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卫生资源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卫生资源(Health Resource)

目录

什么是卫生资源[1]

  卫生资源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社会为卫生部门提供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称,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其中,硬资源是指卫生人力、物力等有形资源;软资源是指医学科技、医学教育、卫生信息、卫生政策及卫生法规等无形资源。卫生资源是卫生部门为社会及人民群众提供卫生服务的基础,是开展卫生服务活动的基本条件。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卫生事业持续、稳定、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卫生资源的基本特征[2]

  为了深入研究卫生资源,充分认识、规划、利用和保护卫生资源,借鉴宏观经济学原理、系统原理,从卫生资源4个特征入手进一步观察卫生资源的存在状态。

  存量和流量。按卫生资源的拥有时序,可将卫生资源分为存量和流量。存量是指一定时点上卫生资源的总量,流量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卫生资源变化的数量。人们评价一个地区的卫生资源的丰欠程度,通常使用存量概念。但从市场交换和卫生资源开发利用、价值实现的角度讲,流量概念的价值更大。从存量和流量分析,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卫生资源的流量配置,另一方面是卫生资源的存量配置,通过存量转移或再分配改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达到优化配置的目的。目前我们进行的卫生资源结构调整和优化开发主要是在存量资源上。

  稳态和动态。资源价值的实现与卫生系统内外环境密切相关。国家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政策规定或新的经济政策导向,对卫生需求与卫生供给的刺激或抑制,都可对卫生资源价值实现产生明显影响。卫生资源的结构调整,既要求稳又要求变,从流量和存量特征来看,即要求卫生资源流量基本求稳,卫生资源存量最基本求变,要求在动态中实现资源的最大价值

  价值状态。卫生资源的利用方式不同,可以存在不同的价值状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乡镇或医院卫生资源虽然不丰沛,但资源结构合理,资源要素较好实现协调和互补作用,能够满足群众医疗保健需求。实现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收益;而有些乡镇或医院卫生资源优势明显,但是结构失于均衡,利用程度不高,资源价值没有很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均不理想,不能达到期望效果。资源价值状态特征表明,卫生资源结构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短期行为,资源要素构成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达到资源结构调整优化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价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客观条件有了变化,卫生资源结构又需要适应社会不同时期提出的不同要求,进行再调整,以求得新的均衡和优化。

  潜态和显态。卫生资源的各种潜力和现实发挥之间存在着功能态转换过程管理者既要有敏感和眼光发现潜在资源,又要有前瞻的眼光培植资源,力促资源价值显现。已经显现出价值和前景的资源,要努力优化和开发,已实现卫生资源的应用价值。

卫生资源分配的伦理原则[1]

  健康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在国家发展的价值观中,健康处在核心地位,具有根本性和不可替代性。 健康是包括卫生部门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所有部门、所有社会成员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和行动与人民健康联系起来,防止自己的工作过程、工作结果以及行为过程、行为结果对人的健康的危害,并以之努力维持和促进人民健康。

  在卫生资源分配中涉及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伦理原则就是公平、公正原则。公正是社会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原则,只有公正分配才能从道义上保证人的健康的基本权利得以实现;公正分配意味着有比例地进行各个方面的卫生投资并正确把握卫生工作的发展方向;公正分配还意味着消除浪费,合理使用资源,提高使用效率。 在坚持社会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医疗服务体系还必须注重效率原则。坚持效率原则就是坚持最有效地、最合理地利用卫生资源,其实质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效利用和资源措施的有效发挥。

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3]

  (一)正确对待医疗费用控制及现存的弊端

  国家对医疗服务市场的调控和管理,目的是让国民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并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虽在发展中国家已处于中等偏高水平,但医疗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医疗服务价格的上涨,将影响居民对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可得性,进而对健康水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作为医院经营者,应正确对待“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和医药分开管理以控制医院盲目外延发展、提高效率、减少药品浪费、降低成本”的政策。正视区域性卫生资源重复投资建设、过度购置的不合理配置和医院资源闲置浪费的不科学开发利用弊端,克服在卫生资源总量相对紧缺情况下,因无序竞争造成的有限资源浪费导致的卫生效率低下和医院管理体制老化、运行机制不灵活、观念陈旧、依赖政府思想严重、开拓精神不足、运行成本高、人事分配制度僵化、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优化区域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医院合作

