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盈餘質量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會計盈餘質量指會計盈餘信息所帶來的投資決策相關性,即用當期或歷史會計盈餘信息預測未來現金流的能力。
會計盈餘質量的判定[1]
由於會計盈餘扮演著重要的信號角色,因此建立有效的方法幫助使用者以最小搜尋成本、最快的時間來獲取和判定上市公司盈餘質量,獲取最大的搜尋收益,緩解和降低資本市場上信息的不對稱性顯得非常必要。由於投資者在接收到信號後對未來股票價格各種可能的估計會發生改變,而股票報酬率是股價變動的結果,因此在會計盈餘信息能夠改變投資者預期並影響股票未來收益的假設之下,研究者往往利用股票報酬率和股票價格的變動作為盈餘信號作用模型的替代變數。
盈餘質量的判定可以如下層層遞進:第一層,作為滿足企業利益各方需求的一種“信息產品”,會計盈餘信息的有用性越大,其質量便越高;第二層,對於以投資者為主要代表的企業利益相關者來說,會計盈餘信息對於投資者決策作用越大,其質量就越高;第三層,對於投資者決策而言,會計盈餘信息有用性重點體現在預測企業未來的盈利能力與現金流量能力,即會計盈餘的預測未來的能力越強,其質量便越高;第四層,會計盈餘預測未來的盈利能力表現為盈餘的持續性,會計盈餘的持續性越強,就越有助於預測未來的盈利能力,其質量也就越高;會計盈餘預測未來現金流量的能力則表現為盈餘與現金流量聯繫的緊密程度。當期會計盈餘與未來現金流量關聯越緊密,盈餘質量也就越高。
會計盈餘質量的測度方法[2]
盈餘質量的測度是國內外學者進行會計信息質量實證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相關的研究成果頗為豐富。Dechow等人認為目前盈餘質量的測度方法包括盈餘持續性(persistence)、應計利潤幅度(magnitude of accruals)、盈餘平滑性(smoothness)、損失確認及時性(timely loss recognition,TLR)、盈餘反應繫數(ERCs)、盈餘基準(benchmarks)、應計利潤模型殘差(residuals from accrual models)。
下一期盈餘與本期盈餘回歸所得到的p繫數即為盈餘持續性指標。企業的盈餘持續性越高,利潤與現金流的比值越穩定。盈餘持續性的優點在於可以通過當期盈餘預測未來現金流量,有利於企業的價值評估。應計利潤幅度有三種方法衡量,分別是盈餘減去現金流量、非現金營運現金流量變化值、經營性凈資產變化值。應計利潤幅度直接反映了應計制盈餘與現金制盈餘的差異。盈餘平滑性等於盈餘標準差除以現金流量標準差,該比值越低,表明盈餘與現金流量的平滑性越強。盈餘持續性、應計利潤幅度和盈餘平滑性取決於企業的內在經營效率和會計計量系統,然而區分這兩種因素較為困難。
Basu通過對盈餘回報模型的反轉回歸,將壞消息的回歸繫數與好消息的回歸繫數的比值作為盈餘穩健性的度量指標,即損失確認及時性。盈餘反應繫數等於當期股票回報率與超常盈餘之間的回歸繫數β。然而,損失確認及時性和盈餘反應繫數的模型是建立在有效市場中的,這在弱式有效市場的中國可能並不太適用。盈餘基準的主要思想是當盈餘恰好達到或略高於目標值時,公司存在較低的盈餘質量。這種衡量方法簡單易行,然而難以區分企業的盈餘是源於自然變化還是人為操縱。
應計利潤模型殘差主要包括Jones模型和DD模型。Jones運用回歸方法將應計項目分離為操縱性應計項目和非操縱性應計項目,為盈餘操縱程度的定量研究提供了實證數據的支持。Dechow等人認為,當收人確認受到操縱時,基本Jones模型在估計非可控應計利潤時會出現誤差,他們進一步提出了修正的Jone、模型。Dechow和Diche、為避免由會計基本面數據所帶來的測度問題,從應計項目和現金流之間的關係出發,提出DD模型。DD模型採用短期應計項目與滯後一期現金流、當期現金流和未來一期現金流進行回歸,回歸所得殘差即為公司盈餘質量的測度指標,殘差越大,說明公司的盈餘質量越低。由於本文考察壞賬準備計提與操縱性應計項目之間的關係,因此我們選擇基本Jones模型和修正Jones模型衡量盈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