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附註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財務報表附註(Financial Statement Notes)
目錄 |
財務報表附註是為了便於財務報表使用者理解財務報表的內容而對財務報表的編製基礎、編製依據、編製原則和方法及主要項目等所作的解釋。它是對財務報表的補充說明,是財務會計報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環境的複雜化以及人們對相關信息要求的提高,附註在整個報告體系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但在我國,對報表附註的重視性卻不令人滿意,其編製和使用狀況也存在著局限性。
1.附屬性。財務報表與附註之間存在一個主次關係:財務報表是根。附註處於從屬地位。沒有財務報表的存在,附註就失去了依靠,其功能也就無處發揮;而沒有附註恰當的延伸、說明。財務報表的功能就難以有效地實現。兩者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完善的有機整體。
2.解釋性。財務報表項目是被高度濃縮的會計信息,且由於經濟業務的複雜性和企業在編製財務報表時可能選擇了不同的會計政策,企業需要通過財務報表附註對財務報表的編製基礎、編製依據、編製原則和方法及主要事項等進行解釋,以此增進會計信息的可理解性,同時使不同企業的會計倩息的差異更具可比性.便於進行對比分析。
3.補充性。財務報表附註拓展了企業會計倩息的內容。打破了三張主要報表內容必須符合會計要素的定義,又必須同時滿足相關性和可籜性的限制,突破了揭示項目必須用貨幣加以計量的局限性。通過報表附註的文字說明.輔以某些統計資料或定性信息,可彌補財務信息的不足,從而能全面反映企業面臨的機會與風險,將企業價值充分體現出來,保證了信息的完整性。從而有助於信息使用者作出最佳的決策。
4.建設性。財務報表附註除瞭解釋和補充說明財務報表內容外,還要對其加以分析、評價,並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改進工作的建議、措施。如通過市場占有率、投入產出等信息,管理當局可以瞭解本企業在同行中的地位。發現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從而採取措施改進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擴大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此外,在附註中通過自願披露企業在安排就業、員工培訓、社區服務、環境治理等方面信息。有助於樹立企業良好形象.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財務報表附註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會計信息既要相關又要可靠,相關性和可靠性是會計信息的兩個基本質量特征。由於財務會計本身的局限,相關性和可靠性的選擇猶如魚與熊掌的選擇,很多時候都是不可兼得的。但是,財務報表附註披露可以在不降低會計信息可靠性的前提下提高信息的相關性,如或有事項的處理。或有事項由於發生的不確定性而不能直接在主表中進行確認,但等到完全可靠或基本能夠預期的時候,又可能因為及時性的喪失而損傷了信息的相關性。為此,可以通過在財務報表附註中進行披露,揭示或有事項的類型和影響,以此來提高信息的相關性。
2.增強不同行業和行業內部不同企業之間信息的可比性。會計信息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促成的,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不同行業的不同特點,以及各個企業前後各期情況的變化,都會降低不同企業之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以及企業前後各期會計信息的一貫性。財務報表附註可以通過披露企業的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變更等情況,向投資者傳遞相關信息,使投資者能夠“看透”會計方法的實質,而不被會 計方法所誤導。
3.與財務報表主表的不可分割性。財務報表主表與財務報表附註的關係可概括為:主表是根,附註是補充。沒有主表的存在,附註就失去了依靠;而沒有附註恰當的補充,財務報表主表的功能就難以有效地實現。
1.使用者更全面瞭解企業狀況的要求
會計信息應全面充分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不得有意忽略或隱瞞重要的財務數據,以免使用者發生誤解,這 就是所謂的充分披露原則。作為會計信息的使用者,由於外部與企業的信息不對稱,想要對企業有所瞭解,就必須依賴於其所提供的各項 資料。因此就對披露的充分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從橫向來看,只要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全貌的信息,不論有利或不利的都應該予以披露;從縱向來看,不應只停留在披露對象的錶面,而要進行深層次的揭示。由於成本等多種因素的限制,這些要求財務報表可能無法實現,而對於附註信息的披露就顯得尤為重要。
2.基於緩解財務報表信息披露壓力的考慮
