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價值差異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重定向自价值时差)

目錄

什麼是價值差異

  價值差異是指在影響到共同利益的事情上,雙方或多方對價值或認知價值有衝突或意見分歧。

價值差異的類型[1]

  即使在同一時代同一國度中,由於政治經濟文化的差異,人們幾乎像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紀。(尼·別爾嘉耶夫,1995:240)所以,人們對價值的看法和分類、分等,可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可能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和公認的分類。與人的存在的多重向度相應,價值也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從狹義的功利形態,到廣義的真善美,價值體現於不同的存在領域,並蘊涵了多方面的意義。

  在中國古典哲學中,春秋時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三層次說;(《左傳》襄公24年)以後有儒家道德至上的內在價值論,墨家的功用道德論,道家的價值相對論,法家的道德無用論。(張岱年,1993:505—526)儒家的價值論居主導地位,歷代都有發展,新儒家把生命意義和價值取向分為十大層面:身體活動、心理活動、政治社會、歷史文化、知性探求、美感經驗、人倫道德、實存主體、生死解脫、終極存在。(傅偉勛,1989:471—493;何光滬,1997:56—70)。

  西方價值論研究中的分類更加紛繁複雜。一般分為三類,聖潔的、宗教的價值是最高級的價值,功利的、經濟的價值是極低的價值,介乎二者之間的則是科學的、藝術的、道德的價值,即真、美、善;李克爾特分為真理價值與道義價值、審美價值與幸福價值、超人格的神聖價值;舍勒分為感性價值、生命價值、精神價值、神聖價值;(哈貝馬斯,1994b:61-70;魯道夫.奧托,1995;59;H.奧特,1996:128—133)M.基洛克等分為終極價值與手段價值(湯知賀禮文,1995)斯坦因把良知分為日性與月性;法國社會學家夏爾丹提出生物圈、精神圈劃分法;卡西爾從物理世界、精神世界角度分析價值;(卡西爾,1985:34)維特根斯坦分為生活形式和世界圖式;(江怡,1998:88)把無庸置疑的信念稱為“思想的河床”,河床中水的運動與河床本身的移動是有區別的;有的把人類生活分為兩重世界,一是荒謬、邪惡的現實世界,一是價值、至善的超驗世界;默茨把價值分為社會和學術兩個層面;(J.B.默茨,1996:1)布迪厄認為有多少場域,就有多少種利益,就有多少種價值;(皮埃爾.布迪厄,1998:159)後現代主義者大衛.雷.格裡芬把價值區分為接受性價值、成就價值或自我實現價值和奉獻價值,三者具有同樣重要的地位;(大衛·雷·格裡芬,1998:223)還有抽象四分法,即認知價值、實踐價值行為價值、藝術價值;(何新,1987:29)有的分為理念價值、規範價值、實用價值,等等。

  從各領域和學科方面劃分,就更不勝枚舉了。如文學價值、新聞價值等等。在新聞價值系統中,又分為新聞價值、政治價值、審美價值,表現為功利關係、認知關係、審美關係;等等。

  各種劃分都有道理,總的看無論是縱的分層,還是橫的分類,都是有高有低。劃分的目的是比較研究之間的關係和功能,以此觀察、分析、解釋、改造社會現象。

  比較以上各種劃分,有的流於瑣碎,有的失於簡約,有的不夠準確,但各有各的道理,其中,以理念價值、規範價值、實用價值三分法較適中,且有較大解釋力。一般說,前者決定後者,後者也反作用前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約。理念價值最恆定,其次是規範價值,變化最快的是實用價值。在治世,三者一致、和諧的地方多;在亂世,三者悖離、衝突的地方多。當悖離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失範現象,就會修正規範。理念價值要通過規範價值乃至實用價值發揮作用。在分析社會現實問題時,實用價值的影響更大一些。提倡過高的理念價值與不能遵守起碼的實用價值之間的強烈反差,是諸多失範現象的原因。

  把握價值評價、價值選擇的系統,才能深入瞭解。(M.舍勒,1995:35)價值不是孤立存在的觀念,不是哲學家的玄想,而是存在於特定歷史文化中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形式、內容和產生背景。

價值差異的原因[1]

