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比較分析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什麼是綜合比較分析[1]
綜合比較分析是將橫向比較與縱向比較結合起來進行分析的方法。
綜合比較分析的內容[2]
綜合比較分析包括區別分析比較、圖表綜合比較和比率指數綜合比較三種具體方法。通過綜合比較分析,就可以對公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作出判斷,從而確定投資決策。
綜合比較分析的數學表達式[3]
式中:——某一政策方案的綜合評分;
Wi——各評估項目的權重;
Pij——各評估項目的評分。
綜合比較分析法的步驟[3]
(一)正確選定比較項目
每個政策方案的最終效果,都是由多種因素共同作用所決定的。這些因素對政策方案的作用程度並不一致,有的大些,有的小些。比較時,應選擇那些各方案一致,且對既定目標影響較大的因素進行比較。進行國家或地區間的政策比較時,也一樣要首先抓住影響該國或該地區相關政策的主要環節。
怎樣確定對政策方案影響最大的因素呢?這就要根據相應國家或地區當時、當地的技術、經濟、社會、生態等條件的可能,依據公共政策主要目標的要求來確定。所謂“影響最大”,有兩方面涵義:一是某些因素對政策效果的形成作用最明顯,或者說這些因素是該國或該地區在當時、當地的具體條件下,形成那種政策效果的決定性因素;二是某些因素對政策效果的制約作用最強。這兩類因素都必須重視,方可正確比較公共政策效果。分析影響因素還有一些方法,如回歸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這些方法可以在數量上表明諸因素對政策效果的影響程度,從而確定關鍵因素。限於篇幅,這裡就不贅述了。
(二)對參比政策方案的項目進行評分
這裡首要的是規定各參比政策方案有關項目的評分標準。所定的評分標準,應能包含各方案中該項項目的值,即依據評分標準,能對各方案的項目評定相應的分數。制訂評分標準的方法是:用各方案該項目的最大值減去最小值,再用所定的評分等級去除,得出每個分數級的組距,然後依此組距從最低值開始,划出各個分數的上下限。數學表達式為:
式中:Z——組距;
Ag——該項目指標的最大值;
As——該項目指標的最小值;
n——評分級數。一般用五分制(即n=5),也有用百分制(即n=100)或其他分制的。
需要註意的是,各政策方案項目的評分級數要相同,不能有些採用百分制,有些採用五分制,這樣會失去可比性或人為地誇大某些項目的作用。其次,根據選取項目的性質不同,有的數值越大評分值越高,有的則相反。有了評分標準後,可以用這個標準去衡量各個政策方案中的相應各項目,評出相應的分數,這叫做自然評分。對於簡單政策方案的評價對比,利用自然評分之和就可以確定優劣,比較工作就可以結束。而複雜的政策方案須經加權評分後再進行比較。
(三)確定各參比政策方案相關項目的權重
由於各項目在相應參比政策方案中所占的地位和重要性不同,評分時應根據各個項目的重要性以及當時、當地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其權重,一般用百分數來表示。這裡,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假設條件是,各政策方案的效果,是由所要比較的項目共同形成的(實踐中顯然並非如此,因為人們在分析時自然會捨棄一些次要因素),這些項目共同作用的程度為100%。由於每個項目對相應政策方案的作用程度是不同的,可以按照百分數的大小,去確定相應各項目所占的比重。這個用百分數表示的比重就是權重。這樣做的目的在於:突出重要項目的作用,從而使比較出來的政策方案既符合既定目標,又具有較大的可行性。當然,這種做法的缺點是人為因素較大。
(四)編製綜合評分分析表
進行比較編製綜合評分分析表見下表。利用該表,很快就可以找到積分最高的國家或地區的公共政策方案。
綜合比較分析法利用統一的評分標準,對各政策方案進行評分,不僅體現了不同國家或地區間公共政策方案中同一項目指標的差異性,還通過賦值的辦法體現這種差異的程度,從而得以把質的分析和量的分析有機地結合起來。這種特點使其不僅適用於可量化的,而且適用於不可量化的政策方案的比較、評估。但這種方法在賦予權重和分數時主觀性太強,而這又是綜合比較分析法的關鍵性工作,故不可避免地要影響評估精度。為了儘量減少主觀性對政策方案的影響,增加可靠性,在決定權重和各項目的分數時,應在廣泛聽取專家意見和儘量熟悉情況的基礎上,深人細緻地分析,必要時可採用德爾菲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