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區域創新環境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区域创新网络)

區域創新環境(Regional Innovation Milieu)

目錄

什麼是區域創新環境

  區域創新環境是指在特定的區域內各種與創新相聯繫的主體要素(產生創新的機構或組織)、非主體要素(創新所需的物質條件) 以及協調各要素之間關係的制度及其政策的總和。區域創新環境應該包括兩方面的含義:一是促進區域內企業等行為主體不斷創新的區域環境(靜態的環境);二是為進一步促進區域內創新活動的發生和創新績效提高,區域環境自身不斷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而不斷自我創造和改善,以形成自我調節功能強的區域創新系統(動態的創新環境)。

區域創新環境的構成[1]

  創新環境學派主要代表人物C am agn i認為,合作關係或稱地域網路構成了創新環境的核心組成部分。賈亞男把區域創新環境分為互相聯繫、彼此依賴的四個層次網路系統,即基礎層次網路系統、文化層次網路系統、組織層次網路系統和信息層次網路系統。蔡秀玲認為區域創新環境主要由基礎設施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區域制度環境、區域學習環境等四部分構成。基礎設施環境是有利於主體進行創新的靜態創新環境,社會文化環境、區域制度環境、區域學習環境能促進區域內創新活動發生和創新績效提高,屬於動態創新環境。黃橋慶等將創新環境的基本構成劃分為四個方面的內容:(1) 基礎設施環境;(2) 創新資源環境;(3) 政策與制度環境;(4) 社會文化環境

  基礎設施環境和創新資源環境屬於區域創新的硬環境,而政策制度環境和社會文化環境則屬於區域創新的軟環境。蓋文啟認為創新環境由三方面構成,即區域的社會文化環境與創新;區域發展的制度新環境;區域勞動力市場創新環境。邱成利認為區域創新環境是由創新基礎、創新資源和制度環境構成的。從創新的動態過程來看,區域創新環境由研究與開發、創新導引、創新運行與調控、創新支撐與服務構成;從創新對象來看,區域創新環境由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管理創新等部分構成。程工認為區域創新環境就是一個地區吸引投資的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制度技術管理體制、文化等方面的創新。綜觀國內外學者對區域創新環境的描述,普遍認為區域創新環境由區域創新軟環境硬環境構成。區域創新硬環境包括交通、通訊信息網路等;軟環境包括利於區域知識創新和順利流通擴散的制度、政策法規及學習氛圍,勇於創新和嘗試、寬容失敗等社會文化環境。在區域創新活動中始終貫穿文化的思維,對於區域的價值體系和發展目標形成指引。

區域創新環境的培育和形成[1]

  企業區域創新體系的核心主體,區域創新環境與企業發展基本上是雙向互動關係。一方面,區域創新環境不同程度影響著企業的創新活動;另一方面,企業行為也反作用於區域創新環境。因此,必須立足於企業的需求來建立區域創新環境。培育和形成良好的區域創新環境目前主要存在兩種途徑。一種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為,其出發點是發展區域經濟。這一渠道又可以分為兩種方式實現:一種是建立物質基礎,如投資建立良好的區域交通運輸系統和信息通訊網路,建設企業家聚會的場所,以及投資於培養人才、產生技術的院校和科研機構等(稱為硬方式);另外一種是影響開發區吸引力的形成以及文化氛圍,主要著眼於建立起一種富有活力的創新精神,尊重人才的區域文化(稱為軟方式)。創造區域創新環境的另外一種渠道,即自下而上企業行為,其出發點是利潤和各種效益。它也可以分為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自發的,出於企業自身的需要而產生的行為,如出於對信息的需要、環境的要求而投資高新區基本建設等,這些無疑都是對區域創新環境的貢獻;第二種是在政府引導下的行為,出於政府所提供的利益和自身對區域責任感的行為,如出於政府誘發而進行的企業間、企業與政府間、個人與個人間的正式和非正式交流等。

  此外,王錚等提出了構建區域創新環境的階段論。在區域創新環境的創立階段,戰略主體是政府;而在創新環境的發展和成長階段,中介機構、企業和科研機構成為戰略主體;在區域創新環境的成熟階段,戰略主體是企業和大學科研機構。

區域創新環境的分類[1]

  區域創新環境主要包括硬環境(靜態的環境)和軟環境(動態的環境) 兩大部分。從大量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國內不同區域之所以存在不同類型的創新環境,一個基本的特征是,這些地區創新的軟、硬環境的匹配關係不同。基於此,黃橋慶等將區域創新環境劃分為四種類型,即互動型、承接型、吸收型、摩擦型。不同類型的創新環境對地區創新活動會產生不同的影響(見表)。

類型特征軟硬體匹配
互動型創新環境創新主體具有較強的創新動力和能力, 相互間創新激勵產生相應的創新行為硬體環境好
軟體環境好
承接型創新環境創新主要依靠國家政策, 能夠承接外部擴散的創新成果, 但是難以進行率先創新硬體環境好
軟體環境差
吸收型創新環境區域創新活動受基礎設施等條件限制, 但能利用區域外部條件吸收外部創新資源硬體環境差
軟體環境好
摩擦型創新環境各種要素稀缺, 呈分散狀態, 各種體制、機制的摩擦使區域創新活動難以開展硬體環境差
軟體環境差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1. 1.0 1.1 1.2 向清華,趙建.區域創新環境研究綜述.科技管理研究[J],2010,(1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Gaoshan2013,Lin,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區域創新環境"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