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杭州灣大灣區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環杭州灣大灣區包括上海、杭州、嘉興、湖州、紹興、寧波、舟山7個城市。
環杭州灣大灣區的位置優勢[1]
杭州灣地處長三角洲南翼黃金區域、錢塘江入口,是國內唯一河口型海灣,其北岸為長江三角洲南緣,南岸為寧紹平原。
早在2003年,浙江建設環杭州灣產業帶時,已將沿海沿灣的杭州、寧波、嘉興、紹興、溫州、台州六市納入環杭州灣區域。目前,這六市經濟總量占浙江全省的79.8%,其中灣區核心區生產總值占浙江省的57.7%,工業增加值占浙江省的54.3%,固定資產投資額占浙江省的35.8%。
浙江省發改委正在編製《浙江省“大灣區”建設行動綱要》,目前該委已組織人員分赴杭州、紹興、嘉興、寧波、舟山等沿灣地區開展專題調研。
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朱李鳴近期參與了上述調研,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浙江加快轉型發展、提升國際競爭力,需增強杭州、寧波兩大中心城市極核功能。
廣義而言,環杭州灣以上海為龍頭,構建“1+2+3+×”的空間格局,上海是龍頭,杭州、寧波是兩個中心城市,舟山、嘉興、紹興為三大協同空間,×即可輻射的沿海和腹地空間。
交通是目前杭州灣區一體化發展的主要痛點所在,主要難點在於與上海的交通聯繫完善、灣區內軌道交通網建設的滯緩。
在2016年的一項課題調研中,朱李鳴建議,加快謀劃建設杭州灣跨海鐵路,使寧波與上海的交通聯繫更為便捷。
目前,杭州灣上沒有跨海鐵路,而僅有兩座跨海公路通道—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和嘉紹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北起浙江嘉興海鹽鄭家埭,南至寧波慈溪水路灣,全長36公裡,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於2008年5月通車後,從寧波到上海莘莊的距離僅179公裡,從而緩解了滬杭甬高速公路的壓力。
嘉紹大橋北起嘉興市海寧,南接紹興市上虞區,於2013年7月正式通車,嘉紹大橋開通後,在杭州灣上形成了第二個跨海的交通閉合圈。
跨海高鐵已提上日程,今年3月,寧波市官方公佈消息稱,“十三五”期間將建設滬甬跨海高鐵客運專線,該項目從鐵路寧波西站至上海虹橋火車站,橫跨杭州灣。
值得一提的是,滬涌跨海鐵路自2008年始提議以來,進展較緩慢,其重要原因是該工程涉及海域寬闊,潮差大,流速快,水文條件複雜。此次建成後,將是世界上跨海鐵路橋梁橋長和規模最大的工程之一。
除上述跨海鐵路外,浙江省還決定在“十三五”期間再建一條杭甬高速公路。杭甬高速是全國最忙的高速公路之一,近年來再造一條高速公路的呼聲挺高,而規劃中的高速第二通道,是真正靠近杭州灣水域的環杭州灣高速公路,沿杭州灣南岸由西往東,途經杭州、紹興、寧波三地,並間接聯繫舟山,與嘉紹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相接,與現有的杭甬高速公路南北呼應。
隨著跨海高鐵的建設,以及擬議中的滬杭甬高速公路第二通道的建設,滬浙兩地在空間上更加成為一個有機聯繫的整體。
開發洋山港重構浙滬空間格局
為加快環杭州灣大灣區建設,浙滬兩地已決定深化合作。
在7月12日浙滬兩省領導人的座談會後,兩地簽訂了《關於深化推進小洋山合作開發的備忘錄》和《關於小洋山港區綜合開發合作協議》。
按照上述協議,滬方指定上海港務集團,浙方指定浙江省海港集團,以股權合作的方式對小洋山進行開發經營。小洋山北側由浙江省海港集團與上港集團共同組建開發公司,實現兩個企業集團的戰略合作,全面加快小洋山北側開發建設。
對於上海而言,要在全球經濟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金融和港口航運不可或缺,而陸家嘴和洋山港正是這兩大中心的核心區域。
