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餘預測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目錄 |
盈餘預測是指分析師或者其他預測主體在合理的預測基準和假設下,對預測對象即預測的公司未來可能發生的財務狀況進行的預測,基本內容主要包括對未來會計期間利潤總額、凈利潤、每股收益等關鍵財務指標做出的估計和測算。具體而言,是指通過對目標公司與公司資產價值相關的信息的收集與調查,進行計算得出模型運算後的公司內在價值。
盈利預測的特征[1]
魏剛、陳工孟(2001)運用一系列誤差衡量標準,比較H股、紅籌股上市公司與香港本地企業之問盈餘預測的精確性。研究結果表明,IPO公司的外部所有權越大,其盈餘預測的精確度卻越小。
楊萍(2010)以2006-2008年的年度業績預告為研究樣本,分析了上市公司盈餘預測值的精確性、準確性、及時性及其修正結果,得出以下主要結論:業績預告的精確性在逐漸增強的同時及時性在減弱,而與之相關的準確性並沒有因此得到普遍的提高。與“自願性”業績預告相比,“強制性”業績預告的準確性明顯較低。徐宗宇結合我國證券市場1993-1996年的盈利預測數據,對盈利預測的準確度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上市公司普遍利潤實際完成數超過利潤預測數,表現出穩健預測的特征,並且在1988年徐宗宇對盈利預測可靠性的因素進行了檢驗,其結果發現我國上市公司預測準確度與公司規模正相關、與預測期反向相關、與新股發行定價正向相關。
薑碩、李祥艷(2005)運用兩種誤差衡量標準,比較我國上市公司2000-2001年發佈盈利預測的精確性。研究結果表明,我國上市公司的盈餘預測已比較精確。在用絕對預測誤差模型解釋精確性變異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統計回歸結果的解釋力較強。本文的回歸結果表明,對於模型而言,我國上市公司的盈餘預測是無偏的,並且其制定過程也是顯得比較理性,盈餘預測與我國上市公司的規模正相關,而且不同行業有很大的區別,並與債權融資正相關。
- ↑ 趙德平.盈餘預測文獻綜述[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