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5,825个条目

產權倫理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產權倫理(Ethics of Property Right)

目錄

什麼是產權倫理[1]

  產權倫理是調節人們之間財產關係價值觀念、倫理規範和道德意識的總和,是主體認知和處理產權關係的一種實踐精神,其實質和核心是“尊重和維護人們正當的財產權利”。

產權理論主要類型[2]

  (一)私有產權理論

  1、私有產權正當性

  2、私有產權使用的合理性

  3、私有產權支配的自由原則

  (二)公有產權理論

  1、維護公有財產權神聖不可侵犯

  2、“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是公有產權的營運倫理。

  3、公有產權個體的行為倫理

  (三)共有產權理論

  1、信用——共有產權安排之魂

  2、公證——共有產權安排之實

  3、互利——共有產權安排之力

產權倫理的功能[3]

  產權倫理功能是產權倫理內在的本質規定所體現出來的一種能力和效用。作為一種有關財產權利的價值觀念和倫理規範,產權倫產權的倫理堆度理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其中主要的有約束功能、激勵功能、調節功能和導向功能。

  約束功能是產權倫理最基本的功能,它指的是產權倫理作為一種行為規範,約束著人們產權行為選擇的類型、方向和程度,它通過規定人們在產權活動和產權關係的處理中怎樣做是正當的、可以選擇的,怎樣做是不正當的、應該否定的,來確立人們行為選擇的尺度,培育人們內在的自律精神,並藉助社會輿論和傳統的力量,促使人們選擇正當的產權行為,遏制和剋服不正當的產權行為衝動,不去侵犯他人財產權利,由此將人們的行為規範在一定產權運行和社會價值所要求的空間內,維護產權運行的秩序,保障一定財產權利的實現。

  產權倫理的激勵功能是指產權倫理能夠有效地激發人們一定的產權行為,促使人們積極地去從事一定的產權活動。產權倫理的激勵功能主要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產權價值觀是促使人們一定產權行為選擇的內在精神動力,人們的產權行為總是在一定的價值觀驅使下,併為了實現某種價值目的而發生的。二是有效的產權倫理保護了人們正當的財產權利不受侵犯,減少了產權活動中的“外部性”,因而激發了人們進行產權經營活動的積極性。一般說來,產權倫理的激勵功能包括方向激勵和動力激勵。方向激勵就是激勵人們選擇哪一種產權安排或產權行為,或者說往哪一個方向努力,如平等的產權倫理往往會激勵人們去選擇追求公有產權的行為,而“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倫理觀念則會激勵人們更多地去追求私有產權的行為。動力激勵也就是為人們產權行為的發生提供內在精神動力。

  調節功能是指產權倫理可以有效地調節人們之間的產權關係和產權制度的運行,促成社會產權關係的協調和產權制度的有序運行,實現人我群己權益的和諧發展。從一定意義上說,產權倫理的調節功能是其約束功能的延伸和拓展,正是通過按照一定的倫理規範約束產權活動相關主體的行為選擇,才有效地調節了相互之間的權責利關係,促成產權制度的有序運行和產權關係的和諧處理。產權倫理的調節功能包括對產權制度運行的調節,對人們產權行為選擇的調節,對各種產權關係的調節等。

  導向功能也是產權倫理的基本功能之一,指的是產權倫理對產權制度安排和人們產權行為選擇的引導作用。一定的產權制度總是依據一定的產權價值觀構建起來的,產權價值觀引導和規定著一定產權制度選擇的性質。人們的產權行為也總是受著一定的產權倫理觀念的支配,產權倫理引導和規定著人們產權行為選擇的方向。產權倫理的導向功能是由產權倫理內在的價值尺度所規定的,一定的產權倫理都有其明確的價值取向,對於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肯定什麼和否定什麼,都有明確的倫理尺度。正是這些價值取向和倫理規定,確定了產權制度和人們產權行為選擇的方向。

產權倫理的作用[3]

