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經濟分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工程經濟分析是指對各種技術方案的經濟效益進行計算、分析和評價,使得應用於工程的技術能夠有效地為建設服務。
工程經濟分析的重要意義[1]
工程經濟分析的重要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
(1)它是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徑。如何以最低的成本可靠地實現產品的必要功能,是工程經濟分析的一個重要內容,也就是說,要作為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資源的決策,必須同時考慮技術與經濟各方面的因素,進行工程經濟分析。
(2)它是企業生產決策的重要前提和依據。工程經濟分析的結果是企業生產決策的前提和依據,沒有可靠的經濟分析.就難以保證決策的正確。
(3)它是降低項目投資風險的可靠保證。決策科學化是工程經濟分析的重要體現,在工程項目投資前期進行各種技術方案的論證評價,一方面可以在投資前發現問題,以便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另一方面對技術經濟論證不可行的方案,及時否決,以減少決策的盲目性,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使投資風險趨於最小。
工程經濟分析的基本原則[1]
資金的時間價值原則
工程經濟學中一個最基本的概念是資金具有時間價值。由於資金時間價值的存在,使得今天的1元錢比未來的1元錢更值錢。若想用現在時點的價值來衡量未來時期獲得的財富,就必須將其打一個折扣。如果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就無法合理地評價項目的未來收益和水平。
現金流量原則
衡量投資收益用的是現金流量而不是會計利潤。現金流量是反映項目發生的實際現金的流入與流出,而不反映應收、應付款項及折舊、攤銷等非現金性質的款項;會汁利潤是會計賬面數字,而非手頭可用的現金。
增量分析原則
對不同方案進行評價和比較必須從增量角度進行,即用兩個方案的投資差與現金流量差來進
行分析,得到各種差額評價指標,再與基準指標對比,看投資多的方案是否可行。增量分析符合人們對不同事物進行選擇的思維邏輯。對不同方案進行選擇和比較時.應從增量角度進行分析,即考察增加投資的方案是否值得,將兩個方案的比較轉化為單個方案的評價問題,使問題得到簡化,並容易進行。
機會成本原則
機會成本原則是指排除沉沒成本,計入機會成本。
沉沒成本是指由於過去的決策已經發生了的,而不能南現在或將來的任何決策改變的成本。人們在決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不僅是看這件事對自己有沒有好處.而且也看過去是不是已經在這件事情上有過投入。我們把這些已經發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時間、金錢、精力等稱為沉沒成本。
機會成本是指由於資源的有限性,考慮了某種用途,就失去了其他被使用而創造價值的機會。在所有這些可能被利用的機會中.把能獲取最大價值的資源作為項目方案,使用這種資源的成本稱為機會成本。
換句話說.就是對現有的某種有限資源,將它用於某一用途,就不可能用於其他用途,這種不能用於其他用途所受的損失,即為所選用途的機會成本。例如,如果我們不上大學就會得到一份工資,乘以十二再乘以四就是我們四年所放棄的其中一項機會成本。
有無對比原則
“有無對比法”是指將有這個項目和沒有這個項目時的現金流量情況進行對比;“前後對比法”是指將某一項目實施以前和實施以後所出現的各種效益費用情況進行對比。
根據工程經濟的主要任務,可有以下主要可比條件:滿足需要的可比性、消耗費用的可比性、價格指標的可比性、時問的可比性。
(1)滿足需要上的可比。
要求相互比較的技術方案具有同一的滿足需要,如煤和天然氣都可以用作燃料供暖。任何技術方案,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滿足一定的需要,或者說是以其產品的數量、品種、質量等技術經濟指標來滿足社會的某種需要,因此,在進行方案比較時,首先要求各方案具有滿足需要上的可比,即物化指標上的可比。
值得註意的是,這種滿足需要上的可比並非絕對的,在很多情況下,可以通過價格指標,將物化指標(實物指標)轉化為價值指標,以實現滿足需要上的可比。
(2)消耗費用上的可比。
消耗費用的計算應與經濟效益的計算原則和方法一致,也就是說,進行比較的方案,其消耗費用所包括的內容、計算原則、方法應保持一致。一般來說,應該將從項目建設開始到產品產出全過程的費用進行比較。
(3)價格指標的可比。
對技術方案進行經濟計算時必須採用合理一致的價格,一般採用現行價格。
(4)時間因素的可比。
需滿足兩個基本要求:
a.對經濟壽命不同的備選方案進行比較時,應採用相同的計算期;
b.技術方案在不同時間(時刻)發生的費用支出和經濟收益不能簡單地相加,而必須考慮時間因素的影響。
風險收益的權衡原則
