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農業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什麼是農業文化

  對於農業文化,一般有廣義和狹義的理解:廣義的農業文化被認為是在農業生產實踐活動中所創造出來的、與農業有關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狹義的農業文化僅指在農業生產方式基礎上的觀念體系,其中包括與農業生產緊密相連的哲學理念、價值觀念、政治思想、科學認識等具體內容。

農業文化的載體

  農業文化的實體內容十分豐富,既包括農作物品種、農業生產工具,也包括農業文學藝術作品、農業自然生態景觀等一切與農業生產相關的物質實體文化。

  以農具的發展變遷為例,可以發現工具的改進是社會進步和生產力水平提高的標誌。原始時代的農業工具主要是以木質工具和石質工具為主的,如石斧、鋤、來耙、石磨盤和石磨棒等;春秋時期、攫、鏟、犁和鐮等金屬農具得到普及;戰國時期開始將鐵犁和畜力配合起來使用,這就為深耕和多耕創造了條件;秦漢時期牛耕已普遍推廣;耬是漢代的重大發明,可同時完成開溝、下種、覆土的工序,提高了播種的效率質量;魏晉時期出現了新的農具耙,還形成了耙耕的北方抗旱保墒耕作技術體系;唐宋時期則形成南方稻作農業的技術體系;元明清時期形成了更加集約的傳統農業技術體系。隨著工業化現代化進程的推進,那些代表一個時代一個地域農業發展最高水平的傳統農具,正在被抽水機、除草劑、收割機、打穀機等取代。作為傳統農耕生活方式的歷史記錄,春臼、桔棉、石磨等工具幾近絕種,無工業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風車、水車技術在化學和電力“工具”的衝擊中備受冷落。農民與傳統農具的疏離,與現代化生產工具的親和,宣告著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

  農業物質實體文化的重要功能表現為具有承載功能。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空中樓閣,總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為依托,隨著實體文化的變化,農業文化的其他部分也會隨之變化。當原有的物質實體被新的物質實體所取代,新的農業文化也就代替了舊的文化。實體文化不僅決定著農業生產方式,也決定了農民的生活方式。研究農業實體文化與農民社會生活方式的關係,是農業文化研究最具現實意義的方面。

農業文化的表現

  民俗與民問信仰是農業文化的重要表現農業民俗文化是指傳承於民問的、世代相襲的、與農業生產有關的文化事項。例如,為了安排好農業勞動,古人創造了適應農業生產的獨特的曆法和歲時節日(農曆或陰曆),設立了反映季節變化的二十四節氣,通俗易懂地表明瞭一年四季氣溫、物候和雨量變化的不同,告訴人們根據節氣安排農業勞動。二十四節氣的節律就是春種、夏鋤、秋收、冬藏的農耕文化周期,與之相應的農事活動習慣正是在這年復一年、周而複始的運轉中自然地延展。鄉村的土地制度、水利制度、集鎮制度、祭祀制度,都是依據這一周期創立、併為民眾自覺遵循的生活模式。民問素有“不懂二十四節氣,白把種子種下地”的說法。北方農村的“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清明忙種麥,穀雨種大田”、“清明麻、穀雨花、立夏點豆種芝麻”等等,就是農民不違農時、信守農耕作業習慣的形象表達。這些至今仍廣為流傳的農諺,正是歷代農民根據氣象觀測和耕作經驗的總結;它們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指令,千百年來指導著人們的農事生產活動。農事節日往往與關鍵的歲時節令和農事祭祀相聯繫,反映著農業生產各個重要階段人們的迫切意願和習慣。如大家所熟知的春節、中秋節、端午節等。

  農業信仰也是農業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和鄉土本色。正可謂平坦的原野無山神,內地的鄉村無海神。在傳統的農業社會,農民對大自然充滿敬畏之情。祭農神、祭土地神、祭水神、祭谷魂、祭蟲神等儀式活動,以及對各種生產禁忌的烙守,集中表達了農耕民族取悅神靈,祈求風調雨順的文化心理。民眾對自然的崇拜意識和對動植物的禁忌保護,也在客觀上維護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在很多民族的觀念中,自然、動植物和人是相互依存、不可分離的整體。這種建構人與環境關係的文化觀念與宗教意識,在維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農業文化的價值

