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經濟分析法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技術經濟分析法是指對不同的技術政策、技術規劃和技術方案進行計算、比較、論證,評價其先進性,以達到技術與經濟的最佳結合,取得最佳技術經濟效果的一種分析方法。[1]
應用技術經濟分析法時,一般是採用較完整的指標體系,包括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所謂定性指標是不能用數值或貨幣計量表示的指標,定量指標是可以計算並能用數值或貨幣計算表示的指標。在實際分析中,應把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有機結合起來,以便選擇最優方案。
- (一)方案比較分析法
方案比較分析法是藉助於一組能從各方面說明方案技術經濟效果的指標體系,對實現同一目標的幾個不同方案進行計算、分析相比較,從中評選出最優方案的一種分析方法。採用這種方法時,首先要正確選擇對比方案,並確定對比方案的指標體系,然後把比較方案的有用成果(使用價值)等同化,對各方案進行計算、分析和比較,得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結果,再通過對整個指標體系進行定量和定性的綜合比較和分析,最後選出最優方案,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易於學握,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的比較廣泛。
方案比較分析法的最大特點是首先有既定的可供分析和比較的若幹個方案,最終方案是比較後確定的;其次,各種方案各自的指標體系既具有獨立性,相互之間又有交互性,而且各指標體系的組成是科學合理的。這種方法比較簡單,易於掌握,在實際工作中應用的比較廣泛。
-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是指對每個技術方案的所費與所得進行比較,並選擇出成本最低而效益最高方案的一種分析比較方法。採用這種方法時,一般先將方案的指標分為耗費(成本)指標和所得(效益)指標兩大類,在實際工:作中為了便於計算分析,又把效益指標分為可計量和不可計量兩種,通過對耗費和效益的預測和計算,可在坐標圖中繪製出各個方案的“成本——效益”曲線,然後進行對比分析,以求出最佳方案,在經濟效益查帳中,此法主要用於對不同技術方案合理性的審查。
成本效益分析法的特點是需要檢查人員尋找成本一效益的臨界點。這種方法除用於對不同技術方案合理性的判斷與審查外,還可用於對納稅人稅收籌劃合理性的分析檢查,以及涉及生產經營成本的增值稅檢查。
- (三)投資分析法
投資分析法是指對建設項目、更新改造技術組織措施和企業生產經營中的技術方案進行可行性研究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內容是分析投資項目的技術性、經濟性和社會性三個方面,具體說來應從不同方案的經營費用、投資額、投資回收期、提供的積累、解決的就業人員、改變社會環境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以指導投資決策,力求取得最佳投資效果。此法廣泛地應用於投資效益查帳之中,常用的具體方法有:明貼現的現金流量法、貼現現金流量法和投資風險分析法等。
投資分析法關註的是企業投資行為與稅收的關係,是否符合法律規範的問題。因而,廣泛地應用於投資效益的檢查之中。運用這種方法進行稅收分析的結果,是相對的,其稅收問題的事實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可能現在體現,也可能由於會計處理原則的不同而在將來體現。如由於所依據和採用的會計原則不同,企業債務重組中涉及的增值稅問題(債務重組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具有投資意義的稅收籌劃活動),有些會在債務重組的當期體現出來,而有些則要在債務重組後的一定時期內才能體現出來。
