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31个条目

求医行为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求医行为(Health Seeking Behavior)

目录

什么是求医行为[1]

  求医行为也称为患病行为,是指个体本着预防疾病或疾病早期及早发现并以治疗为目的而采取的寻求医疗帮助的行为,如主动求医、提供真实和详细的病史及症状、积极配合医疗护理、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等。正确的求医行为是减少患病,及早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关系到疾病传播和疾病控制的一个主要问题。

求医行为的类型[2]

  求医行为的类型大致有三种:

  第一,主动求医型:当个体产生不适感觉时,自觉地作出求医决定,见于大多数病人;

  第二,被动求医型:受智力低下、意识障碍等因素影响,或其他限制行为能力人,无法自主判断病情,由患者的家长、亲属或其他人作出求医的决定,如儿童或昏迷病人等;

  第三,强制求医型:自己不承认有病,但由于对本身或社会可以构成危害而由他人强行求医,这往往见于无自知力的精神疾病患者。

求医行为的理论模式[3]

  在研究求医行为的理论体系中,安德森于1975年提出了预置、能力、需要模式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在决定利用卫生服务时要涉及预置、能力、需要3方面的因素 预置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变量以及对卫生保健的态度信念:能力因素包括家庭收入、参加健康保险、服务可得性、经常使用卫生资源的可及性;在需要的刺激下,预置、能力因素构成了决定人们是否寻求卫生服务的条件。一些研究使用了这个模型,并成功地用它分析了在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常使用的保健资源等变量基础上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变异.几乎所有的可能解释的变异均归因于需要变量,即对疾病症状严重程度的认知决定是否就医的重要因素。

  求医行为的另一个模式是以麦肯尼克的求医行为通用理论为基础的社会心理模式,该理论的核心是:患病行为是一种文化和社会的习得反应。他认为一个人对症状的反应是根据他/她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能受到他人定义的影响,但其本人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知识、文化程度和以往经验的影响更大。他认为人的求医行为取决于10个因素:疾病症状的可见性和认知:所认识的症状的危险程度;疾病影响家庭、工作和其他社会活动的程度:症状出现频率的持续程度;对疾病的忍受程度;能得到的信息、知识和文化假设;导致拒绝的基本需要;其他与患病反应相竞争的需要;一旦症状得到认知后,是否有其他对疾病的解释:治疗资源的可得性、物质可及性、求医行为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经济支出。该模式主要是以人群对疾病的认知来解释求医行为的一种心理反应。作为患者求医初步决策的认知研究,麦肯尼克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很好解释。

  另外,健康信仰模型是用来解释健康人群寻求避免疾病,及认识到个体易感性,认识到疾病会带来严重后果,否则不会采取行动,所以他们认为个体对健康状况的主观评价成为求医行为的决定因素。

影响求医行为的常见个体因素[1]

  求医行为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特定结果.

  1.患者对症状的认识

  在任何文化背景下,求医行为最显著的特征是患者对症状及疾病的严重性的认识程度,如自己感觉很不舒服或疼痛难忍可能前去就医、然而,对症状的认识受个体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形成的知识、社会化程度和以往经验的影响,许多疾病,尤其在疾病的早期阶段,患者没有明显症状,例如女性性病患者。因此,对症状的认识和行动的结果仅仅是看病的一个方面;同时对症状的赋义还受病人原有的疾病观念及信仰的影响,以及不同医疗方法的效果(传统医疗、灵魂治疗、西医、中医)、不同卫生医疗机构的质量和可及性等都可能对症状的认识及治疗有帮助,事实上,许多因素都交互影响患者对症状的认识及危险程度.值得注意的是某些疾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常导致患者对症状的否认,如重精神疾病患者的自知力缺乏。

  2.个体的自我保健

  世界各地的人们最常见的对于疾病症状的反应通常采取自我保健措施。自我保健包括采取预防方式对症状进行自我治疗、慢性病自我管理、个体锻炼等。在自我保健过程中,一方面人们通过卫生保健提供者的咨询并接受他们的服务;另一方面,也同样受个体所处的文化背景及相关的社会网络影响。一般来说,自我保健是外行人(layperson)对自己健康问题的预防、发现和治疗。

  通常情况下,妇女、年轻人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比男性、老年人和受教育少的人更喜欢自我治疗.凯瑟琳·迪恩在丹麦也同样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健康,当疾病发生后,个体的自我保健信息主要来源于家庭和朋友组成的社会网络.玛丽·豪格和她的同事们在美国和日本的研究也表明,两国的自我保健现象非常普遍,其中日本人更喜欢在患病时使用自我保健措施,即便在疾病非常严重时也是这样。

  3.年龄和性别

  所有对年龄和性别的研究结果都是一致的;女性利用卫生服务比男性多,老年人利用卫生服务最多.在对疾病症状的知识方面,妇女一般也比男性更多地掌握与健康相关的知识,而且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对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其他年龄组人群的健康状况差,且住院率高,老人多由于实际的需要而非其他单一因素去寻求医疗帮助。

  4.社会网络

  社会网络是人们日常生活互动中存在的社会关系,通过互动人们可以交换观点、信息和情感.典型的社会网络是由人们密切接触的家庭、亲威和朋友组成.许多研究表明,决定求医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家庭,尤其是家庭中的主要成员的建议。家庭是一个人第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是社会价值观的发源地.因此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家庭权威,是一个人就医的关键.对疾病的知识帮助人们认识疾病症状,而家庭权威则迫使病人去寻求专业卫生保健服务.因此,缺乏疾病知识和/或缺乏家庭权威则成为人们获得专业医疗服务的阻碍因素。社会网络的角色和它所具有的特定的价值、观点、态度和文化背景,对个人采取或不采取某一行为起到建议、指导和强制作用。

  5.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的有无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患者的求医行为,尤其是在选择正规医疗卫生机构和非正规 医疗卫生机构方面。未参加保险的人主要来自低收入家庭,由于经济的原因,没有足够的钱买医疗保险,一旦身患疾病,常常选择非正规的医疗卫生机构(如草医),除非疾病严重时才可能去正规医疗卫生机构。而医疗保险的拥有者常常是政府雇员、有钱人,他们通常到指定的正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

  6.经济收入

  另一个主要的求医行为影响因素是经济收入。穷人之所以卫生服务利用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医疗服务成本过高,而无力支付医疗费用。通常情况下,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患有一些所谓的小病如感冒进行自我治疗或不愿意承认疾病存在,即便确实患有严重疾病也不想把疾病看得多么严重。另外,现代医院里的大型医疗设备和复杂的诊疗程序,也使穷人在代表权威的医生面前显得特别无助。

参考文献

  1. 1.0 1.1 曾勇,赵旭东.求医行为[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3(4)
  2. 礼悦.求医行为的心理社会学思考[J].健康文摘,2007(9)
  3. 李智英,成守珍,郭丽.居民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现代临床护理,2010(11)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求医行为"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