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學派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銀行學派(Banking School)
目錄 |
什麼是銀行學派[1]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相當大比例的貨幣是由私人部門內部供應的。這個現象是提供金融信貸的結果。例如,當商業銀行把錢借給生產廠商和消費者時,它會為借款人開立一個支票賬戶。在任一時點上,這種賬戶的全體占了貨幣供應中相當大的部分。銀行“原理”就是這樣的觀念和基本原理,即銀行界的成員自己擁有供應正確數量貨幣的全部必要信息及動機。對這一原理的支持者稱為銀行學派。
銀行學派的相關內容[2]
銀行學派和通貨學派的衝突起源於商業銀行的興起,而後者又伴隨著商業和工業資產階級的發展,因為它們在18世紀和19世紀早期倡導自由貿易。當自由貿易取代了重商主義的政府貿易管制之後,貨幣交易取代了實物交易。起初,金塊是國內和國外貿易的主要支付手段,但黃金很快被更方便的紙幣取代,比例準備金銀行業務不可避免地產生了。銀行機構發現只持有相當於所發行紙幣總量1/2或1/3的一小部分黃金,而把多餘的紙券用於有息貸款是有利可圖的。同時,企業和政府同樣認為發行紙幣只需要少量或不需要黃金準備。這一原則同時受到了私人和政府或者說“中央”銀行的支持。在公眾的眼裡,不可兌換的紙幣似乎和商品價格的廣泛波動密切相關,因為他們認為紙幣是過量發行的。出於同一原因,公眾同時把紙幣和高利率聯繫在一起。
1979年,英格蘭銀行在拿破侖戰爭結束後暫停以黃金承兌它自己和其他銀行的紙券,重金主義者就這一事件展開了廣泛的爭論。(這一暫停持續了20年,黃金支付在1817年恢復。)在國際市場上,英鎊價格下跌,人們普遍認為商品價格暴漲。重金主義者聲稱這些事件是由停止黃金承兌後紙幣英鎊過量發行引起的。而反對重金主義者則發表了一些相反的觀點,其中堅持時間最長的主張是:除非為合法的商業融資,所有的銀行都不得以任何目的發行紙券。正如重金主義者的觀點是通貨原理的精確表述一樣, 反對中金主義者的主張也正是銀行原理的精確表述。這並不是銀行學派和通貨學派的第一次爭論,而是他們之間最著名的一次交鋒。以後的歷史表明兩者之間的爭論從來沒有真正平息過。下麵列舉了一些重要的例子。
英國1844年通過了銀行法案,名義上通貨學派贏得了這次爭論,至少從英格蘭銀行受到影響這一點上是這樣。這一法案把銀行分為兩個部門,一個負責金融業務,另一個負責貨幣發行。通貨學派的支持者認為這將切斷金融活動和貨幣供應之間的聯繫。這個想法是建立在一種錯誤的觀念上的,即貨幣僅僅是由紙幣組成的,不包括銀行信用。這一輪實際上是銀行學派贏了。
另外,美國銀行立法的歷史,不管是州的還是聯邦的,都不乏銀行學派與通貨學派爭論的事例。在主要的聯邦銀行法案的重要章節中幾乎都可以找到例證。國會分別於1791年和1816年創建美國第一銀行和第二銀行,還有其他一些舉措,都是企圖通過規定一種集中的票據結算機制來控制州銀行券的發行。這些銀行是通貨學派思想在東北部利益的代表。1811年和1836年對每一個銀行重新發放許可的失敗源於位於西部前沿的銀行學派的壓力。同樣,自1913年《聯邦儲備體系法案》(Federal Reserve Act)和1933年、1935年的銀行法案里找到它們的痕跡。在將來,銀行和通貨原理的解釋作用將會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