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開發風險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技術開發風險(Technology development risk)
目錄 |
什麼是技術開發風險[1]
技術開發風險是指在研究開發過程中,研究開發方雖作出了最大限度努力,但由於現有的認識水平、技術水平、科學知識及其他現有條件的限制,仍然發生了無法預見、無法剋服的技術困難,導致研究開發全部或部分失敗,因而引起的財產上的風險。技術開發風險僅指因技術上的隨機性因素導致技術開發工作失敗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因不可抗力和當事人違約而造成技術開發工作失敗的可能性。
技術開發風險的表現[2]
在技術開發合同中,常見的技術開發風險通常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技術方面的風險。開發的技術雖然符合科學原理,但由於技術難度大,現階段還難以完成。或者遇到技術困難,如儀器設備、情報資料、協作等條件不足,因而導致研究工作失敗。還有可能當事人事先的設想最後被證明是錯誤的、不可行的,導致開發失敗。
第二,競爭的風險。技術開發尚處在研究過程中,已經由其他人成功研究出同樣的技術。
第三,客觀環境的風險。由於客觀的社會、經濟和技術環境發生變化,原有的技術開發不合時宜,或者已經沒有必要了。
技術開發風險的確定要件和承擔原則[3]
確定技術開發風險的要件有:
(1)開發課題就現有技術水平而言具有足夠難度;
(2)研究開發方在主觀上已盡最大努力;
(3)該領域的專家認為研究開發失敗屬於合理失敗。
技術開發風險責任的承擔原則是:合同有約定的,按合同約定承擔;合同無約定的,由當事人合理分擔。當事人一方發現可能導致開發失敗的情況時,應及時通知另一方並採取適當措施以減少損失;當事人一方沒有及時通知另一方並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應就擴大的損失承擔責任。
技術開發風險的成因及其解決辦法[4]
1 科技成果不成熟是產生技術開發風險的重要原因。建立校內開發基地、加強中試是減少風險的重要環節
企業需要的科技成果主要是技術先進,無風險、見效快、投資少、收益大的新技術、新產品。當前,企業渴求技術成果,又害怕開發不成功,這主要是高校的技術成果是實驗室的科研成果,多數缺乏一定的適用性、可行性及可靠性。科研成果是在實驗室進行的原理性實驗。從實驗中得出科學問題,並以論文的形式驗收,屬基礎或者應用基礎研究。而對成果將用於新產品開發的技術路線、工藝、設備及生產成本考慮得很少,所以實用性差。作為技術用於產品生產後,其產品的成本、價格以及市場前景,都是經營者必須考慮的。許多科研人員在簽訂技術合同前只粗略估計了產品的成本及價格,可行性分析也欠缺。投入生產後,設備工藝的穩定性及可靠性也估計不充分。所以,實驗室出來的科研成果,需要進行二次開發,才能進行某項新產品或新材料的技術開發。
如何讓科研成果變得成熟呢?技術開發基地建設很重要。在基地進行中試,是減少技術開發風險的重要環節。技術開發基地設備比科研設備的功率要大,占地也要大一些,也稱中試基地。作為材料及其加大專業,依托某項科研成果,對多種材質、多種工藝進行反覆多次試驗,得出多種產品的工藝方法。這些相對成熟的開發成果能夠滿足企業的短、平、快要求,企業能儘快地見到效益,表明該項技術開發也宣告成功。
對於機械化、自動化程度高的大型工廠進行技術開發,校內基地尤為重要,因為這樣的企業不能停產搞試驗。在校內開發基地將科研成果進行小試、中試,然後進行試產、試銷,吸收用戶反饋意見,不斷改進技術方案,如此反覆迴圈,科技成果逐漸成熟。近10年來,材料學院各個學科都相應地建立中試生產線,凡是經過了試生產的項目,技術開發基本上成功。我院的科研成果也得到企業界人士的好評。關於開發基地建設費用可以多方面籌款。一是國家專項撥款,如211工程,世界銀行代款,重點實驗室及工程中心建設費;二是政府設立的“科技”項目,撥款和貸款經費;三是風險投資;四是與企業共建聯合實驗室工程中心。
2 技術開發人才缺乏是技術開發風險產生的關鍵因素。大力培養技術人才是減少風險的必要措施