- (四)系統分析法
系統分析法是以系統的總體最優為目標,對系統的各個方面進行定性的和定量的分析,為選擇達到頂定目標的多種方案提供決策、依據的一種分析方法。
系統分析法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程式性,在其適用的範圍內具有較高的分析檢查效率,因而,較多地適用於投資行為對稅收的影響的分析和檢查。
系統分析法一般分為五個步驟:
1.問題提出。即對研究的對象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系統的說明,定目標,說明問題的範圍和重點。
2.制定方案以便確
擬定研究大綱,確定分析方法,收集資料,以制定解決問題的各種可能方案。
3.評價方案
根據系統的性質和要求,建立各種數字模型、圖表等,設計評價標準,比較各種方案可能產生的後果,以便選擇。
4.確定方案
分析對比各種方案的利弊得失,結合考查定量的因素,綜合研究,選擇最佳方案。
5.檢驗驗證
用試驗或模擬的方法對所選擇的方案進行檢驗,如果檢驗後不滿意,就按上述步驟反覆進行,直到提出滿意的建議供決策者參考。
技術經濟分析法與經濟活動分析法不同,前者是事前分析,具有系統性、預測性和選優性,應用範圍較廣;後者是事後分析,以經濟核算為基礎,正確運用技術經濟分析法可以正確處理技術與經濟的辯證關係,剋服在決策上的盲目性,制定或選擇最佳技術政策、技術規劃和技術方案,可以促進入力、物力、財力的節約,以儘可能少的勞動耗費,取得儘可能多的勞動成果,實現最佳技最佳技術經濟效果,這對加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
案例一:技術經濟分析法在尺寸鏈反計算中的應用[2]
在裝配尺寸鏈中,往往是已知封閉環的公差,即裝配精度要求,求各有關組成環的公差,這是尺寸鏈的反計算。在機械設計過程中,反解尺寸鏈非常重要,因為它涉及合理分配各零件的尺寸公差。在反解尺寸鏈的常用兩種方法中,“等公差法”沒有考慮各組成環的任何差異,計算後還要憑設計者的經驗進行調整,其結果帶有主觀性和隨意性,無法滿足生產實際需要;“等精度法”雖然考慮了基本尺寸大小和加工難易程度的影響,但仍不全面,也難滿足生產實際需要。這些方法忽視了在產品功能一定的條件下,對零件總成本的技術經濟分析。
技術經濟分析是把裝配尺寸鏈中所包含的實際零件作為一個整體,在產品功能一定的條件下,考慮了零件尺寸公差的大小與生產廠家製造成本間的關係,即在技術經濟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對比零件的優劣綜合評價值作為公差分配的依據,這種分析方法更為全面合理,其結果符合生產實際情況,而且結果不需人為調整,避免了主觀性和隨意性。
- (一)技術經濟綜合分析原理
技術經濟綜合分析就是對裝配方案的經濟效果進行分析、比較和評價,從中選出技術上先進,經濟上合理的方案,是在對零件的技術和經濟評價的基礎上對零件所作的總體評價。其一般步驟是:先確定零件的評價指標和內容,然後分析計算,根據各零件對評價內容所獲得的總體價值確定其優劣,最後分配各加工零件的尺寸公差。
- (二)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 1.技術評價
零件加工的技術評價主要指的是零件加工的難易程度,其影響因素非常複雜,主要有基本尺寸的大小、公差等級的高低、錶面粗糙度數值等。評價分析時,不能只評價與尺寸鏈相關的零件加工錶面,還應考慮到整個零件的加工難易程度。
(1)基本尺寸
實踐表明,在≤500mm尺寸範圍內,加工誤差與直徑的關係基本上符合立方拋物線的關係。由於基本尺寸越大,加工時產生的誤差也越大,相對加工也就越困難,成本也越高,所以考慮其對加工的影響,為簡便起見,直接採用了基本尺寸的立方根作為評定值。