  1.優化產權制度安排。一定的產權制度是依據一定的產權價值觀確立起來的。因此,是否有明確和合理的產權價值觀,是產權安排能否合理和有效的制約條件之一。例如:作為一種制度,產權安排的倫理尺度是公正,但對於什麼是公正,怎樣才能實現公正,人們往往會有不同的認識。如產權的倫理維度果在什麼是公正問題上認識不清,產權安排就不可能是優化的和有效率的。顯然,平均主義的價值觀,引導了“大鍋飯”式的產權制度安排,造成了產權運行的低效率。又如,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一時的生產總值和財政收人的增長,將一些優勢資源的產權壟斷性地給予一些所謂“能人”支配,而置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需求於不顧。雖然使一些“能人”賺了大錢,統計上的生產總值和財政收人有所增長,但普通老百姓卻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甚至因失去了一些資源的使用權而使生活變得更差。顯然,這種在片面效率價值觀引導下的產權安排同樣是不合理的,既背離了公平原則,也不可能真正、持續地增長。因此,確立一種合理的產權價值觀,對於構建一種健全的產權制度是至關重要的。只有根據一種健全的價值觀和倫理尺度構建起來的產權制度,才會既具有效率,又能體現公正原則,形成一種健全的產權運行機制

  2.提高產權配置效率。產權是通過產權的使用、交換和收益分配等方式來實現其優化配置和經濟價值的。一般說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產權是在價格機制供求關係競爭法則約束下來實現其配置效率的,即價格機制和競爭法則促使產權主體去儘可能降低資源的利用成本,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也是通過價格機制和供求關係,實現產權的有效交易,使資源的使用權配置到最需要和最能發揮其作用的主體和地方去,或者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權組合方式,提高產權使用效率,也主要是通過市場的價格機制和市場契約的方式來確定相關要素的價格,實現不Sh同產權之間的收益分配的。同時,在產權的這些使用、交換和分配過中,都離不開一定的產權倫理的作用。這主要在於,不論是產權的使用、交易或分配都只有在一定的規範約束下,或者說只有在產權主體遵循一定的規則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實現。而倫理正是這種規則和約束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權使用的無效率或低效率往往是因為“外部性”,即使用他人產權或要他人承擔產權使用成本而自己獲得利益,或者自己使用產權其收益卻被他人占有或分享,這種“外部性”的實質就是“侵權”。要剋服這種侵權當然需要法律的約束,但如果人們都缺乏道德自律,缺乏對他人權利尊重的意識,法律約束的作用將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靈,其成本則將大大提高。產權交易有效實現的基本條件是“信用”,如果交易中充滿了虛假、欺詐,市場信號就會紊亂,價格機制就會失靈,交易秩序就會混亂,產權交易就不可能有效率,而市場信用的基礎無疑是交換主體的信用道德觀。產權收益分配的合理性就是使產權的權責與利益對稱起來,即使同等的財產權利和責任的承擔者獲得同等的產權收益。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是產權收益分配製度必須是依據公正原則建立起來的;其次是分配過程中相關主體應該自覺地去遵守這一公正原則,並能夠樹立一種互利、互惠、雙贏的道德意識。否則,收益分配中的矛盾衝突就會不斷,交易成本就會增加,分配機制的激勵和約束功能就會大大降低,也就會使分配的效率降低。總之,只有在一定道德意識規範和約束下,才能有效地遏制產權交易和使用中的“機會主義”傾向,維護產權運作的秩序,降低產權交易的成本,提高產權配置的效率。

