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15个条目

決策技術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決策技術

  決策技術是指決策者決策過程中所應用的手段、方法和組織程式的總和。它與一定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聯繫,不同質的決策技術。決定決策過程的不同特點,形成不同質的決策類型--經驗決策和科學決策。

  決策技術是管理的一個重要分支,是決策科學化的重要保證。隨著新的科學技術在生產領域的應用,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影響企業生產的因素越來越多;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的加強,市場格局的不斷改變,影響企業經營狀況的經營環境變得越來越難預見

決策技術的種類[1]

  第一類,決策“硬”技術決策“硬”技術又叫定量決策技術,包括確定型決策技術、非確定型決策技術、競爭與隨機型決策技術等。

  第二類,決策“軟”技術決策“軟”技術又叫定性決策技術,包括德爾菲法類比法孫子兵法等。

  第三類,決策“韌”技術決策“韌”技術是把決策“軟”、“硬”技術結合起來的一種具有“彈性”的決策技術,它又包括兩部分:

  一是“硬”技術的“軟”化方法。其特點是用模擬方法解決數學分析方法要解決的問題。比如,利用大氣環流實驗來測定大氣環流的狀態、參數及變化特點等。

  二是“軟”技術的“硬”化方法。其特點是利用電腦模擬專家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比如,美國斯坦福大學設計的“MYCIN”醫療診斷系統等。

決策技術與方法[2]

  為了保證影響組織未來生存和發展的決策的正確性,必須利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決策,決策的方法包括定性決策方法定量決策方法定性決策方法

  定性決策方法,又稱為主觀決策方法,是決策者根據所掌握的信息,通過對事物運動規律的分析,利用知識和經驗,評價和選擇最佳方案的決策方法。其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又稱智力激勵法、思維共振法,是現代創造學奠基人、美國的奧斯本提出的。它通過有關專家之間的信息交流,引起思維共振,產生組合效應,從而導致創造性思維或方案的產生。

  (二)名義群體法

  在集體決策中,如對問題的性質不完全瞭解且意見分歧嚴重,則可採用名義群體法(nominalgroups)。在這種技術下,小組的成員互不通氣,也不在一起討論、協商,從而群體只是名義上的。

  採用名義群體法管理者召集群體成員,把要解決的問題的關鍵內容告訴他們,並請他們獨立思考,要求各成員獨立擬出自己的方案,並思考好如何向其他成員闡明自己的方案。然後,各成員按順序向其他成員闡明自己的方案.,確保每個人都瞭解清楚。記錄員指出相似或相同的方案要求其餘的成員將方案進行整合。再由記錄員公佈全部不同類型的方案,各成員客觀地進行思考和比較之後對所有方案按最佳到最差的順序進行排序。最後主持人統計各方案得到評價的情況,選出最佳方案。

  (三)德爾菲法

  德爾菲是古希臘城名,相傳城中阿波羅聖殿能預卜未來,因而以此命名。德爾菲法(Delphigroups)是20世紀40年代末由蘭德公司創立的。它也稱專家小組法。這種方法是採用徵詢意見表,利用通信方式,向一個專家小組進行調查,將專家小組的判斷預測加以集中,利用集體的智慧對市場現象未來做出預測

  德爾菲法在對專家意見進行調查時,採用“背靠背”即匿名的方式,以促使各專家充分發表意見,避免專家之間的相互影響和權威人物個人意見左右其他人的意見等情況。通常要通過幾輪函詢來征求專家的意見,組織者對每一輪的意見進行彙總整理後作為參考再發給各位專家,供他們分析判斷,以提出新的論證。幾輪反覆後,專家意見趨於一致,最後供決策者進行決策。

  運用德爾菲法進行決策時具有明顯的優點:

  ①各專家能夠在不受心理干擾的情況下,獨立、充分地表明自己的意見;

  ②預測值是根據各位專家的意見綜合而成的,能夠發揮集體智慧

  ③應用面比較廣,費用比較節省。這種方法可能存在的問題是:僅僅根據各專家的主觀判斷,缺乏客觀標準,而且往往顯得強求一致。

  (四)其他定性決策方法

  1.哥頓法

  這種方法與頭腦風暴法原理相似,先由會議主持人把決策問題向會議成員做籠統的介紹,然後由會議成員(即專家成員)海闊天空地討論解決方案;當會議進行到適當時機時,決策者將決策的具體問題展示給小組成員,使小組成員的討論進一步深化,最後由決策者吸收討論結果,進行決策。

  2.淘汰法

  先根據一定條件和標準,對全部備選方法篩選~遍,把達不到要求的方案淘汰掉,以達到縮小選擇範圍的目的。淘汰的方法有:

