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消費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數據消費是一種以統計數據產品和統計數據服務為消費對象的消費活動,是比較特殊的信息消費形式,是社會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統計數據生產的目的和原動力,是統計工作最終目的的體現。數據消費的數量、質量、結構和方式,不僅影響統計數據的生產與傳播,直接體現統計數據使用的好壞,反映統計整體功能的發揮,而且還影響數據用戶消費的質量和水平,關係著統計事業以致整個社會、經濟的發展。現代科學發展的趨勢表明,幾乎所有的學科、所有的領域都積累了數據,都需要用數據來說話,需要通過對數據的分析,發現其中的規律。並且,隨著電腦科學和網路技術的發展,其形勢越來越明顯,速度越來越快。因此,數據消費對推動社會各項事業,尤其是統計事業和信息服務產業的發展,以及促進消費升級,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和水平,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
1、統計素質偏低的問題突出。當前,隨著數據消費群體範圍不斷擴大和數據消費者層次增多,數據消費中統計素質偏低的問題口益突出,表現形式多樣。有的統計職業道德素質低,玩數字游戲,搞數字腐敗;有的缺乏正確的數據消費觀念,盲目消費;有的統計知識欠缺,曲解或誤解統計數據產品的含義,隨意亂消費;有的誇大統計數據的功能和作用,濫消費等等。正是由於公眾統計知識的缺乏致使數據消費水平還處在一個淺層次的低級水平,影響統計數據的深度開發和使用,成為制約數據消費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
2、統計數據質量不斷遭受質疑。隨著數據消費由鈴”趨熟”,統計數據開始受到清睞”,成為搶手的香悖悖”。與此同時,由於統計數據背後利益的驅動,影響統計數據質量的因素增多,尤其是人為因素的干擾,使統計數據質量控制難度增大。加之統計經費不足、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滯後以及統計執法監督力度不夠等種種原因,導致統計數據質量控制工作困難重重,效果不很理想。於是,一些虛假的統計數據趁勢而入,迅速蔓延,嚴重影響統計數據的質量,使統計數據質量開始不斷遭受質疑。其中,最主要的是質疑統計數據的真實、準確性,認為統計數據質量嚴重失真失實,不能正確反映客觀實際的真實情況,不可信,靠不住,不能用。從而嚴重阻礙統計數據的消費,使之成為制約數據消費最核心的問題。
3、統計數據供需矛盾凸現。統計數據由政府壟斷生產和供給,是由政府數據消費的特殊性決定的。與其他數據消費相比,政府數據消費具有經常性、大量性、長期性和高風險性,對統計數據的依賴性強,消費量大,是最大、最重要的統計數據用戶。如果統計數據質量出問題或生產和供給不及時,導致數據消費不安全,產生的潛在危害十分巨大。因此,為了提供真實、準確、及時的統計數據,滿足自身大量的經常性數據消費需求,降低數據消費風險,保障數據消費安全,政府必然會壟斷和控制統計數據產品的生產和供給,成為既是統計數據的生產者和供給者,又是統計數據產品的消費者。然而,以滿足政府統計需求為主的政府統計數據產品,在數據消費由政府為主向政府和社會公眾並重轉變的情況卜,就難以滿足社會公眾個性化的數據消費需求,從而出現政府統計資源有限性與個性統計消費需求無限性之間的矛盾。加之民間統計機構受政府的管制,發育遲緩,生產和提供滿足社會公眾個性化需要的統計數據產品極其有限,必然導致統計數據產品的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尤其是結構性矛盾凸現,使統計數據產品的適用性降低,有效消費不足,產生消費“疲軟”。
4、統計數據傳播面臨挑戰。經濟信息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和“以人為本”的個性化發展趨勢以及社會快速變化的發展趨勢,使統計數據傳播渠道面臨挑戰。一是以紙介質為主的傳統統計數據傳播渠道速度慢,難以及時提供符合社會各個層面需求,能夠全面、客觀描述社會經濟生活運行狀況和人類文明進步程度的統計數據產品。二是電話、傳真和廣播等傳播渠道傳播速度雖快,但容量有限,不能大面積傳播,受眾面窄。三是網路化的現代化數據傳播渠道雖然不受時空限制,傳播速度快,傳播容量大,可以存儲,方便消費使用,能夠彌補傳統統計數據傳播渠道的不足,但是,成本高,受經濟條件、文化素質等因素的限制,暫時難以普及,受眾面有限。從而難以滿足社會各個層面對統計數據產品的消費需求。
- 游明倫.《論統計數據的消費》[J].統計與決策.2007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