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言式新聞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斷言式新聞(Journalism of Assertion)
目錄 |
什麼是斷言式新聞[1]
斷言式新聞是指過度註重時效性而忽視準確性,不斷強調即時性和聲音大小的新聞模式。斷言式新聞強調即時性和聲音大小的新模式,一種趨向被動的信息渠道,它是一種趨向被動的信息渠道,其特點是缺乏調查,未能質疑斷言、要求證據和檢驗證據。斷言式新聞始於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這種新聞正慢慢超過傳統的確證式新聞,成為新聞的主要形式。
1999年,比爾·科瓦奇和湯姆·羅森斯蒂爾首先在《Warp Speed: American inthe age of Mixed Media》一書中提出斷言式新聞的概念,後來又在《真相》(2014)一書中對斷言式新聞做了明確的界定,認為斷言式新聞(Journalism ofAssertion)是過度註重時效性而忽視準確性、強調即時性和聲音大小的新聞模式,同時也是一種趨向被動的信息渠道,它的特點是缺乏調查,未能質疑斷言、要求證據和檢驗證據。兩位作者還將斷言式新聞與確證式新聞(Journalism ofVerification)、肯定式新聞(Journalism of Affirmation)和利益集團式新聞(Interest-group Journalism)同時列出,明確區分了這四類新聞模式。在作者看來,斷言式新聞從CNN 開創24小時全球新聞直播後開始出現,現在已經逐漸取代確證式新聞,成為當下新聞的主要模式。
斷言式新聞的特點[1]
首先,過度註重時效性而忽視準確性。
由於斷言式新聞產生於全天候的直播新聞生產中,那麼,註重時效性成為了它的主要特征,在獲得新聞的第一時間就播(刊)出,搶占時效,而不是首先對獲得的信息加以核實,這就使得錯誤的信息得到傳播。斷言式新聞在新聞真實性上所出現的種種問題並不是由於不可突破的外部條件限制(如受災情況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全瞭解清楚),而是由於新聞從業者在主觀上追求速度,同時有意或無意地放棄了調查;其次,被斷言式新聞理念所控制的新聞從業者註重對所有新聞事件“時效性”的追求,很少對一則新聞進行長時間的關註,加上新媒體時代的受眾也缺乏對同一新聞事件的長期註意力,導致的結果就是新聞追蹤報道開始減少,受眾難以獲得全面的、符合完整語境的新聞真實。
其次,原料變成了產品。
在斷言式新聞中,曾經的新聞原始素材--—謠言、暗諷、指責、控告、猜測和假設被直接傳遞給了受眾,記者對這些素材的處理過程和驗證過程消失了。“收集與核實信息等最原始、最凌亂的過程過去發生在看不見的新聞編輯室裡面,但如今它發生在電視直播、發佈博客與推特的過程中,羅森伯格和費爾德曼認為,這樣的結果就是產生更多的錯誤。”
第三,過濾器變成渠道,主動變成被動。
渠道與過濾器的區別,正如現場採訪與經過編輯的採訪之間的區別。斷言式新聞的一個明顯標誌就是允許新聞製造者背誦事先準備好的觀點,且新聞記者不對此表示任何懷疑。在斷言式新聞的形成過程中,記者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由於現階段記者多採用速記的新聞製造手法,他們接收到什麼樣的信息就傳遞出什麼樣的信息,這種缺乏主觀能動性的行為,使得他們只能被動地接收並傳播信息,成為信源和信息製造者的助手,而不是信息的主動收集與生成者。
斷言式新聞的分類[1]
(1)過度追求時效性導致的斷言式新聞
網路新聞時代,信息的傳遞速度以毫秒計,新聞從業者愈發註重新聞的時效性,甚至希望利用聳人聽聞的信息來吸引受眾眼球。他們追求轟動性,生怕“獨家新聞”被同行搶走,因此,越來越多的新聞媒體在接收到新聞線索的第一時間就刊出,甚至不做任何核實,導致斷言式新聞的持續增多。
