓄這一角度講,在改革前,我國通過低工資、高積累以及政治動員等方式進行強制儲蓄,但由於這種儲蓄主要是一種政府強制行為,居民個人一般是被動的,因此,他們基本沒有參與到整個社會貨幣的轉化過程中去,因此,實際上,這種儲蓄與本書所講的貨幣資本化過程沒有多大聯繫。因此,也就談不上儲蓄向資本的轉化問題。

  實際上,這種情況在南美、非洲、亞洲等許多發展中國家都存在。因此,為了發展經濟,對此種現狀進行改革無疑成了一種必然。在這種改革中,如何推進貨幣資本化進程自然就成為十分關鍵的問題。

  總的來說,要推進貨幣資本化進程,就必須創造和滿足貨幣資本化的那四個條件,進而,使貨幣資本充分體現出資本的各個特性。具體來說:

  第一,要培育和開放金融市場,為貨幣變成可供交易的商品開闢道路。如果有金融市場的出現,金融工具的增加,參加儲蓄的方法增多,人們手中有了貨幣既可到銀行存款,又可到金融市場購買股票債券,就會能有力促進提高儲蓄率。同商品的花色品種增加能吸引人們多購買商品一樣,信用工具和儲蓄方法增加,能適應儲蓄者的各種需要,也能促進人們適當減少當前消費,特別減少那些超過當前經濟發展水平的超前消費,增加儲蓄,把更多的貨幣轉入資本過程。

  第二,應改善投資環境,進一步開放投資領域,增加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出路。在這一方面,最根本的是在於由人民自已選擇投資渠道,即發展直接融資。只有這樣,才能發揮資本的本性,從而增強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動力。否則,資本形成不足,及資本短缺問題就很難解決。實際上,這就是為什麼我國儲蓄不少但資本卻嚴重短缺的原因。

  第三,在培育和開放金融市場的過程中,必須以發展證券市場為主體,而且不斷開發和創新新的金融商品,並增強這些商品的流動性。因為,在發展證券市場的過程中,就會培育和建立起貨幣進入和退出資本市場的一整套機制以及躲避和防止風險的有關機制。也只有當這些機制逐步建立起來的時候,貨幣資本化的過程才能連續不斷地順利進行下去,從而使貨幣資本供給穩定,整個社會經濟才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健康發展。

第四,要普及和開發全民“資本意識”和投資意識

  我國傳統的“生產經營”觀念忽視企業的最終目的是獲得生產的增加值。之所以我國投資收益比逐年下降,就在於沒把資產的保值增殖作為企業經營根本。資本經營要求把進入生產過程的每一種資源、要素都看成要求增殖的價值;使投入企業的每個資本要素“到位”,每個環節發揮最大功能,發揮系統整體效應。資本價值的增殖源於企業資本結構的優化及運轉,它要求把所有能帶來增殖的資源轉化為資本,通過優化配置,有效經營,爭取資本最大限度地增殖。為此,實現“資本”觀念的轉變,普及和開發全民的“資本意識”和投資意識,將有利於推進全民的貨幣資本化進程。

本條目相關鏈接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山林,Zfj3000,Angle Roh,Cabbage,Dan,Yixi,鲈鱼,泡芙小姐,东风,KAER,Mis铭,Li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貨幣資本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