如今,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定位和發展越明確,對於浙江的依托日益加深。
在20世紀末,上海的港口優勢已處在衰退之中。經濟進一步全球化和集裝箱運輸大型化的趨勢已經形成。現代海運業高速發展,運輸船隻越造越大。上海的吳淞港、外高橋港,囿於水深局限,大船不能停靠,已經越來越不適應航運業的發展,而位於杭州灣屬浙江嵊泗縣洋山鎮的大小洋山港,是離上海最近的具備15米水深的天然港址。
據時代周報記者瞭解,上海和浙江在2002年左右達成協議,洋山島管轄權歸上海管理,行政隸屬浙江省,周邊海域由浙江分管,在船舶進入洋山港海域時需要領航,所有領航費的收入歸浙江省,並且原島上的居民搬遷由居民自由選擇。
洋山港的建設具有重構浙滬空間格局的戰略意義。這一項目規劃在嵊泗縣大小洋山島,以礁嶼為依托,填海建設人工岸線,總投資1000億元,50個深水泊位。2005年12月10日,水深達到15米的洋山港開港,到目前,洋山港已經完成三期工程。
隨著洋山港的建成與開港,宣告了上海沒有深水港歷史的終結,而得益於洋山深水港的規劃建設和多年發展,目前上海港已經超越香港、新加坡,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碼頭,完成貨物吞吐量自2010年以來已經連續七年保持世界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洋山深水港區的口岸、港政、航政歸上海管轄,洋山港區所在的嵊泗縣在行政上屬浙江省,這意味著洋山港和嵊泗縣的行政歸屬與經濟歸屬暫處於割裂的狀態。
目前還在建設中的洋山深水港,將在杭州灣口形成一個人工半島,更加緊密浙江與上海的聯繫。嵊泗至洋山只需半小時航程,加上舟山的連島工程,杭州灣地區的空間格局,將更為緊密。
環杭州灣大灣區的挑戰[1]
7月2日,寧波舉辦了首屆杭州灣灣區論壇,寧波市社科院院長陳利權在該論壇中坦言,杭州灣區面臨的挑戰,是處理好長三角城市群戰略的關係、(寧波)與上海的關係、杭州與寧波的關係等。
對於浙江而言,推進環杭州灣大灣區的建設,重要的是跨行政區域的協調,以及優化區域內產業佈局和功能定位。
在去年浙江省政協的一份調研報告中,對現有的杭州灣產業結構作了一個評價:“產業同質化、產業佈局雷同,存在低小散弱不可持續的問題,以資源開發和初級產品生產為主。”
從北而來,環杭州灣地區有上海臨港新城、嘉興港區、海寧連杭經濟區、海鹽經濟開發區、杭州下沙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江東產業集聚區、蕭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紹興濱海新城、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餘姚濱海新城、寧波杭州灣新區、慈溪濱海經濟開發區、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鎮海物流樞紐港區、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功能區。
上述區域中多個新城(開發區)提出的發展戰略和產業佈局雷同。以上海臨港新城為例,該地北臨浦東國際航空港,南接洋山深水港,距離上海市區70公裡,內鄰杭州灣、外眺東海,這裡過去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蕪灘塗,如今,上海臨港產業區正成為中國高端裝備製造的新名片。而像杭州的江東產業集聚區和寧波的杭州灣新區,在過去幾年裡,也都是以發展高端製造為重要目標。
雖然產業佈局有雷同,但上海企業正在增強與浙江企業密切的經濟技術交往,如上海通用汽車在浙江大量定點採購零配件。
在灣區經濟的核心功能方面,浙江的產業定位和城市定位,已經有了新的發展方向,如浙江省近期提出打造“錢塘江金融港灣”的規劃,決心將錢塘江金融港灣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財富管理和新金融創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