  3.強化產權保護機制。產權安排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任務,一是明晰地界定產權,二是有效地保護產權。產權界定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如果產權不能被有效保護,界定也就失去了意義。有效地保護產權,不僅是產權有效配置和使用的前提條件,也對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因產權的倫理維度此,任何一個社會都要耗費大量的成本在產權保護上,國家法律和政策有相當大的部分都是為了保護產權而設立的,保護產權是國家機器的基本職能之一,也是主體產權運作中的一個關鍵問題。那麼,怎麼樣才能有效地保護產權呢?我們知道,產權之所以會被侵害,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產權制度或者說產權保護制度不健全,社會缺乏對人們行為的有效約束機制;二是因為一些人存在著損人利己、不勞而獲的“機會主義”行為傾向。因此,有效地保護產權需要從兩個方面人手,一方面是完善產權制度,健全約束機制;另一方面遏制和淡化人們的“機會主義行為”傾向。應該說,在這兩個方面,產權倫理都起著重要作用。產權制度完善的一個根本問題,就是產權制度應該依據一種合理的價值觀來建構,其制度安排應該體現人們所公認的社會公正原則。如果產權制度安排是公正合理的,兼顧了不同主體的利益,其被保障的程度就比較高,被侵害的可能性就比較小。回顧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凡是社會混亂,產權侵害比較嚴重的時期,一定是社會產權安排不合理或不均衡的時期。所以,依據一種合理的價值觀來構建產權制度,是保障產權不受或少受侵害的前提條件。同時,產權倫理是保護產權不受侵害的重要約束機制。產權保護當然首先要依靠法律,法律是保護產權最基本的約束機制。但法律作為一種外在和正式的約束機制,存在著約束空間有限和實施成本過高的局限,因此,單純的法律約束機制不可能是完善的。要剋服或彌補法律機制的局限,健全產權的保護機制,就必須藉助產權倫理的作用。通過道德教育和輿論的弘揚等方式,培育人們一種正確的產權倫理觀,建構主體內在的約束機制,這樣就可以淡化人們“機會主義行為”衝動,大大減少人們侵權的行為。總之,只有把法律的外圬在強制性制約機制與主體內在道德自律機制結合起來,才能形成一種健全有效的保護產權不受侵害的約束機制。產權倫理在產權保護中的突出作用,還體現在它可以大大降低社會產權保護的成本。為了保護產權不受侵害,社會要投人大量的資源,耗費巨大的成本。如果我們去計算一下現在城市居民每家每戶耗費的防盜門、防盜窗及其他防盜設施上的成本,各種盜竊和侵權行為給人們造成的損害,以及公、檢、法等機關耗費在辦理各類侵權案件中耗費的成本,我們就可以知道,保護產權的成本確實是十分巨大的。如果人人都確立健全的產權倫理觀,都有著一種維護他人產權的自律精神,各種投入在產權保護上的資源就可以大大減少,各種保護產權的法律就可以存而不用。這樣,社會耗費在產權保護上的成本將極其稀少,社會的效率和效益將極大提高。

  4.維護社會運行秩序。各種產權侵害行為是擾亂社會安定,破壞社會秩序的根本原因之一。而維護人們的財產權益,保障社會產權的有效實施,則是保障社會安定和秩序的根本條件。通過產權倫理的弘揚,一方面可以安定人們的心態,約束人們的行為,從而保障產權不受侵害,由此維護社會的安定;另一方面,可以培育人們在處理產權關係中互利、互惠的倫理精神和行為習慣,樹立一種健康的社會風尚,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和有序。歷史和現實的大量事實表明,社會的動亂在侵權,侵權的根源則是權利倫理的失範;社會安定在於產權得到保護,產權保護的根本是人們相互尊重產權的倫理意識。所以,要剋服社會的混亂無序,維護社會安定,首先要維護產權不受侵害,而保護產權最有效的機制,就是人人尊重他人產權的道德意識。

產權倫理與經濟倫理、法倫理和社會倫理的關係[3]

