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急產業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隱藏] |
應急產業是指為突發事件預防與應急準備、監測與預警、處置與救援提供專用產品和服務的產業。
201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應急產業規模顯著擴大,應急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為防範和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這是我國首次對應急產業發展作出全面部署。
《意見》提出了應急產業發展的四個重點方向和六項主要任務:
四個重點方向:
監測預警。圍繞提高各類突發事件監測預警的及時性和準確性,重點發展監測預警類應急產品。
預防防護。圍繞提高個體和重要設施保護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點發展預防防護類應急產品。
處置救援。圍繞提高突發事件處置的高效性和專業性,重點發展處置救援類應急產品。
應急服務。圍繞提高突發事件防範處置的社會化服務水平,創新應急服務業態。
六項主要任務:
一是加快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對應急產業相關科技工作進行支持。二是優化應急產業結構,採用目錄、清單等形式明確應急產品和服務發展方向,支持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應急服務機構發展。三是推動產業集聚發展,形成應急物資和生產能力儲備基地,建設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四是支持企業發展,培育大型企業集團,促進應急特色明顯的中小微企業發展。五是推廣應急產品和應急服務,激發全社會對應急產品和服務的消費需求,完善重要公共場所應急設施設備的配置標準,推動應急設施設備裝備與建設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六是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支持企業以高端應急產品、技術和服務走出去,引導外資投嚮應急產業有關領域。
《意見》還提出了相應的政策措施。如,完善標準體系,加快制(修)訂應急產品和應急服務標準;加大財政稅收政策支持力度,對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類的應急產品和服務,在有關投資、科研等計劃中給予支持;建立政府引導應急產業發展投入機制,落實和完善適用於應急產業的稅收政策;完善投融資政策,鼓勵各類資本投嚮應急產業,支持符合條件的應急產業企業在海內外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加大對應急產業重大項目的信貸支持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