投資任何項目都是存在風險的,因此必須考慮方案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不同項目的風險和收益是不同的,對風險和收益的權衡取決於人們對待風險的態度。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選擇高風險的項目,必須有較高的收益。
工程經濟分析是一個不斷深入、不斷反饋的動態規划過程。從縱向看,前一階段的工作成果是後一階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礎,後一階段是前一階段工作的深入和細化。從橫向看,每一個階段又可分解成若幹相互聯繫和區別的子過程,子過程的優化離不開整體的優化,整體的優化要靠子過程的優化來實現。
(1)確定目標
工程經濟分析的第一步就是通過調查研究尋找經濟環境中顯在和潛在的需求,確立工作目標。
(2)尋找關鍵要素
關鍵要素也就是實現目標的制約因素,確定關鍵要素是工程經濟分析的重要一環。只有找出了主要矛盾,確定了系統的各種關鍵要素,才能集中力量,採取最有效的措施,為目標的實現掃清道路。
(3)窮舉方案
一個問題可採取多重方法來解決,因而可以制訂出不同的方案。工程經濟分析過程本身就是多方案選優,如果只有一個方案,決策的意義就不大了。所以窮舉方案就是要儘可能多地提出各種備選方案。
(4)評價方案
評價方案是工程經濟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從工程技術的角度提出的方案往往都是技術上可行的,但在效果一定時,只有費用最低的方案才能成為最佳方案,這就需要對備選方案進行經濟效果評價。評價方案,首先必須將參與分析的各種因素定量化,一般將方案的投入和產出轉化為用貨幣表示的收益和費用,即確定各對比方案的現金流量,並估計現金流量發生的時點.然後運用數學手段進行綜合運算、分析對比.從中選出最優的方案。
(5)決策
決策即從若幹行動方案中選擇令人滿意的實施方案,它對工程項目建設的效果有決定性的影響。
方案比較法是運用多方案評價的指標及綜合評價方法,對方案進行優選的統稱。方案比較法可以對項目機會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眾多方案進行比較分析,從中選出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方案,作為詳細論證的基礎。方案比較法是通過比較來選擇最佳方案的方法,是技術經濟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
(1)確定對比方案,對比方案可按技術目標確定若幹個,對比的對象應根據對比的內容具體確定。
(2)確定對比方案的指標體系,包括一般的共性指標,不同方案的目標、要求和特點,確定特點的評價指標和重點指標。
(3)確定方案要達到的目標,提出實現目標的各個待選方案。
(4)運用統計分析方法,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數據,進行整理、研究,為分析、評價方案提供依據。
(5)運用系統分析法,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以系統觀點分析各方案的技術經濟效果。計算、分析和比較指標,對不可計量的指標也要得出定性分析結果。
(6)綜合比較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對不同方案進行綜合比較、評價,以選定最優方案。
(7)將其他方案的優點充實到最佳方案中,使所選方案更趨完善,以取得更好的技術經濟效果。
實踐中要正確和恰當地運用方案比較法,就必須掌握它的實質和瞭解其不足方面,並加以改進。
(1)方案的質量問題。備選方案的質量是整個設計質量的基礎。為保證人選方案的質量,可提出“技術上可行和先進”的原則。“可行”就是方案或某一項技術決定能行得通、能夠實施.這個技術決定或方案是“適合於本設計具體條件”的;“先進”就是方案或某項技術決定水平先進。
(2)方案的遺漏問題。為防止漏掉較好的方案,除第(1)條要求外.還應當怎麼做呢?有人提出了擬訂方案的“整體詳盡性”原則。說應當把所有可能的方案都提出來。筆者認為這種“窮舉法”不一定好。對於方案數目不多的情況可以這樣做,也比較好,但當方案數目無限多時就行不通了。當數目較多時。工作量便相當大,大量的時間、精力被用於找方案,而影響了對方案的精心制訂。實際上,有了第(1)條“可行和先進”的要求,就能夠保證提出的方案處在較優的位置,無須窮舉。
(3)“技術”和“經濟”的比較分步獨立進行不妥。因為一個方案的好壞是技術和經濟等方面合成作用的結果,應當放在一起同時衡量。但是由於有的因素難以量化。所以目前還沒有較完善的能綜合判定的技術方法。事實上,一項大的工程應從技術、經濟、安全、社會四方面來綜合評比方案。
(4)消除主觀因素問題。該問題主要體現在方案比較的第四步。其原因是還沒有較理想的綜合評判方法,或者說數學化程度還不高。由於主觀成分較多、片面性較大,評比難度也較大。所以對因素“量化”的研究以及綜合評比技術的研究依然是個課題。
(5)方案比較法要註意各方案的可比性.條件、範嗣和單價與各指標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