  產權倫理是社會倫理體系中的一種特殊形態,要準確地把握產權倫理,還必須弄清楚它與經濟倫理、一般倫理等倫理形態的區別和聯繫。一般說來,產權倫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歸屬於經濟倫理範疇。因為產權和產權關係都首先是一種經濟制度經濟關係,是制約經濟發展最根本的因素。因此產權倫理作為調節人們產權關係這一根本經濟關係的行為規範,是經濟倫理的核心和根本,從一定意義上,一切經濟倫理都是圍繞產權倫理來展開的,或者說是產權倫理的具體表現。因為一切經濟倫理說到底都是為了調節人們之間的經濟權利關係的,不論從經濟倫理的“三個層次”,還是“四個環節”看,我們都可以理解這一點。巨集觀經濟倫理的核心是經濟制度倫理,而經濟制度的核心是所有制,即社會意義上的產權安排,因而巨集觀經濟倫理的核心是對社會產權制度的規範。中觀經濟倫理的主體是企業倫理,而企業倫理一方面處理的是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權益關係。在市場經濟中,相互間的交易關係本質上都是一種產權交換關係。另一方面調節的是企業內部不同資源產權擁有者,包括資本產權擁有者的股東勞動力產權擁有者的員工,以及兼有勞動力產權和知識產權的經營者之間的關係。微觀經濟倫理是對經濟個體行為的規範,本質上也是要求個體經濟行為應該如何做到尊重和維護他人權益。“四個環節”中的生產倫理本質上是產權使用中的倫理,交換倫理實質上是產權交易的行為規範,分配倫理則主要是產權收益倫理問題等,消費倫理本質上說也是產權使用和處置的倫理問題。總之,離開了產權和產權倫理,就沒有什麼經濟倫理。當然,就一般意義而言,經濟倫理涉及的範圍可能更為寬泛一些,沒有必要把一切經濟倫理都歸結為產權倫理,但一切經濟倫理都離不開產權和產權倫理,都是以產權倫理為核心的,這卻是沒有疑義的。

  產權倫理是經濟倫理的核心,這是產權倫理的一般歸屬和學理類型。然而它又不僅僅是一種經濟倫理,它同時也是一種法的倫理,更準確地說,是財產法律制度的倫理基礎。產權倫理所調節和規範的是人們之間的財產關係,它為財產法的制定和實施提供了價值依產權的倫理推度據。產權倫理在很多方面就是通過財產法(或叫物權法)體現出來的。例如:“人們財產權利不可侵犯”是一個基本的產權倫理原則,也是物權法,甚至是憲法立法的一個根本原則。人們常說“法是低層次的道德,道德是高層次的法”,這種道德與法的內在聯繫在產權倫理與物權法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只不過二者之間的關係不能簡單地用“高層次”和“低層次”來區分,二者常常是同一的。像“財產權利不可侵犯”、“產權自主”等,既是一些根本性的產權倫理原則,也是物權法或財產法的最高原則,在這裡產權倫理與財產法律達到了高度統一。

  產權倫理與一般的社會倫理或日常倫理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我們在前面已經考察過,一定的產權界定,區分“你…‘我”的權利,是道德產生的前提,而道德首先也是為了調節人們之間的產權關係的。如“不偷盜”、“不損壞別人的東西”,這種最簡單的日常道德規範實質上就是強調對他人產權的尊重,是一種基本的產權倫理。考察人類社會生活,大多數矛盾和衝突都是因財產權利而引起,因而大部分道德規範事實上也主要是在調節人們之間的財產權利關係。愛爾維修說過:“保護所有權乃是各國家的道德神;因為它在這些國家裡維持家庭的和睦,使人道流行;因為人們之所以聯合起來,只是為了保障自己的所有權;因為惟有公正幾乎包括一切美德,而公正就是把屬於誰的東西給誰,因而歸結起來就是保障這種所有權”①。因此,產權倫理也是整個社會倫理的核心和基礎,如果產權倫理完全失範了,社會倫理大廈就必然坍塌,社會秩序就會陷入混亂;如果產權倫理得到了較好的維持,社會秩序就可以保持基本的穩定,社會倫理髮展就會呈現良好的態勢。

參考文獻

  1. 理熊春蘭主編.觀點:2003·哲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05月第1版
  2. 李建華等著.走向經濟倫理.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1
  3. 3.0 3.1 3.2 羅能生著.產權的倫理維度.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0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Tiffany,Yixi,HEHE林,y桑,Mis铭,Gaoshan2013,Dan,寒曦,Lin,Llyn.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權倫理"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