  ①規定最低滿意度

  ②規定約束條件;

  ③根據目標主次篩選方案。

  3.環比法

  環比法也叫“0一1評分法”,即根據人們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對所有可行方中進行兩兩比較,優者得1分,劣者得0分,然後以各方案累計得分多少為標準選擇方案。


  定量決策方法是應用數學模型和公式來解決一些決策問題,即運用數學工具、建立反映各種因素及其關係的數學模型,並通過對這種數學模型的計算和求解,選擇出最佳決策方案的方法。

  根據數學模型涉及的決策問題的性質(或者說根據所選方案結果的可靠性)的不同,定量決策方法一般分為確定型決策方法風險型決策方法不確定型決策方法三類。

  (一)確定型決策方法

  運用這種方法評價不同的企業經營方案的效果時,人們對未來的認識比較充分,瞭解未來可能呈現某種狀況,能夠比較準確地估計未來的發展狀況,從而可以比較有把握地比較、預測各方案在未來實施所帶來的效果,並據此做出確定性的選擇。常用的確定型決策方法線性規劃盈虧平衡分析等。

  1.線性規劃

  線性規劃是在一些線性等式或不等式的約束條件下,求解線性目標函數的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方法。運用線性規劃建立數學模型的步驟是:

  ①確定影響目標大小的變數,列出目標函數方程;

  ②找出實現目標的約束條件;

  ③找出使目標函數達到最優的可行解,即為該線性規劃的最優解。

  2.盈虧平衡分析

  盈虧平衡分析又稱保本點法或量本利法,是根據產品的業務量(產量或銷量)、成本利潤之間的相互關係的綜合分析,用來預測利潤控製成本,判斷經營狀況的一種數學分析方法。

  (二)風險型決策方法

  風險型決策方法主要用於人們對未來有一定認識,但又不能完全確定的情況。

  風險型決策具有以下條件:

  ①一個明確的決策目標(如收益最大,或成本最低等);

  ②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可行方案;

  ③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然狀態,且各種自然狀態發生的概率可知;

  ④每一種方案在不同自然狀態下的結果可知。

  (三)不確定型決策方法

  不確定型決策是在各種自然狀態發生的概率無法預測的條件下,依據經驗判斷並有限地結合定量分析方法所做出的決策。不確定型決策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樂觀法悲觀法折中法等概率法後悔值法等。

  1.樂觀法

  樂觀法又稱大中取大法。如果決策者比較樂觀,認為未來會出現最好的自然狀態,並且不論採用何種方案均可能取得該方案的最好效果,那麼在決策時就應以各方案在各種狀態下的最大損益值為標準(即假定各方案最有利的狀態發生),選取各方案的最大損益值中最大者所對應的方案。

  2.悲觀法

  悲觀法又稱小中取大法。與樂觀法相反,如果決策者對於未來比較悲觀,在決策時就會以規避最差結果為準則。因此,決策者在進行方案取捨時以每個方案在各種狀態下的最小損益值為標準(即假定每個方案最不利的狀態發生),選取各方案的最小損益值中最大者所對應的方案。其步驟為:

  ①在各方案的損益中找出最小者;

  ②在所有方案的最小損益值中找最大者。

  3.折中法

  這種方法是樂觀法悲觀法的結合。其基本觀點是:樂觀法過於冒進,悲觀法過於保守,所以可以考慮將兩者進行折中。其基本方法是:根據決策者的判斷,給最好的自然狀態以一個樂觀繫數,給最差的自然狀態以一個悲觀繫數,兩者之和為1,然後用各方案在最好狀態下的效果值與樂觀繫數相乘所得的積,加上各方案在最差自然狀態下的效果值與悲觀繫數的乘積,得出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再利用最大期望值原則比較各方案,做出最終選擇。

  4.等概率法

  等概率法(即Laplace法)是由數學家拉普拉斯(Laplace)提出的。他認為,在無法確定各種自然狀態發生的概率時,可以假定每一自然狀態具有相等的概率,並以此計算各方案的期望值,進行方案選擇。

  5.後悔值法

  決策者在決策並組織實施後,如果遇到的自然狀態表明採用另外的方案會取得更好的效果,那麼決策者將為此而感到後悔。因此,可以用減少後悔,即力求使後悔值最小作為決策準則。所謂後悔值是指在某種自然狀態下因選擇某一方案而未選取該狀態下的最好結果而少得的收益

參考文獻

  1. 徐成偉王建主編.實用現代企業管理方法.新華出版社.2006.
  2. 張卓等編著.管理學.科學出版社.2011.01.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8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林巧玲,Mis铭.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決策技術"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