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农业文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录

什么是农业文化

  对于农业文化,一般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广义的农业文化被认为是在农业生产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与农业有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农业文化仅指在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上的观念体系,其中包括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科学认识等具体内容。

农业文化的载体

  农业文化的实体内容十分丰富,既包括农作物品种、农业生产工具,也包括农业文学艺术作品、农业自然生态景观等一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物质实体文化。

  以农具的发展变迁为例,可以发现工具的改进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标志。原始时代的农业工具主要是以木质工具和石质工具为主的,如石斧、锄、来耙、石磨盘和石磨棒等;春秋时期、攫、铲、犁和镰等金属农具得到普及;战国时期开始将铁犁和畜力配合起来使用,这就为深耕和多耕创造了条件;秦汉时期牛耕已普遍推广;耧是汉代的重大发明,可同时完成开沟、下种、覆土的工序,提高了播种的效率质量;魏晋时期出现了新的农具耙,还形成了耙耕的北方抗旱保墒耕作技术体系;唐宋时期则形成南方稻作农业的技术体系;元明清时期形成了更加集约的传统农业技术体系。随着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推进,那些代表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农业发展最高水平的传统农具,正在被抽水机、除草剂、收割机、打谷机等取代。作为传统农耕生活方式的历史记录,春臼、桔棉、石磨等工具几近绝种,无工业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风车、水车技术在化学和电力“工具”的冲击中备受冷落。农民与传统农具的疏离,与现代化生产工具的亲和,宣告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农业物质实体文化的重要功能表现为具有承载功能。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是空中楼阁,总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为依托,随着实体文化的变化,农业文化的其他部分也会随之变化。当原有的物质实体被新的物质实体所取代,新的农业文化也就代替了旧的文化。实体文化不仅决定着农业生产方式,也决定了农民的生活方式。研究农业实体文化与农民社会生活方式的关系,是农业文化研究最具现实意义的方面。

农业文化的表现

  民俗与民问信仰是农业文化的重要表现农业民俗文化是指传承于民问的、世代相袭的、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文化事项。例如,为了安排好农业劳动,古人创造了适应农业生产的独特的历法和岁时节日(农历或阴历),设立了反映季节变化的二十四节气,通俗易懂地表明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和雨量变化的不同,告诉人们根据节气安排农业劳动。二十四节气的节律就是春种、夏锄、秋收、冬藏的农耕文化周期,与之相应的农事活动习惯正是在这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运转中自然地延展。乡村的土地制度、水利制度、集镇制度、祭祀制度,都是依据这一周期创立、并为民众自觉遵循的生活模式。民问素有“不懂二十四节气,白把种子种下地”的说法。北方农村的“打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清明麻、谷雨花、立夏点豆种芝麻”等等,就是农民不违农时、信守农耕作业习惯的形象表达。这些至今仍广为流传的农谚,正是历代农民根据气象观测和耕作经验的总结;它们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指令,千百年来指导着人们的农事生产活动。农事节日往往与关键的岁时节令和农事祭祀相联系,反映着农业生产各个重要阶段人们的迫切意愿和习惯。如大家所熟知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

  农业信仰也是农业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乡土本色。正可谓平坦的原野无山神,内地的乡村无海神。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农民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情。祭农神、祭土地神、祭水神、祭谷魂、祭虫神等仪式活动,以及对各种生产禁忌的烙守,集中表达了农耕民族取悦神灵,祈求风调雨顺的文化心理。民众对自然的崇拜意识和对动植物的禁忌保护,也在客观上维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很多民族的观念中,自然、动植物和人是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整体。这种建构人与环境关系的文化观念与宗教意识,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农业文化的价值

  农业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在经历了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后人们开始反思传统农业文化的价值,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在享受现代科技成果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物质丰富和物质享受的同时,开始警觉地发现人类居住的地球环境在日益恶化着,如土地沙漠化、森林面积锐减、环境污染、土壤退化等环境问题日益困扰着人们。

  生态价值

  农业文明是人类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到破坏自然、受到惩罚,而最终尊重自然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在传统农业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成为一种习惯。

  中国农业文化的生态价值突出表现在它很好地协调了三种关系: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它告诉人们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努力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如颁布相关的法令法规来严格约束人们的采集、狩猎和捕鱼等行为,以杜绝人们乱砍滥伐、过度索取自然资源等不良行为;秦朝颁布的《田律》中就规定从春季开始,不准进山伐树砍樵,不准采摘刚萌芽的植物等。一些民俗和信仰如不捕杀幼小动物,在动物交配和怀孕季节禁比打猎,鱼类繁殖期问休渔等等,均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二是因地制宜、合理综合利用农业资源

  经济价值

  我国历代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创造了一系列有特色的耕作制度和成熟的农业技术,形成了精耕细作、轮作倒茬、用地养地的优良传统,并创造了土地连续耕种2000多年而地力不衰减的奇迹。传统农业文化注意保持土壤肥力的持续和稳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施肥技术的发明等措施,不仅体现出传统农业文化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利用理念、尊重自然的理念、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也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

  社会价值

  农业文化的社会价值突出表现在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贡献上。在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农业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现代社会,它所蕴涵的和谐理念在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上又投射出启迪之光。

农业文化的保护

  2002年8月,联合国粮农组织(UNFAO)、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和全球环境基金(GEF)开始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按照FAO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卜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该项目的目的是建立全球重要文化遗产及其有关的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保护,使之成为可持续管理的基础。

  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这对矛盾中,生态旅游和传统手工业的振兴被认为是弥合二者的有效路径,由此产生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开发的可行性模式。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正进入良性循环之中。开展乡村旅游不仅可以给传统农业文化的保持提供存在的土壤,而且也给乡村的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活力,因此对农业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建立农业文化博物馆也是农业文化的保护措施之一。对不同区域的农具、农器、农谚、农趣、农节等进行收集、保护和展示。在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对农业文化遗产实施活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农业生产经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都是以鲜活的状态存在于民问社会的;将这类遗产如实地记录下来,生态博物馆不仅保存社区的实物遗存,更强调保护社区内自然的、人文的一切资源,社区内的文化遗产、自然景观建筑、可移动实物、风俗习惯等一系列因素;生态博物馆将整个特定的社区作为一座整体的博物馆,社区的遗产被原样保存在其原生环境中。

参考文献

  • 孙白露;朱启臻.《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01期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13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编辑条目投诉举报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racy.

评论(共0条)

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农业文化"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