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資本計量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知識資本計量理論(Knowledge Capital Measurement Theory)
目錄 |
知識資本計量理論的起源,各學者的觀點並不一致,較為公認的觀點是知識資本計量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80年代初,最具影響力的代表人物是知識資本計量“瑞典運動”之父Sveiby教授。Sveiby教授開創性地論證了知識資本的客觀存在性及計量的必要性,並試驗了無形資產1方面的會計實踐。Sveiby當時倡導計量企業知識資本的目的僅限於補充報告無法經由財務報告體系披露的那部分企業價值,這與目前的計量目的相比,已經有了較大的區別。
知識資本計量理論的發展[1]
知識資本計量理論研究的演進過程大致可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 (一)知識資本計量理論萌芽階段(20世紀80年代早期)
20世紀80年代早期,知識資本開始受到關註除了瑞典的Sveiby教授,日本學者Hiroyuki Itami也是在該領域極具影響力的人物。Hiroyuki Itami在對知識資本與企業價值的關係作了開創性研究的基礎上,撰寫了《調動無形資產》一書。今天,該書被認為是知識資本計量理論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為日後知識資本計量理論研究及實踐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 (二)知識資本計量理論發展階段(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
該階段是知識資本計量理論研究和實踐快速發展的階段,明顯的特征是其實踐指導性。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許多公司,尤其是高科技公司,其賬麵價值和市場價值之間的差距明顯拉大,財務報告披露的信息不能充分反映企業的完全信息。為此,世界各國的知識資本學者及實踐者從各個不同的視角對其進行成因分析及計量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代表人物有Karl-ErikSveiby,Kaplan和Norton,Edvinsson和Malone,Brian Hall,Gordon Petrash,Baruch Lev等。該階段的研究成果被廣泛應用於實踐,並延用至今。
- 1.Sveiby的“無形資產監測器”理論
Sveiby在其著作《知識組織》中深入研究了當時不斷涌現的知識公司(沒有傳統的產品,只“擁有”員工的知識和創造力的公司)的主要特征及其與傳統公司的區別,闡明瞭公開披露無形資產的目的、作用與報告模式雛形。其後,Sveiby在其著作《無形資產負債表》(TheInvisible Balance Sheet)中公佈了Konrad工作小組的研究成果……“無形資產負債表”的報告模式。Sveiby等人認為,企業的市場價值大於其賬麵價值的主要原因在於無形資產,企業的無形資產包括三大類:雇員能力(employee capabi-lity)、內部結構(interstructure)和外部結構(extrastructure)。雇員能力是指員工在各種情況下處理事務的能力,包括各種技能、受教育程度、經驗、價值觀以及社交技巧等。內部結構由大量的專利、觀念、模型、管理系統、非正式組織、內部網路、組織文化等組成,所有這些或是由雇員直接創造的,或是從別處獲得,通常為組織所“擁有”,並固化於組織。外部結構由客戶、供應者、品牌名稱、商標、名譽或“形象”等組成,這些資產的價值表現為企業的外部融和能力。
同年,瑞典WM-數據公司在其年度財務報告中首次運用“無形資產負債表”補充報告了該公司的知識資本。1993年,瑞典服務行業委員會把這種報告模式推薦為本行業知識資本年度補充報告的標準,這是知識資本計量領域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標準。1995年,40多家瑞典公司依據該原理計量並報告其知識資本。1997年,Sveiby發表了《新的組織財富》,在“無形資產負債表”的基礎上修正並提出了新的知識資本計量及報告模式“無形資產監測器”(Intangible Assets Monitor)。“無形資產監測器”是“無形資產負債表”的發展模式,Sveiby將時間維度引入其中,以“增長和創新”、“效率”、“穩定性”等動態的指標來反映企業的外部結構、內部結構、雇員能力等內容。Celemi公司(瑞典一家從事軟體設計和提供咨詢服務的知識型企業)及其他公司紛紛以“無形資產監測器”模型為框架,管理、評估和報告其知識資本。
Kaplan和Norton創建的平衡計分卡(BalancedScore-cards)於1996年被用於計量企業的知識資本。Kaplan和Norton認為企業已從工業時代的競爭轉變為知識經濟時代的競爭。知識經濟的出現,淘汰了許多工業時代競爭的基本假設,企業已不能僅僅通過把快速發展的新技術轉化為實物資產來獲得可持續競爭能力,企業可持續競爭能力的獲取將源於其關鍵成功因素,主要包括財務因素(盈利性、流動性、市場銷售價格等)、顧客因素(顧客滿意度、中間商和分銷商、營銷方式與送貨時間等)、企業內部流程因素(產品質量、生產率、靈活性、設備準備、安全性等)、學習與創新因素(創新過程、新產品開發時間、技能發展、雇員士氣、競爭力等)四個方面,其中,顧客、企業內部過程、學習及創新構成了企業的知識資本,並與企業的財務資本一起,共同創造企業的價值。
- 3.Edvinsson和Malone的“斯堪迪亞導航儀”理論
1995年5月,世界著名的金融服務機構、瑞典Skandia公司的知識資本經理Leif Edvinsson借鑒“無形資產負債表”和“平衡計分卡”思想,結合本公司的實踐,創建了“斯堪迪亞導航儀”(The Skandia Navigator),並於當年作為年度財務報告的補充報告,對外披露了該公司的知識資本狀況,其直接結果是導致了該公司的股票在資本市場迅速上漲。“導航儀”的命名錶明該模型構建者的意圖,即希望該模型可以像航行時的導航儀一樣幫助航行者(企業)隨時掌握目前所處的位置(企業在市場中的位置),並確定未來航行的方向(企業的發展方向)。該模型包括《個要素:財務、客戶、過程、更新與發展和人力資本,它們分別代表了企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其中,企業的財務資本反映了企業過去經營的情況,人力資本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企業其它四方面的目標都要通過人力資本得以實現;企業的過程和顧客體現了企業現在的實力;企業更新和發展資本則預示著其未來的發展潛力。
- 4.Baruch Lev的價值鏈計分卡理論
紐約大學Stem管理學院教授Baruch Lev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就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Haas商學院的David Teece合作,開始研究計量企業的無形資產。Lev認為,研發能力是影響企業未來盈利能力與企業價值的主要依據,公司專利的數量與品質反映了企業研發能力,BaruchLev將公司專利的價值同資本市場上可以觀察到的財務價值相聯繫,提出了“價值鏈計分卡”(The Value Chain Scoreboard)。“價值鏈計分卡”是一個約由3”個指標構成的非財務指標的矩陣,該指標體系被分為:發明“學習(內部創新、獲得能力、網路聯盟)、工具(知識產權、技術可能性、英特網)、商業化(消費者、績效、增值前景)三大類,用於評價和報告企業的創新過程。
- (三)知識資本計量理論完善階段(20世紀90年代末至今)
本階段的主要特征是知識資本計量研究的工作平臺建立在國際間合作的基礎之上。自20世紀90年代末起,知識資本已成為各國知識資本學者與實踐者們研究的聚集點,各種學術會議、演講報告、研究論文和其他相關出版物備受矚目。OECD在阿姆斯特丹舉行了以知識資本計量為主題的國際研討會,旨在著手制定知識資本計量和報告的國際指導方針和實踐標準。然而,由於知識資本學者及實踐者的學術背景與研究切入點不同,研究方法與技術路徑各異,及至今日,較為完善的知識資本計量理論及方法體系尚未形成。
- ↑ 戚嘯艷,胡明,程俊瑜等.西方知識資本計量理論評述[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7(6):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