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理論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理論、克魯格曼國際貿易新理論(Paul R.Krugman'New Trade Theory)
目錄 |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是以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為代表,但是實際國際貿易中大量貿易是發生在同類產品內部。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美國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提出“規模經濟作為國際貿易產生原因”的解釋,他在產業內貿易理論有關基本假設和結論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各種模型深入闡述了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與國際貿易的關係,成功的解釋了戰後國際貿易的新格局。保羅·克魯格曼的新貿易理論以成熟的壟斷競爭模型(張伯倫壟斷競爭)來分析規模經濟以及產業內貿易。
克魯格曼國際貿易理論的興起原因[1]
- 傳統國際貿易理論的局限
隨著時間的發展,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己不能很好解釋地許多重要的貿易現象。例如,世紀年代後,世界貿易絕大部分是發生在偏好、技術和察賦都比較相似的發達國家之間,而差異比較大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貿易在世界貿易中的比重在不斷下降另一方面,國際貿易流量中,產業內貿易,即發生在屬於同一產業類別中的雙向貿易,已成為主流。
- 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
產業組織理論的發展為國際貿易新理論的出現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事實上,早在亞當斯密的關於貿易擴大市場規模從而提高勞動生產率的著名論斷中,就己經提出了規模經濟的思想。但後來隨著新古典學派的興起,規模經濟由於與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相對立,所以一直被排除在以競爭性均衡為核心的一般均衡理論之外。雖然古諾、張伯倫等經濟學家在不完全競爭分析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長期以來,不完全競爭分析一直游離於主流經濟學之外。
20世紀年代興起的產業組織理論可以說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白。簡單地說,產業組織理論可看作是微觀經濟學中的市場結構理論的一個後續發展,它主要以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為考察對象,分析市場結構、廠商行為和市場績效三者之間的因果關係。年代中期,產業組織理論出現了一次大發展,特別是博弈論方法被引入到產業組織理論之後,對於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下主要針對寡頭市場廠商行為的描述與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大大豐富了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新產業組織理論的興起對經濟學許多分支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國際貿易領域自然也不例外。克魯格曼在其麻省理工學院的博士畢業論文中,首次將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兩人所共同提出的將差異產品和內部規模經濟考慮在內的壟斷競爭模型推廣到開放條件下,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貿易理論即國際貿易新理論。
克魯格曼國際貿易理論的主要內容[1]
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承認國與國之間的差異是國際貿易產生的動因之一,但認為相當一部分國際貿易,特別是經濟特征相似國家之間的貿易,其產生原因主要是報酬遞增形成的國際分工,而不是國與國之間在資源察賦上存在的差異。具體而言,克魯格曼主要通過建立規模經濟模型、布蘭德一克魯格曼模型、相互傾銷模型來解釋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
- 規模經濟模型
克魯格曼的簡單理論模型假定規模經濟內在於廠商,並且廠商可以無成本地進行差異化產品的生產。模型的均衡解是借鑒由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推出的張伯倫壟斷競爭均衡解形式。結論是當兩個具有相似的需求偏好、科技水平和要素察賦以及不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經濟體展開貿易時,規模經濟會導致貿易利益的產生。
- 布蘭德一克魯格曼模型
該模型討論的是只有少數廠商的寡占模型。在寡占模型中我們必須考慮產業中廠商之間的戰略性相互依賴工。市場上每家廠商都知道他已經大到它的決策會影響其他廠商的利潤,因此它也必然要考慮它的競爭對手會對它的決策做什麼樣的反應。
- 相互傾銷模型
在該模型中將運輸成本引入寡頭壟斷模型中,假定有一定比例的出口由於運輸成本被吸收了,即所謂的冰山模型。在該模型中,假定國內國外分別有一個壟斷廠商,並生產相同的產品,有相同的邊際成本,運輸成本也一樣。由於知道在國內擴大銷售會導致售價下降,所以兩個廠商會限制國內市場的銷售量。但若某個廠商能在對方市場銷售出一點,即使售價低於國內價格也能增加其利潤,因為降價的負面影響轉嫁給了對手。因此,各廠商都有“進占”對方市場的動力,並以高於邊際成本但低於國內價格的售價銷售其產品。但若兩個廠商都這麼做,那麼即使假定產品在兩個市場的初始價格一樣,並且得支付運輸費用,最終的結果也會有貿易出現。這種由於傾銷導致的同種產品的雙向貿易情形即為相互傾銷。