技術開發成功與否,人才是非常關鍵,近10年,大多數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特別是國有大中企業,因技術人員較少,只能應付日常技術工作,沒有時間再學習,知識有些老化,對於高新技術接受較慢。年輕的技術人員,則因在學校只註重基礎,工程師的技能訓練時間極短,動手能力較差。高校教師則教學和科研能力較強,有一部分人技術開發能力還有待提高。由於學校從觀念到政策上都比較偏重科研,所以很少有人願意在技術開發上下功夫。致使技術開發難度很大。
近年來,發達國家普遍重視人才創新,轉變傳統的人才觀念,美國出現科技人才擁有工程,出現“員工充電,老闆出錢”的熱潮,如福特汽車、摩托羅拉等企業每年用於人才培訓的支出費用高達10億美元以上。在我國沿海一帶的外資企業也十分重視技術人才的培養。大力培養技術開發人才,是減少技術開發風險的必要措施。
眾所周知,人才有學術型和技能型,進行技術開發則是需要技能型人才為主。要把技術推向企業,就需要懂技術的人去聯繫企業的生產環境,親I臨現場組織攻關,指揮設備及工藝的調試,既需要吃苦耐勞的精神,又需要掌握高新技術的特別技能。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從高校人手。第一,高校選擇教師時,除了註重教學科研能力外,還要考慮技術開發能力。第二,對學生不僅要培養研究型人才,而且還要培養技能型人才,這就需要加強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的技術創新能力。我院在專業調整和教學改革中,除了增加電腦應用知識外,特別註意加強實驗教學和畢業設計等環節。如學校在經費十分緊缺的情況下,撥款120萬元,建設“材料組織性能分析的多媒體實驗室”,旨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又如畢業論文期間,對於“畢業設計出校門,帶著項目進工廠”的教學方式,學校十分重視。第三,承擔企業技術開發項目的培訓任務。技術開發合同書中一定要有技術培訓的內容及其費用。有條件的還可以聯合開辦培訓班,員工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充電”接受新知識保證工廠技術人才的穩定。
為了穩定技術開發人才,還應建立激勵機制。
3 技術開發資金投入不足是產生風險的主要問題,建立風險投資體系,是減少風險的財力保證
當前技術開發的經費基本上是靠企業投入。企業作為委托方(或合作方)一般無穩定的技術開發經費,當企業意識到需要進行技術開發時,才擠出少量經費起步,很多企業特別是傳統產業,由於效益不好,第二階段就再無經費投入,不少項目由於資金問題而中途夭折。要解決資金問題,可以從建立風險投資體系;建立校內開發基金;廣泛開展科技保險業務等幾方面籌集。
3.1 建立風險投資體系
風險投資是充分運用市場的作用,註重高新科技型企業經營效益與前景的一種投資形式。近年來,美國側重從兩個方面建立風險投資機制,美國政府建立了高科技中小企業風險基金,扶持了近500家高新科技型企業。另一方面,由大企業建立風險投資公司,直接支持科技型企業發展,目前美國已有100多家大型企業都建立了各自的風險投資公司,以風險資本支持其產品的發展。我國政府也設立了中小企業創新基金,也有些投資公司慢慢興起,為高新技術進行風險投資。儘管風險投資力度不大,但我們應充分掌握好政策。如我院開發的納米材料,被深圳尊業投資公司作為風險投資,第一期投資1000萬元,重點用於技術開發的設備購置上。這項科研成果開發出來已有兩年多,產品前景被很多單位看好,但苦於風險太大,望而生畏,而尊業公司的股東多數是證券商人,風險意識強,投資力度大,這種風險投資使該技術快速走向市場。
3.2 建立校內技術開發風險基金
學校每年的技術開發經費占一半以上,可以從這些開發經費提出一部分作為技術開發風險基金。對那些市場前景好的技術開發項目先貸款,待項目開發成功後再收回貸款經費。
3.3 廣泛開展科技保險業務。
支持技術開發者投保不少的保險公司已開設了科技保險這一險種。有的已得到了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對一些風險大的技術項目,事先投保可以使技術人員放下包袱,大膽探索。如衛星上天、航空飛機等都進行了投保。對於科技保險業務目前我國開展得不廣泛,其中主要是費用太高,只要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都參與此項工作,讓更多的人投保費用就可降低,這對保險公司和技術開發者都有利。
總之,只有措施得當,方法好,技術開發率就越高,風險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