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4个条目

自由銀行學派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自由銀行學派

  自由銀行學派是英國貨幣論戰中的一大派別。與通貨學派和銀行學派相對立的英國資產階級貨幣金融學派和理論。自由銀行學派的代表人物有勞埃德、斯克羅普、帕內爾等。

自由銀行學派的內容

  自由銀行學派的核心內容有:

  (一)自由銀行學派擁護的原理是在通貨發行可兌換硬幣條件下的自由貿易。這個學派成員贊成類似於蘇格蘭銀行制度的制度。在那裡,銀行在所有業務上 (包括紙幣發行) 都進行競爭,沒有中央銀行對紙幣發行的壟斷

  (二)自由銀行學派認為,在這樣的制度中,銀行沒有無限地發行紙幣,而實際上是提供一個穩定的貨幣數量。雖然印刷和發行成本是最低的。但是,保證流通中的紙幣要求發行紙幣要有節制。競爭銀行的利潤最大化方針,必須通過維持即時兌換來維護公眾對它們紙幣發行的信任,這就需要限制它們的發行數量。

  (三)勞埃德對通貨的自由貿易論點的回答是,與一般貿易不同,被尋求的東西不是最便宜的價格下的最大數量,而是受控制的通貨數量。自由銀行學派否認自由銀行將貶低通貨的作用,而認為銀行與紙幣發行的分離是不實際的。

自由銀行學派的發展

  19世紀20年代,在國家銀行業問題和紙幣發行與倫敦的英格蘭銀行直接競爭問題上,自由銀行學派支持合股銀行。

  1833年的法案放鬆了合股銀行進入65英里範圍內的條件,但否定了它們發行的權力,使英格蘭銀行紙幣成為國家銀行紙幣兌換的法定貨幣,實際上保證了英格蘭銀行的壟斷。

  1844年《銀行特許法案》宣佈了自由銀行學派努力的最終厄運。

自由銀行學派的評論

  回顧貨幣史,中央銀行壟斷貨幣發行權,主要是銀行券分散髮行存在一些矛盾,而自由銀行業的倡導者並沒能解決這些矛盾。

  (一)首先,貨幣產品不同於普通商品,發行者要承擔贖回的責任,銀行業也不同於一般的產業。銀行業的資產業務是以負債業務為依托的,所以它是一個高負債的產業,金融業也被稱之為“信心”產業。因此,一旦某一家銀行無法實現其及時足額贖回其發行銀行券的承諾,就很可能動搖公眾對銀行業的信心,導致擠提行為(要求發行銀行贖回銀行券)。一旦公眾對銀行券的信心喪失,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公眾還會要求兌現銀行券,那麼這種制度設計就會失去作用。故貨幣多頭發行存在著某一家銀行破產會產生整個金融體系遭受連鎖打擊的隱患。

  其次,眾多銀行各自獨立發行的銀行券由於其發行實力、資信狀況、經營狀況分支機構設立狀況的不同,其被接受的程度和範圍也不同。一些中小銀行發行的銀行券只能在當地和較近地區流通,這與社會化大生產很不適應,而且多種貨幣同時流通與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本質也相矛盾。雖然自由銀行學派學者們提出通過建立清算所可以解決多種銀行券的兌換問題,而且金融電子化的發展也的確降低了兌換的成本,但是成本再小畢竟也是增加了額外的交易成本。因此,在技術標準同樣成熟並同樣有效率的情況下,私人發行電子貨幣的交易成本要高於中央銀行壟斷發行電子貨幣的交易成本。由此可以看出,既然自由銀行制度無法解決這兩大問題,那麼當私人貨幣發行規模很大,產生的問題也很嚴重時,中央銀行壟斷電子貨幣的發行就成為必然。

  (二)自由銀行業理論的假設前提——完全對稱的信息和理性經濟人是難以滿足的。只有滿足了信息充分和理性經濟人的假設,自由銀行制度才是穩定的銀行制度。因為,只有銀行券的持有人為保護自身利益選擇信譽好的銀行券,發行銀行為追求利潤自動約束其銀行券的發行量並加強自我規制,才能形成一個高效率的金融體系。然而,現實社會中信息充分的假定是很難實現的。在美國內戰前的自由銀行時期,“野貓銀行”的存在就是一個證明。

  同時,自由銀行制度也要求公眾有自我約束能力,能合理地安排其一生的收支。可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英國因為金融機構過分積極地行銷貸款合同而使太多人過深地陷入了債務之中。可以設想,如果中央銀行對金融市場不加任何管制,任何機構都可以自由發行銀行券,那麼可能造成信用鏈條破裂和金融秩序混亂。

  (三)自由銀行制度並不具有內在效率和穩定性。由於一系列的承諾與反承諾,信用結構具有內在不穩定性,銀行信用也同樣具有不穩定性。而且在信用與實際積累之間不存在自然的和諧,是商業信用在購買與銷售中存在著的一個客觀基礎。同時,銀行信用的擴張往往以商業信用的擴張為基礎,因此不存在實際積累對銀行信用的精確控制,銀行券也就不可能得到實際購買力的完全支持。

  (四)自由銀行體系具有內在的通貨膨脹的傾向。經濟學家認為,競爭通常有利於促進有效率的市場結構的形成,但這一論斷並不適用於貨幣。通常,完全競爭會使產品的價格等於邊際成本,從而達到帕累托最優。但足,生產貨幣的成本是很低的,如果貨幣發行也實行完全競爭的話,那將導致貨幣價值的下降,而貨幣的價值是物價指數的倒數,所以貨幣的自由發行將引發通貨膨脹。特別是沒有政府對存款及銀行券進行擔保的自由銀行制度,更易導致銀行券的過度發行,銀行券的過度發行及其相應的贖回的拖延將使銀行破產,進而導致周期性的金融危機。

  (五)自然演進的或自然的貨幣秩序未必就是自由銀行制度。人們之所以願意持有貨幣是因為貨幣是人們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這一契約是建立在私人或公眾對未來貨幣價值的信賴基礎上的。公眾越是對貨幣的價值深信不疑,信賴貨幣的公眾越多,貨幣被接受的範圍就越大,貨幣的經濟貢獻也就越大。

  雖然人們在追求私人利益過程中的市場協調可能會實現整個社會福利最大化,但是由私人部門發行貨幣這種公共產品,它的社會經濟成本可能會更大。因為要保證貨幣價值的穩定,就要求發行貨幣的私人部門在追求其自身利益時能使社會福利達到最大化,即要有能達到激勵相容的激勵機制。可是,私人部門對貨幣發行帶來的鑄幣稅收入的尋租行為、壟斷時限、能授予壟斷權的政府執政時限等問題,導致由中央銀行與私人部門分享貨幣發行的壟斷權和分享鑄幣稅更為合理。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 逄錦彩, 王倩. 自由銀行業思想述評. 當代經濟研究. 2008(7)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苏青荇.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自由銀行學派"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