在報酬遞增的條件下,特別是當這些報酬遞增以外部經濟形式存在時,歷史的作用非常關鍵。某些國際分工模式也許是因為歷史上的偶然事件或者這個國家的最初的經濟特點所形成的,然後隨著生產規模擴大形成優勢的積累使這一國際分工模式得以固定下來。克魯格曼用模型表達了這樣一種思想,即工業化初期很小的差別會隨著時間推移成為不平等的鴻溝。
新國際貿易理論關於歷史偶然性是國際貿易分工模式的重要因素的理論並不為主流經濟學所接受,它強調的不確定性和歷史的演化作用,實際挑戰了很多經濟學家深以為許的“理性的自負”。儘管從錶面上看,對歷史偶然性的強調也會使新國際貿易理論有陷入“歷史決定論”泥沼的危險,但事實並非如此。
克魯格曼對技術創新在國際貿易的作用的重視證明瞭他真正較為深刻地理解了國際貿易的本質特征。新國際貿易理論強調的不完全競爭和報酬遞增和技術創新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繫。技術創新是形成報酬遞增和不完全競爭的重要源泉。
一國可能因為最初的偶然原因和歷史積累形成且鞏固了某些產業的優勢,那麼這些優勢是否能永遠地保持下去,而後進國家只有望洋興嘆的份呢克魯格曼通過貿易模型,證明瞭一個國家必須不斷前進才能保持原有地位,否則便是不進則退。也就是說,一個沒有創新的國家將會失去其的領先地位,而且這種速度將是十分迅速的。換而言之,後進國家要追趕發達國家從而確定自己的優勢,要努力的主要方向也即是技術創新。同時指出技術創新帶來的報酬遞增導致不完全競爭條件的出現,即反過來說明短期壟斷是技術創新必要的動力。
新貿易理論將市場的不完全性、戰略性行為和新產業經濟學、新增長理論以及新政治經濟學等創新納入新古典貿易分析框架,突破傳統貿易理論分析框架,擴大自由貿易的理論基礎的同時,對傳統自由貿易理論的基本結論和政策建議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它為自由貿易理論提供了新的理論基石,另一方面卻為貿易干預主義提供了理論基礎,從而使傳統貿易理論長期竭力反對的重商主義得以複活。
新貿易理論所支持的貿易政策被稱為戰略性貿易政策。克魯格曼等人提出的戰略性貿易理論認為,工業品的國際市場競爭是不完全的,工業品生產存在規模經濟,所以一國政府可以通過貿易保護和補貼、信貸優惠、國內稅收優惠等政策,保護和扶持那些承擔巨大風險、需大規模生產以獲得規模經濟、能夠產生外部經濟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對本國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行業等戰略性產業,創造本國在這些產業上的比較優勢,獲取大量的外部經濟利益,為本國未來的發展增強後勁。
克魯格曼國際貿易理論的局限性[2]
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幾乎在國際貿易的所有理論問題上修正了傳統貿易理論得出的結論,從而使理論更貼近於當今現實,能較好地解釋很多新的貿易現象與問題,稱其為“新”並不為過。
但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有其缺點。其缺點可從它與新古典貿易理論的關係來考察。此關係可歸結為: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是新古典貿易理論方法在新假設條件下的深化或延伸發展,使完全競爭、規模報酬不變延伸至不完全競爭和規模經濟;方法、範疇未超出新古典貿易理論的方法與範疇,如採用邊際分析方法,局部均衡與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其規模經濟的範圍也是新古典理論的;其理論只是在新古典貿易理論的基本框架下簡單引入規模經濟,以及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
因而從此意義上說,其理論缺點是它未超出新古典貿易理論範疇和方法。從根本上說它仍是附屬於傳統貿易理論框架的,是與新古典貿易理論一脈相承的,只是改變了一些假設條件而已。
正因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未從根本上超出新古典貿易理論框架,致使它只是在新古典框架下修改一下假定條件,方法基本沿襲下來,從而對貿易原因,結論等進行修修補補。它按照不同的市場結構、規模經濟、技術作用和產品差異性等構造相關貿易模型,各種模型紛繁複雜,未建立統一的不完全競爭或規模經濟模型解釋上述各種模型所解釋的現象,未建立完整的統一體系,難以代替傳統貿易理論。
克魯格曼的貿易理論未實現對新古典貿易理論的革命,未超出新古典分析框架深入到生產關係的深層結構上分析貿易模式動態演進的根本原因,它解釋的貿易原因還是錶面的原因,未深化到分工的內在作用、產業組織等更深層次上,所以它把貿易原因歸於規模經濟就到此為止了,而不能解釋規模經濟的原因是什麼,國家之間為什麼會形成不同規模經濟,為什麼會出現產品差異化的國際分工,分工和貿易模式是如何內生演進的,技術差異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麼。對於上述問題,克魯格曼的貿易理論不能作出深層次解答。
這種未深入到內在作用使它終究免不了其訴諸歷史偶然因素的解釋,比如克魯格曼用規模經濟解釋國際貿易的原因,但規模經濟在國家間分工造成的差異是如何形成的,舉例說,究竟什麼決定是美國而非日本成為飛機製造中心。規模經濟是企業獲取比較優勢的重要源泉,但什麼國家的公司會獲得這些優勢?在哪些產業?他歸於歷史偶然性。而上述歸於歷史偶然性的解釋正是缺乏對內生或內在的決定作用分析的表現,不能令人滿意。
此外,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另一重要缺點是,以此理論為基礎很自然地推出戰略性貿易政策,而此政策強化了發達國家的貿易保護傾向,違背自由貿易的歷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