在我國,新媒體時代斷言式新聞最著名的例子是2010年12月6日《中國新聞周刊》官方微博發佈的“金庸去世”的消息。事情的起因是2010年12月6日19時30分左右,一名在飯否網上擁有5200多名粉絲的網友發佈消息稱,“金庸因中腦炎合併腓胝體積水於2010年12月6日19時07分在香港尖沙咀聖瑪利亞醫院去世”。中國新聞周刊負責微博和媒體拓展工作的編輯看到這條微博後,為了搶占時效,沒有對信息內容進行進一步的核實,就在官方微博上貿然發佈,且沒有在微博中註明消息來源和網站新聞鏈接,導致網友信以為真併進行大量轉發。雖然這名編輯沒過多久即發現消息不實,並立即將該微博刪除,但對中國新聞周刊本身及全社會產生的嚴重不良影響已經無法輓回。”
(2)放棄“要求與檢驗證據”導致的斷言式新聞
考查一則新聞的生產過程是判斷該新聞是否是斷言式新聞的根本方法。《真相》一書中描述了一個斷言式新聞的例子,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斷言式新聞不一定會造成新聞失實,也可能會讓新聞變得毫無意義。
“在NBC的《會見新聞界》(MEET THE PRESS)節目中,兩位嘉賓——自由派脫口秀主持人雷切爾·馬多(Rachel Maddow)和前共和黨領導的眾議院多數黨領袖迪克·阿米(Dick Armey)——就自由派團體的網站 MoveOn.org 是否播放過將喬治·w·布希和阿道夫·希特勒作比較的廣告爭執不下:
‘他們從沒有那麼乾過。’馬多爭辯道。
‘他們的確做過。’阿米堅持己見。‘他們的確沒那麼千過。’馬多重覆道。
《會見新聞界》的節目主持人戴維·格雷戈里(David Gregory)的開場白令觀眾充滿期待:‘今天早上,一個小時的專門討論將讓您對醫保問題看個通透……在爭論中找出真相。’ 那麼,這個廣告到底有沒有播過?格雷戈里始終沒有回答該問題。阿米堅稱:‘老年人目前被聯邦醫療保險套住了。他們別無選擇。如果他們不希望被政府懲罰,就不可能擺脫這個問題。’他說的對嗎﹖格雷戈里也沒有追問,他只是轉過頭對馬多說:‘雷切爾,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她們又開始談論別的話題。”
斷言式新聞的成因分析[1]
斷言式新聞是伴隨著電視直播新聞文化而興起的新聞模式,這種24小時不間斷的直播方式要求大量的新聞內容填充節目時長,並且對時效性有著過分的要求。如今,互聯網時代到來,信息發佈便捷、信息渠道多樣和受眾選擇權增大,斷言式新聞開始呈現出愈演愈烈之勢。正如美國學者Stephanie Marriott所分析的,“網路新聞節目要求獲取更多的利潤,但又不可能以24小時有線電視新聞的形式來報道突發新聞,它們就日益演變成了談話新聞、軟新聞報道、娛樂化信息與專家觀點報道等新聞報道形式。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由於新技術的快速發展,首先提供多樣新聞的理念與不停地提供未經檢測的和未經過濾的信息的新一代博客理念的競爭,導致了有深厚歷史文化的確證式新聞與‘把關人’式的新聞文化被侵蝕了。”
斷言式新聞的不良影響[1]
信息傳播技術的發展無限擴展了人們對於新聞傳播速度的要求,人們對“快”的追求似乎使得時效性超過準確性,成為新聞從業者與新聞受眾最為看重的因素。然而,真實性才是第一位的,斷言式新聞對時效性的過分強調將對新聞理念乃至整個社會產生諸多不良影響。
(一)基於社會責任的新聞理念面臨嚴峻挑戰