  竞争市场机制下的永恒法则,但无序的竞争只能导致资源的重复配置、低效使用以及费用上升,造成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据国外医疗市场化改革经验表明,公立医疗之间的关系应是合作基础上的有限竞争关系。组建大型医疗集团,实现集团内的资源共享,建立双向转诊和技术协作关系是公立医疗机构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的优先策略之一。联合与重组的方式是多样的,如连锁经营型的沈阳博爱药业集团、资产重组型的辽宁东方医疗集团、松散协作型的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和联合兼并型的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通过合作,拓展了医疗市场,优势互补,提高了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在制造医疗服务产品的过程中,医院集团产生的成本明显低于单个环节分别由各家医院生产的成本之和,产生了可观的规模经济效益,扩大了医院经营规模,壮大了医院的竞争实力。

  (三)合理配置,科学开发利用医院资源

  1.确立立医院经营管理目标。经营活动的最终目标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医院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医院经营管理实现价值最大化,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医院性质而言,社会效益应高于经济效益。即在保障社会成员的健康、保障社会生产力、保障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前提下,医院在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回报。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物质基础,而社会效益则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不断获得经济效益的关键。只求经济效益而轻视社会效益的唯利行为是不可取的。

  2.以人为本,打造高精尖医疗技术,实施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人才资源是医院第一资源,人才的开发、培养、引进、任用是每个医院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首选课题。加入世贸组织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医疗市场往往采取输入资本,人才本地化,迅速有效地占领市场的策略。这就使某些医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可能会流向待遇优厚、机制灵活的合资合作医疗机构,造成人才的流失。随着人才和劳务市场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人才的合理流动已是大势所趋,只靠行政手段劳务合同难以解决人才流向问题,必须营造适应人才发挥才智的环境和医院文化。因此,转变用人观念和机制,深入进行人事与分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人力资源的开发及科学使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认可,二是利益驱动。(1)唯才是举、因才施用、价值认可。价值的创造靠人的创造力的自由发挥,最适合人性的管理才最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尊重人才首先尊重人,唯才是举,因才施用,创造人才脱颖而出并有用武之地的环境,使人才能在心理上得到最大的价值认可。一些医院已在人事制度上做了一些尝试:以岗位管理代替身份管理。以竞争公选制及委任制相结合的机制替代单一委任制,以评聘分开替代评聘结合,从减少生产性投入成本的角度探索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聘用最少的人,聘用有用的人,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科室结构。(2)改革分配制度,实现利益驱动。医务劳动是技术含量高、风险高、社会效益高的劳动,承认知识价值、高知识高就业、高智商收益的社会发展趋势,对高级管理人才及技术人才高薪高福利。这笔看似高额的人才投入成本则通过精减机构及人员所节省的资金来抵减,而这些人才所创造的经;齐效益则非常可观,将成为医院不断发展壮大的源动力。

  管理者的知识创新意识和劳动者的智力水平。将成为医院发展和医院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和决定因素,而能够吸引、拥有这些人才并激发其工作积极性的关键是利益驱动。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技术、责任、风险等要素参与分配,提高重点技术人员和主要管理人员的工资水平,建立合理的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使工资奖金向一流岗位、一流业绩、一流人才倾斜。组织素质的提高也是用人的关键环节。一个人才荟萃的组织不一定是一个具有最强竞争力的组织。个人的竞争力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素质,而组织的竞争力并不仅仅取决于成员的个人素质,更不等于个人素质的简单相加,而取决于经过协调整合的组织建设。

  (四)加强财务管理,实施成本核算,提高效益等现代经营管理

  理念,把市场地位、市场销率(医疗服务量)以及收益率作为衡量医院获取效益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医疗收费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的获取,因此,医疗机构必须树立起正确的市场竞争观念、服务质量观念、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全面成本核算观念等,以适应现代医院管理观念的需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优质、低耗地为社会提供物化的医疗服务产品,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群体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医院经营者要建立科学的核算体系,在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并达到良好效果基础上,对医疗投入的直接费用(变动费用)进行全程核算、分析和控制,把变动成本压缩到最小,尽量降低医疗消耗和资源浪费。降低间接费用(固定费用)则通过医院结构、运行模式的优化重组,专业学科人力资源的优化,将内部消耗降到最小,并将核算成果与科室奖金挂钩,形成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定期分析经济效益指标,如存货(药品、卫材)收益率、医疗设备收益率、平均床位周转率等,为医院领导层合理调配卫生资源,及时制定和实施管理措施提供信息和依据。使医院在向社会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取得收益,扩大积累,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1.0 1.1 葛移繁,黄省利.论我国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
  2. 赵瑾瑶.略论卫生资源的特征和结构[J].中国卫生政策,2002(11)
  3. 王慧敏,李国栋,李晓慧.卫生资源的配置利用[J].黑龙江财会,2003(8)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寒曦.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卫生资源"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