  農業文化是隨著社會發展而變化的,在經歷了現代西方文化的衝擊後人們開始反思傳統農業文化的價值,特別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人們在享受現代科技成果給我們帶來的巨大物質豐富和物質享受的同時,開始警覺地發現人類居住的地球環境在日益惡化著,如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積銳減、環境污染、土壤退化等環境問題日益困擾著人們。

  生態價值

  農業文明是人類在適應、利用、改造自然,到破壞自然、受到懲罰,而最終尊重自然的漫長歷史過程中積累形成的。在傳統農業文化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尊重自然、保護自然、按自然規律辦事成為一種習慣。

  中國農業文化的生態價值突出表現在它很好地協調了三種關係:一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它告訴人們必須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努力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如頒佈相關的法令法規來嚴格約束人們的採集、狩獵和捕魚等行為,以杜絕人們亂砍濫伐、過度索取自然資源等不良行為;秦朝頒佈的《田律》中就規定從春季開始,不准進山伐樹砍樵,不准採摘剛萌芽的植物等。一些民俗和信仰如不捕殺幼小動物,在動物交配和懷孕季節禁比打獵,魚類繁殖期問休漁等等,均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協調關係。二是因地制宜、合理綜合利用農業資源

  經濟價值

  我國曆代勞動人民在幾千年的農業生產實踐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創造了一系列有特色的耕作制度和成熟的農業技術,形成了精耕細作、輪作倒茬、用地養地的優良傳統,並創造了土地連續耕種2000多年而地力不衰減的奇跡。傳統農業文化註意保持土壤肥力的持續和穩定、合理利用自然資源、施肥技術的發明等措施,不僅體現出傳統農業文化所蘊含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迴圈利用理念、尊重自然的理念、以及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也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

  社會價值

  農業文化的社會價值突出表現在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貢獻上。在中華文明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傳統農業文化中的和諧思想在維護社會穩定、增強民族凝聚力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現代社會,它所蘊涵的和諧理念在指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上又投射出啟迪之光。

農業文化的保護

  2002年8月,聯合國糧農組織(UNFAO)、聯合國發展計劃署(UNDP)和全球環境基金(GEF)開始啟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項目。按照FAO的定義,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是“農村與其所處環境長期協同進化和動態適應卜所形成的獨特的土地利用系統和農業景觀,這種系統與景觀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且可以滿足當地社會經濟與文化發展的需要,有利於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該項目的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文化遺產及其有關的景觀、生物多樣性、知識和文化保護體系,併在世界範圍內得到認可和保護,使之成為可持續管理的基礎。

  在經濟發展與文化保護這對矛盾中,生態旅游和傳統手工業的振興被認為是彌合二者的有效路徑,由此產生了農業文化遺產地旅游開發的可行性模式。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正進入良性迴圈之中。開展鄉村旅游不僅可以給傳統農業文化的保持提供存在的土壤,而且也給鄉村的現代化建設註入了活力,因此對農業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也具有重要的意義。

  建立農業文化博物館也是農業文化的保護措施之一。對不同區域的農具、農器、農諺、農趣、農節等進行收集、保護和展示。在農業文化遺產的保護過程中,對農業文化遺產實施活態保護是非常重要的;作為農業生產經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常都是以鮮活的狀態存在於民問社會的;將這類遺產如實地記錄下來,生態博物館不僅保存社區的實物遺存,更強調保護社區內自然的、人文的一切資源,社區內的文化遺產、自然景觀建築、可移動實物、風俗習慣等一系列因素;生態博物館將整個特定的社區作為一座整體的博物館,社區的遺產被原樣保存在其原生環境中。

參考文獻

  • 孫白露;朱啟臻.《農業文化的價值及繼承和保護探討》[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年01期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農業文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