首先,確保新聞的準確性已不再是新聞媒體的首要任務,媒體習慣於先報道後驗證,甚至於只報道不驗證。其次,斷言式新聞中,謠言、暗諷、指控、猜測和假設等原始新聞素材被直接傳遞給受眾,記者對這些素材的處理和驗證過程消失,違背了“傳媒要投射出社會組成群體典型畫面”原則。再次,斷言式新聞不利於形成理性的社會討論。“斷言式新聞對證明哪些是對的毫無興趣,但更有興趣參與到社會公眾的討論中,”雖然這種對公眾討論的興趣有利於傳媒成為“一個交流評論與批評的論壇”,但應該認清的是,這種討論更多的是事實性的而非觀點性的。同時,不建立在真實性基礎上的討論與傳統的新聞討論完全背離,沒有了真實的新聞事件作為基礎,媒體的意見發表就更是空談與不負責任的體現,甚至成為某些異端者的傳聲筒,傳播錯誤的價值觀。
最後,斷言式新聞泛濫是對“媒體要‘完全接近每日信息’”這一原則的損害。即便互聯網增加了人們公平傳播的可能性,傳播能力的差異依舊存在。如果媒體放棄他們作為“把關人”的角色,複製式地傳播互聯網上最廣泛的聲音,就有可能漏報真實的,或者應該被報道的新聞,人們無法平等地分享信息,技術進步反而造成業務倒退。
(二)受眾的現實判斷與行為遭受影響
根據李普曼的觀點,“現代社會越來越巨大和複雜化,人們由於實際活動範圍、精力和註意力有限,不可能和與他們有關的整個外部環境和眾多的事物都保持經驗性接觸,在超出自己親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們只能通過各種‘新聞供給機構’去瞭解。這樣,人的行為已經不再是對客觀環境及其變化的反應,而成了對新聞機構提示的某種‘擬態環境’的反應。”3如今,斷言式新聞盛行,擾亂了有序且相對可信的信息環境,新聞機構所提示的“擬態環境”已不再是對現實世界真實的再現,它似乎變成了一幅“抽象畫”,摻雜了過多的謊言與假相。因此,人們對現實世界的判斷或將偏離真實情況。
日本學者藤竹曉提出的“擬態環境的環境化”理論向我們進一步揭示了斷言式新聞的危害。“藤竹曉認為,大眾傳播雖然提示的是‘擬態環境’,與現實環境之間有很大的距離,但由於人們是根據媒介提供的信息來認識環境和採取環境適應行動的,這些行動作用於現實環境,便使得現實環境越來越帶有了‘擬態環境’的特點。”°斷言式新聞所呈現的擬態環境,充滿了謠言、諷刺,甚至是血腥、殺戮與出軌,如果人們根據與現實情況嚴重背離的“擬態環境”採取錯誤的環境適應行為,社會後果將不堪設想。
(三)社會公共利益受到嚴重威脅
斷言式新聞對社會的影響最集中的體現是新聞媒體未經核實而製造的假新聞,雖然這些假新聞並非新聞媒體有意為之,但給社會造成的影響非常惡劣。
2014年5月由人民網推出的《地溝油去哪兒了﹖起底京畿地溝油黑色產業鏈》的系列報道曾轟動一時,引起無數人關註。該報道稱,在經過一個多月的秘密調查後,記者發現京、津附近地區仍然有公司在生產地溝油,那些載著地溝油的油罐車最後進入到擁有“金龍魚”等食用油品牌的嘉里糧油(天津〉有限公司的廠區。新聞播出的第二天,益海嘉里隨即召開新聞發佈會對事件進行澄清,稱記者將處理廢棄油脂的“嘉里油脂化學(天津)工業有限公司”誤認為是生產食用油的“嘉里糧油(天津)有限公司”,併在報道中做出聲明;“處理地溝油是‘嘉里油脂公司’的常規業務。”5月20日,採寫該系列報道的記者發表聲明,承認其報道“不慎將嘉里油脂化學(天津)工業有限公司誤報為嘉里糧油(天津)有限公司”,併為此事件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道歉。R在這樣一則由於傳統媒體記者的失誤而製造的斷言式新聞中,我們無法判斷記者緣何沒有對信息進行再三核實就貿然刊載,會否是因為“金龍魚”這一市場占有率極高的油類品牌足夠吸引新聞受眾,抑或是因為新聞記者自身媒介素養缺失,完全沒有意識到核實信息在新聞報道中的重要性?但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這則新聞不僅對“金龍魚”這一商業品牌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傷害,更在被“地溝油”嚇怕了的全國人民中激起了新一輪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