(2)公差等級
公差等級反映了零件加工的難易程度。通過分析,可採用零件之間相對比較打分的方法進行評價。在公差標準中,當基本尺寸相同時,在常用公差等級內,公差等級每相差一級,公差等級繫數相差1.6倍,公差等級越高,其公差等級繫數就越小,加工就越困難。因此,採用1.6這個比值,不難加工的零件打1分,難加工的零件打1.6分。利用公差等級的差異反映加工的難易程度,然後採用連乘法進行評價。 (3)零件錶面粗糙度的數值。
錶面粗糙度數值與尺寸公差等級有一定的對應關係,Ra值越小,零件越難加工。由考)是通過實際調查得出不同的材料及其毛坯製造方法的相對生產成本。
- 2.經濟評價
毛坯的成本與毛坯的材料和製造方法有關。通過比較單位重量毛坯的的成本,可以得到各種不同的材料及其毛坯製造方法的生產成本,表1(僅供參考)是通過實際調查得出不同的材料及其毛坯製造方法的相對生產成本。
表1不同材料毛坯製造方法的相對生產成本。
毛坯 | 鑄件 | 鍛件 | 軋制 | |||
灰鑄鐵 | 球墨鑄鐵 | 簡單 | 中等 | 複雜 | ||
相對生產成本 | 1.5 | 1.8 | 2.2 | 2.8 | 3.5 | 1.1 |
材料的消耗量也是零件原材料成本費用的一部分,在上述毛坯的成本中,若用單位凈重的金額來計算,則在此只需計算其材料的消耗量即可。由於實際裝配結構可能比較複雜,計算時可根據零件圖形結構估算相對毛坯材料的消耗量。
- 3.綜合評價計算
根據綜合評價的內容,首先分別計算出技術評價值與經濟評價值,然後再進行綜合評價的計算。技術經濟綜合評價的方法很多,在實際生產中,一般用下列公式判斷:
綜合評價值S愈高,則方案愈好。
圖示的齒輪箱部件,根據使用要求齒輪軸肩與軸承端面間的軸向間隙應在1~1.75mm範圍內。若已知各零件的基本尺寸為A1=101mm,A2=50mm,A3=A5=5mm,A4=140mm。試確定各組成環尺寸的公差及偏差。
圖1齒輪箱部件。
圖2裝配尺寸鏈圖
- (一)尺寸鏈分析。
由圖1列出裝配尺寸鏈圖,如圖2所示。
由此得出,封閉環為A0,其公差T0 = 0.75mm,即
增環為A1、A2,減環為A3、A4、A5
- (二)根據評價內容計算各組成環評價分值。
1.基本尺寸。
公差等級。
表2技術評分值和評價值
尺寸 | A1 | A2 | A3 | A4 | A5 | 評價值 |
A1 | 1.6 | 1.6 | 1 | 1.6 | 4.1 | |
A2 | 1 | 1.6 | 1 | 1.6 | 2.56 | |
A3 | 1 | 1 | 1 | 1 | 1 | |
A4 | 1 | 1 | 1.6 | 1.6 | 2.56 | |
A5 | 1 | 1 | 1 | 1 | 1 |
先求出各尺寸相對其它尺寸的技術評分值,然後採用連乘法進行評價,結果見表2
即:A1T = 4.1,A2T = 2.56,A3T = 1,A4T = 2.56,A5T = 1
綜合上述可以計算出技術評價值:
3.毛坯的製造成本
由表1可得:A1M = A2M = 1.5;A3M = A4M = A5M = 2.7
4.毛坯材料的消耗量成本。
根據圖形結構估算相對毛坯材料的消耗量:A1C = 30;A2C = 15;A3C = 1;A4C = 40;A5C = 1
綜合上述可以計算出經濟評價值:
- (三)計算總評價值S和各環的綜合評價值Sn。
總評價值:
各組成環的綜合評價值:
- (四)各組成環的公差分配取A4為協調環。
T1 = (S1 / S)T0 = 0.24;T2 = (S2 / S)T0 = 0.12;
T3 = (S3 / S)T0 = 0.02;T4 = (S5 / S)T0 = 0.02
按入體原則標註,得:;;
由尺寸鏈計算可得:;T4 = 0.35
用技術經濟分析法反求裝配零件的尺寸公差時,考慮了影響加工成本的主要因素,分析問題靈活,如果上述各項技術經濟評價指標繫數與生產廠家的實際符合,就能合理地進行公差分配,在比較經濟的製造成本下獲得良好的產品質量。便於生產實際應用,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