信息需求方總是希望企業提供儘可能多的信息,以便他們據以作出各項正確決策,這無形當中增加了財務報表披露信息的壓力。但信 息的披露應當是有一定限度的,過多的披露可能會適得其反。這主要基於兩點考慮:第一,成本效益原則的考慮。只有披露的效益大於成本,企業才有披露信息的動力,過多的披露信息一方面勢必增加企業的披露成本,另一方面會有損企業的商業秘密,在競爭中處於劣勢,不利於企業的經營運作;第二,重要性原則的考慮。重要性是指當一項會計信息不加以說明,即可能使財務報表使用者發生誤解,從而足以影響或改變其決策。因此從披露目的出發,只有重要性的信息對於需求者來說才是有用的。信息需求者依賴重要性的信息瞭解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等情況,從而為其所用作出合理判斷。而過多地披露信息不僅不會起到決策有用的目的,反而會影響使用者的理解、判斷和掌握,使其無所適從,甚至產生誤導作用,造成使用者的利益受損。報表附註將那些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和重要性原則的信息收納其中,緩解了財務報表信息披露的壓力,解決了企業和使用者對於信息提供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和衝突。
3.增強財務報告體系的靈活性
財務報表由於其固有的格式、項目和填列方法,使得表內信息並不能完整地反映一個企業的綜合素質。而報表附註相對來說比較靈活,可以彌補表內信息的局限性,使表內信息更容易理解,更加相關。具體說來, 由於財務會計在確認計量上有嚴格的標準,使得一些與決策相關的信息不能進入財務報表,忽視它們的存在,勢必影響到使用者作出正確的決策。而對報表附註目前尚無統一的規範,其可以藉助於多種計量手段、計量屬性及不同的格式,將那些無法進入表內的信息加以適當地披露,這有利於完整反映企業生產經營的全貌,提高了財務報告體系的總體水平和層次。
4.保持原有報告模式的需要
經濟環境的日新月異,使得會計標準的制定往往落後於會計實務的發展,原有的財務報表模式也不免過時。為滿足人們對決策有用信 息的需求,就需要不斷對財務報表的內容和體系進行相應的變革。這可以依靠新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出台予以重新規範和指導,但這一 過程往往費時費力,而且不利於保證財務信息的一貫性和可靠性。因此,藉助財務報表附註和其他報告形式,增加表外信息披露,可以在 保持原有報告模式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完善和改進,已成為人們普遍願意接受的一種改革方式。
1.從內容方面看
我國發佈的企業會計制度就財務報表附註應披露的內容作出了明確的規範,具體包括“不符合會計核算前提的說明”、“重要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說明”等十三項內容。大多數企業也是以此為依據進行編製的。但面對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社會環境的巨大變化,這些已不再滿足人們對於信息的需求,因此應對報表附註的內容有所擴充。
(1)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人才、知識和技術在社會生產和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企業最具價值和最重要的資源已不再是物質資本,而是人力資源,應考慮從定性或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角度對此進行披露;(2)隨著信息使用者對企業風險信息、不確定信息以及前瞻性信息需求的進一步擴大,應適當增加對財務預測的有關分析;(3)隨著企業社會性的增強,為規範企業履行其社會責任,需要企業編製反映就業水平、報酬及福利、工作組織、保險與安全措施、環境及能源保護等方面的信息。此外,還有物價變動、市場分佈、管理當局的討論與分析等等,應充分考慮使用者的需求、經濟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調整和補充。
2.從形式方面看
財務報表附註的編製應運用靈活多樣的形式。首先,在計量手段上,採用貨幣與非貨幣相結合的方式。報表附註的發展趨勢是將非財 務信息以及不能在財務報表內列示的信息納入其中,而這些信息如人力資源、社會責任等,在實際中往往難以貨幣化,應藉助於其他一些非貨幣手段進行充分說明;其次,在計量屬性上,允許多種形式並存。財務報表沿用的是以交易價格為基礎的歷史成本計量屬性,隨著市場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已逐漸暴露出局限性,而公允價值以其所具備的客觀性將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同, 因此針對不同的項目,可以考慮在附註中以公允價值予以補充披露;另外,在編製格式上,可以藉助旁註、腳註和附表等各種形式。
(1)旁註。指在財務報表的有關項目旁直接用括弧加註說明,是最簡單的報表註釋方法。這種附註方式將補充信息直接納入報表主體,不易為使用者所忽略,但這類附註不易過長。(2)腳註。這種披露方式主要是對錶內項目所採用的會計政策、方法等以及表內無法反映的重要事項所做的補充說明。其主要採用定性揭示並以文字表達為主,必要時也可採用表格的形式。(3)附表。指為了保持財務報表的簡明易懂而另行編製一些反映其構成項目及年度內增減來源與金額的表格,其實際上是財務報表某些重要項目的明細表,如資產減值準備明細表、利潤分配表和分部報表等。(4)其他。對於有關社會責任、人力資源及財務預測等方面的信息,可以參照國際慣例採用企業適用的報告格式進行反映。這些報告不受會計準則的限制,也不需要接受審計,在披露上較為靈活。
財務報表附註確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