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6个条目

國貨出口復進口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國貨出口復進口

  國貨出口復進口,按照海關的解釋,就是指重新進口已經進入到中國大陸的保稅物流園區或自由貿易港的中國產品。這些產品在未進行加工改變貨物狀態的情況下,因某些原因需要重新中轉復運進境。這其中,有因為質量問題和經濟糾紛而被退貨的產品,有跨國公司全球產業鏈的佈局考慮,但更多的國貨出口復進口是和“加工貿易”聯繫在一起的。

  通俗地講就是重新進口已經出口的中國產品。具體做法是國內的產品在辦理出口手續後離境,然後又辦理進口手續進口。由於中國企業離得最近的“境外”就是香港,香港又是貿易自由港,所以國貨的出口復進口一般在香港完成。業內稱之為“香港一日游”,即產品在香港一日之內實現了出口和進口。隨著內陸保稅園區、保稅物流中心的建立,出口復進口在國內就可以實現,“區內一日游”代替了“香港一日游”。原因是保稅園區、保稅物流中心是“境內關外”的海關監管區,國內貨物進入則視同出口,再進入國內則為進口,貨物在保稅倉庫里轉一圈之後,就可以實現出口和進口。

國貨出口復進口的現象

  出現國貨出口復進口現象,是因為中國現行的加工貿易政策不盡合理。企業利用政策漏洞從事國貨出口復進口貿易一方面“堆高”了貿易數字,使國家無法對進出口形勢作出準確的判斷,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大量的稅收流失

  據介紹,1980年,中國國貨出口復進口僅有0.24億美元,大部分來自海外退貨。從1981年以後,國家為鼓勵出口,調整了外貿稅收政策,外貿企業出口材料、零部件、初級形態製成品和半製成品可以直接獲得出口退稅。企業再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又可以享受減免關稅增值稅的優惠。企業通過這一進一齣,既可以得到減免的增值稅又可以得到出口退稅,最多可以獲得兩至三成的利潤

  國貨出口復進口的大量產生是由中國的內、外貿長期以來分別管理,且分別實行不同稅收政策形成的。內貿要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而外貿為促進出口,實行出口退稅。材料、零部件、初級形態製成品及半製成品的國內生產單位通過出口可直接獲得出口退稅,而購買國內材料、零部件、初級形態製成品及半製成品的國內加工生產企業其購買成本中卻包含了這部分稅額,只能在其加工後的製成品實現出口的那部分通過國家退稅而得到部分補償。但由於國家對加工貿易方式的進口一直實行減免稅政策,因此從境外進口材料、零部件、初級形態製成品及半製成品就可以享受減免稅優惠。這樣,國內的材料、零部件、初級形態製成品及半製成品通過出口,使出口企業得到了國家退稅的好處;又通過加工貿易名義下的進口,又使進口企業得到了國家減免稅的好處。

國貨出口復進口產生原因

  國貨出口復進口是符合國際貿易慣例和我國進出口政策的。它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選擇

  針對現行出口退稅、關稅倒掛等政策和辦法,企業為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選擇。根據出口政策,上游企業將國產料件直接出口境外退稅,然後由加工貿易企業以保稅方式復進口,既能使上游企業享受出口退稅政策,又使下游加工貿易企業免交增值稅。稅差率給上下游企業都可帶來可觀的利潤。

  二、外商投資企業為調整在我國的經營佈局和競爭策略而採取復進口

外商投資企業在我國境內從事加工貿易,主要採取原材料和銷售市場“兩頭在外”的方式。為降低成本,實現增值,把從中國境內採購的原材料、零部件、初級形態製成品及半成品,先出口到香港,在其物流中心和結算中心轉一圈,復進口到境內加工貿易企業。或者利用在境外的銷售代理權,把製成品先出口再進口,在內地市場銷售。

  三、國際產業分工的影響

  國際產業分工細化,以及跨國公司在全球配置資源在客觀上要求某些中間品多次進出關境而導致復進口。在國際產業分工和轉移重組中,一種製成品往往由多個國家或地區生產的零部件加工而成,其配送中心在全球範圍內旗下子公司調配生產料件,因此在最終產品形成前,中間產品可能要多次出入一國關境。近幾年國外企業把總部遷到我國,紛紛把採購和目標市場轉向我國國內,這就增加了復出口

  四、我國的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稅收政策促使企業採取出口復進口

  目前國內大多數省市對加工貿易深加工結轉稅收實行的“先徵後退”,企業或為了減少徵稅退稅時間差造成的資金占壓或避免跨省區結轉的繁雜手續,轉而採取出口復進口。

國貨出口復進口的效用

  一、可以得到客觀的利潤

  企業從進出口稅收政策可以得到可觀的利潤,有利於企業發展。我國內外貿稅收截然不同。產品內銷要征收增值稅和消費稅。而外貿企業出口材料、零部件、初級形態製成品和半製成品可以直接獲得出口退稅,企業通過加工貿易方式進口時,又可以享受減免關稅和增值稅的優惠。客戶減免的增值稅和出口退稅相加,最多可以得到20%-30%的利潤,上下游企業都得到了稅收減免的好處。而代理業務的公司,也可以拿到一筆不菲的代理費。

  二、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

  二在內陸保稅園區、保稅物流中心進行“區內一日游”,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物流成本。由於內陸保稅區與企業空間距離大大縮小(與沿海港口,香港比較),運輸成本、辦事成本、貨物破損率、退稅時間等都大大的降低,使國貨復進口的好處更加明顯。

  三、有利於增加貿易逆差,促進國際貿易平衡

  在國際貿易摩擦加劇的情況下,對我國是有利的。國貨在出口後復進口時的價格一般是比原來高的,因此國貨復進口的增長高於出口的增長,能起到遏制外貿順差的作用。

  四、有利於我國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和發展

  出口復進口在增加企業利潤的同時,還有利於促進企業通過復進口將原材料、初級零部件等加工成為成品出口,使產品成倍增值,提高出口產品質量,促進加工貿易升級和產業鏈的延伸、優化和集聚。

  五、會促進物流業和加工貿易區的發展

國貨出口復進口的案例

案例一:電子元件的出口復進口

  以一個電子企業為例,電子元件出口可以享受13%至17%不等的出口退稅,等於價格成本降低了13%至17%。而下游企業用更低的價格進口時,只要持有加工貿易手冊,就不用另外繳納進口關稅和環節稅,上下游企業都得到了稅收減免的好處。據業內人士介紹,國貨出口復進口一般都是以這樣的程式進行的。

  在國貨出口復進口不多時,應該說其對中國的進出口總額影響不大。但隨著國貨出口復進口數量的不斷增加,其對進出口總額的影響在不斷擴大。據統計,在過去26年來,這項業務增長了3056倍。2006年全國共辦理出口貨物退免稅4285億元,比上年增長27%,是歷史上辦理出口退免稅最多的一年。如此迅猛的增長勢頭,擾亂了正常的外貿秩序,扭曲了中國的外貿數字。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7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國貨出口復進口"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