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醫行為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求醫行為(Health Seeking Behavior)
目錄 |
什麼是求醫行為[1]
求醫行為也稱為患病行為,是指個體本著預防疾病或疾病早期及早發現並以治療為目的而採取的尋求醫療幫助的行為,如主動求醫、提供真實和詳細的病史及癥狀、積極配合醫療護理、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等。正確的求醫行為是減少患病,及早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關係到疾病傳播和疾病控制的一個主要問題。
求醫行為的類型[2]
求醫行為的類型大致有三種:
第一,主動求醫型:當個體產生不適感覺時,自覺地作出求醫決定,見於大多數病人;
第二,被動求醫型:受智力低下、意識障礙等因素影響,或其他限制行為能力人,無法自主判斷病情,由患者的家長、親屬或其他人作出求醫的決定,如兒童或昏迷病人等;
第三,強制求醫型:自己不承認有病,但由於對本身或社會可以構成危害而由他人強行求醫,這往往見於無自知力的精神疾病患者。
求醫行為的理論模式[3]
在研究求醫行為的理論體系中,安德森於1975年提出了預置、能力、需要模式理論,他認為一個人在決定利用衛生服務時要涉及預置、能力、需要3方面的因素 預置因素包括社會人口學變數以及對衛生保健的態度和信念:能力因素包括家庭收入、參加健康保險、服務可得性、經常使用衛生資源的可及性;在需要的刺激下,預置、能力因素構成了決定人們是否尋求衛生服務的條件。一些研究使用了這個模型,併成功地用它分析了在不同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經常使用的保健資源等變數基礎上人群衛生服務利用的變異.幾乎所有的可能解釋的變異均歸因於需要變數,即對疾病癥狀嚴重程度的認知決定是否就醫的重要因素。
求醫行為的另一個模式是以麥肯尼克的求醫行為通用理論為基礎的社會心理模式,該理論的核心是:患病行為是一種文化和社會的習得反應。他認為一個人對癥狀的反應是根據他/她對情景的定義,這種定義可能受到他人定義的影響,但其本人在特定社會和文化環境下形成的知識、文化程度和以往經驗的影響更大。他認為人的求醫行為取決於10個因素:疾病癥狀的可見性和認知:所認識的癥狀的危險程度;疾病影響家庭、工作和其他社會活動的程度:癥狀出現頻率的持續程度;對疾病的忍受程度;能得到的信息、知識和文化假設;導致拒絕的基本需要;其他與患病反應相競爭的需要;一旦癥狀得到認知後,是否有其他對疾病的解釋:治療資源的可得性、物質可及性、求醫行為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和經濟支出。該模式主要是以人群對疾病的認知來解釋求醫行為的一種心理反應。作為患者求醫初步決策的認知研究,麥肯尼克的理論提供了一個很好解釋。
另外,健康信仰模型是用來解釋健康人群尋求避免疾病,及認識到個體易感性,認識到疾病會帶來嚴重後果,否則不會採取行動,所以他們認為個體對健康狀況的主觀評價成為求醫行為的決定因素。
影響求醫行為的常見個體因素[1]
求醫行為是在特定的社會背景下,受到多種因素綜合影響的特定結果.
1.患者對癥狀的認識
在任何文化背景下,求醫行為最顯著的特征是患者對癥狀及疾病的嚴重性的認識程度,如自己感覺很不舒服或疼痛難忍可能前去就醫、然而,對癥狀的認識受個體在特定社會和文化環境下形成的知識、社會化程度和以往經驗的影響,許多疾病,尤其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患者沒有明顯癥狀,例如女性性病患者。因此,對癥狀的認識和行動的結果僅僅是看病的一個方面;同時對癥狀的賦義還受病人原有的疾病觀念及信仰的影響,以及不同醫療方法的效果(傳統醫療、靈魂治療、西醫、中醫)、不同衛生醫療機構的質量和可及性等都可能對癥狀的認識及治療有幫助,事實上,許多因素都交互影響患者對癥狀的認識及危險程度.值得註意的是某些疾病由於疾病的特殊性。常導致患者對癥狀的否認,如重精神疾病患者的自知力缺乏。
2.個體的自我保健
世界各地的人們最常見的對於疾病癥狀的反應通常採取自我保健措施。自我保健包括採取預防方式對癥狀進行自我治療、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個體鍛煉等。在自我保健過程中,一方面人們通過衛生保健提供者的咨詢並接受他們的服務;另一方面,也同樣受個體所處的文化背景及相關的社會網路影響。一般來說,自我保健是外行人(layperson)對自己健康問題的預防、發現和治療。
通常情況下,婦女、年輕人和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比男性、老年人和受教育少的人更喜歡自我治療.凱瑟琳·迪恩在丹麥也同樣發現女性比男性更多地關註自己的健康,當疾病發生後,個體的自我保健信息主要來源於家庭和朋友組成的社會網路.瑪麗·豪格和她的同事們在美國和日本的研究也表明,兩國的自我保健現象非常普遍,其中日本人更喜歡在患病時使用自我保健措施,即便在疾病非常嚴重時也是這樣。
3.年齡和性別
所有對年齡和性別的研究結果都是一致的;女性利用衛生服務比男性多,老年人利用衛生服務最多.在對疾病癥狀的知識方面,婦女一般也比男性更多地掌握與健康相關的知識,而且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對老年人醫療服務利用的研究結果表明: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比其他年齡組人群的健康狀況差,且住院率高,老人多由於實際的需要而非其他單一因素去尋求醫療幫助。
4.社會網路
社會網路是人們日常生活互動中存在的社會關係,通過互動人們可以交換觀點、信息和情感.典型的社會網路是由人們密切接觸的家庭、親威和朋友組成.許多研究表明,決定求醫行為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家庭,尤其是家庭中的主要成員的建議。家庭是一個人第一個重要的社會群體,是社會價值觀的發源地.因此有關疾病的知識和家庭權威,是一個人就醫的關鍵.對疾病的知識幫助人們認識疾病癥狀,而家庭權威則迫使病人去尋求專業衛生保健服務.因此,缺乏疾病知識和/或缺乏家庭權威則成為人們獲得專業醫療服務的阻礙因素。社會網路的角色和它所具有的特定的價值、觀點、態度和文化背景,對個人採取或不採取某一行為起到建議、指導和強製作用。
5.醫療保險
醫療保險的有無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影響著患者的求醫行為,尤其是在選擇正規醫療衛生機構和非正規 醫療衛生機構方面。未參加保險的人主要來自低收入家庭,由於經濟的原因,沒有足夠的錢買醫療保險,一旦身患疾病,常常選擇非正規的醫療衛生機構(如草醫),除非疾病嚴重時才可能去正規醫療衛生機構。而醫療保險的擁有者常常是政府雇員、有錢人,他們通常到指定的正規醫療衛生機構就診。
6.經濟收入
另一個主要的求醫行為影響因素是經濟收入。窮人之所以衛生服務利用不足,其主要原因是醫療服務成本過高,而無力支付醫療費用。通常情況下,他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對患有一些所謂的小病如感冒進行自我治療或不願意承認疾病存在,即便確實患有嚴重疾病也不想把疾病看得多麼嚴重。另外,現代醫院里的大型醫療設備和複雜的診療程式,也使窮人在代表權威的醫生面前顯得特別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