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鳥經濟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候鳥經濟是指候鳥具有沿緯度季節遷移的特性,隨著季節變化而南北遷移。哪裡資源豐富、成本低廉,企業就轉向哪裡——這種經常遷移,逐利而居的企業現象稱作候鳥經濟。
候鳥型企業雖然仍是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雖然不會像蝗蟲企業那樣對當地造成嚴重資源損害,但它們屬於典型的投機取巧型企業,並未真正扎根,對營商成本非常敏感,包括廉價的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土地資源、便利的運輸條件、優惠的招商政策等,一旦當地營商成本提高,這些企業就會向其它地方轉移,候鳥經濟有短期貢獻但缺乏給一個地區帶來長久持續的發展。
“候鳥經濟”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由“候鳥型企業”的搬遷所引發的經濟現象,一種是由“候鳥族”大規模流動引發的經濟現象。
候鳥型企業,是指經常遷移,逐利而居的企業。哪裡資源豐富、成本低廉,候鳥型企業就會轉向哪裡。改革開放以來,各級、各地政府紛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隨著GDP和招商引資與政府的政績掛鉤,為了“討好”商資,各地政府部門都競相給出各種五花八門的優惠政策。相當部分的投資企業,在充分享用期限範圍內的優惠政策後,就毫不遲疑地紛紛外遷。在中國,這樣的追逐優惠政策的“候鳥企業”越來越多,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企業陸續外遷的“搬空”境況。這就是由“候鳥企業”所引發的“候鳥經濟”現象。2008年上半年,寧波就曾經出現過開發區的企業,在優惠政策期即將到期前,成批搬遷的現象。
四川省西昌市引入的某家知名飼料公司分廠,在優惠期屆滿後賣掉當初政府給的優惠土地、廠房搬走。而上世紀90年代,海南爆發的那一輪房地產泡沫為中國房地產界造就了馮侖、潘石屹等一大批風雲人物,但當年那些 “候鳥型企業家”,掘到第一桶金,積累了最初的市場搏殺經驗後,也都紛紛飛回內地去發展壯大、呼風喚雨了。
候鳥型企業雖然不會對當地造成嚴重資源損害,但它們屬於典型的投機取巧型企業,並未真正扎根,對成本非常敏感。包括廉價的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土地資源、便利的運輸條件、優惠的招商政策等。一旦當地營商成本提高,這些企業就會向其它地方轉移,候鳥型企業有短期貢獻但卻很難給一個地區帶來長久持續的發展。隨著國家巨集觀調控措施和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候鳥型企業會日趨減少。那麼“候鳥族”又將帶來怎樣的“候鳥經濟”現象呢?
候鳥族,可以指白天奔波幾十公裡從郊外趕到市中心上班,晚上回家的人群;也可以指工作地點不固定的高收入人群或是打工者,這類人群以年輕人為主。例如我國農民工的就業就是“候鳥經濟”的一種體現。而大規模“用工荒”的出現就是農民工不堪忍受遠離家鄉,來回遷徙的候鳥式就業所引發的。
而一些為了躲避不喜歡的季節而東奔西走的人群也被稱為“候鳥族”。因為這類人群中老年居多,所以也被稱為候鳥老人。候鳥老人在國外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西班牙扮演了接納歐洲候鳥人群的角色。北歐眾多國家的老人到西班牙養老,看中的不僅是那裡的自然環境,還有功能齊全的養老設施、良好的公共醫療衛生服務、保險服務等。西班牙每年平均有60萬所新房子問世,是歐洲其他地區的3倍,新建房貢獻了西班牙國內生產總值的8%。異地養老所引發的“候鳥經濟”現象實在是一項互利雙贏的好事情,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企業和老年人所認可。而以旅游和度假為目的的人群南遷,也可以帶來旅游業和航空業的季節性繁榮。
不論是候鳥型企業還是候鳥族,它們所引發的“候鳥經濟”都在以各種方式影響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如何應對候鳥型企業所帶來的諸多弊端,如何利用候鳥族人群的季節性流動促進地區和產業的經濟繁榮,這些都是政府和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