  影響價值差異的原因有很多,除客觀因素外,還有諸多主觀因素。因為判斷惡與善的標準,“不是對象的質,而是心中的知覺”(休謨,1980:118),伽達默爾說:“成見是我們對世界開放的軌道”;(王治河,1993:213)簡要概括,主要有:

  1、社會地位的尊卑

  不同社會團體的形成,就是因為他們不同的經驗和利益,以及這些經驗和利益所造成不同的價值系統所致,或者換句話說,不同的社會群體有不同的價值系統。(CuffandPayne,1979)神界有上下之分(TheDemiurgeandGnosis),俗世有尊卑之別,托瑪斯.莫爾《烏托邦》中,每個農戶還要役使兩名農奴;傑弗遜書寫“人人在被創造出來時就是平等的”句子時,南方的黑奴並不包括在“人人”之列。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說:“在過去的各個歷史時代,我們幾乎到處都可以看到社會完全劃分為不同的等級,看到由各種社會地位構成的多級的階梯”。(馬克思恩格斯,1捲:251)平等的觀念只是純粹形而上學的可能性,沒有與實際生活相關的真實性。(卡爾.雅斯貝爾斯,1997:185)由於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等因素造成的社會認知偏差。(周曉虹,1997:187—192)薩丕爾認為:“不同社會所生存的世界是不同的世界,而不只是貼著不同的標簽的同一世界”。

  2、生存環境的優劣

  弗洛姆認為:“人的基本感情並不是植根於本能需要,而是產生於人類生存的特殊條件。”價值信仰隨自然環境而變化。“雪”對於愛斯基摩人有獨特的價值和意義,所以,他們關於“雪”竟有38種說法;薩德“一切都是相對於我們的行為及氛圍而言的;在這兒被視為罪行的在百裡之外被當成美德,另一半球的看法也許在我們眼裡恰恰相反。”在某些情況下,皮靴優於莎士比亞的作品;(I.伯林,1995:203)在有些部落殺死老年成員是道德的;斯巴達人遺棄殘疾嬰兒是道德的;(D.D.拉斐爾,1998:14)歌德說:“誰要想理解詩人,真正領會詩人的作品,那麼就應該去拜謁那曾經養育了詩人的故鄉”。(勒格羅,1999:105)法國著名女作家史達爾夫人根據自然環境對作品風格的影響把西歐文學劃分為南方文學和北方文學。(吳錫民,1996:7)中國古代以地域劃分治學風格,北人學問淵綜廣博,“看書如顯處視月”,南人學問清通簡要,“學問如牖中窺日”。

  3、歷史風情的雅俗

  習俗是在產生內在感情之前作為外在的規範給出的,而這些無知無覺的規範又決定著個人的感情,並且決定著這些個人感情能夠而且應該在其中表現出它來的環境。(皮亞傑,1984:75)有時認為是自然的實則是習慣使然;認為是習慣的卻又是出於自然。維特根斯坦認為:習慣是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和人類的文化基礎,是某種思維定勢的結果,是人們的行為指南。社會演進的快慢:用鬼神天命威懾人民,今天看來是可笑的,但在古代是有道理的,也是行之有效的;(福澤諭吉,1995:107)弗雷澤為迷信進行了精彩的辯護,認為在一定的時空下,迷信在維護社會秩序、婚姻制度、生命保障等方面曾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日新月異的新科技改變了日常生活的模式,改變了人們的時空,也改變著人們的價值觀念經濟發展越過溫飽階段後,效用函數發生日益增大的分歧。

  4、應然實然的差距

  歷史進程與價值構想之間,“實然之則”與“當然之理”之間的差距(朱熹語),形成深沉的張力,這是困擾歷代仁人志士的核心矛盾,也是價值重塑過程中面臨的命運。應然是實然追求的目標,而實然是應然得以實現的基礎。康德有篇文章的題目就叫《論俗諺:道理說得通,實際行不通》,人人都該講真話,但不得超越尊重現有制度的界限;伏爾泰說:“無論是誰都可以發表他認為正當的言論”,但前提是不能妨礙社會秩序。

參考文獻

  1. 1.0 1.1 何玉興.價值差異與價值共識[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4,2(23)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Lin,Tracy.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價值差異"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