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E教育理念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OBE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
目錄 |
OBE教育理念(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又稱為成果導向教育、能力導向教育、目標導向教育或需求導向教育。
OBE教育理念是一種以成果為目標導向,以學生為本,採用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的課程體系的建設理念,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1]
為了迎接新工業革命對高等工程教育的挑戰,滿足公眾問責興起和人們更加關註教育投資回報和實際產出的實際需要,OBE最早由美國提出。作為一個教育大國,美國人民對其在科學技術方面的貢獻和表現並不滿意。人們開始反思教育的實用性和教育成果的重要性,美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完全接受了OBE的概念,並將其貫穿於工程教育認證標準中。
作為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基於結果的教育成為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OBE是指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目標是學生通過教育過程最終實現的學習結果。OBE強調以下四個問題:
- 我們希望學生取得什麼樣的學習成果?
- 為什麼學生要取得這樣的學習成績?
- 如何有效地幫助學生實現這些學習成果?
- 如何知道學生取得了這些學習成果?
OBE教育理念的特點[2]
- 1成果並非先前學習結果的累計或平均,而是學生完成所有學習過程後獲得的最終結果;
- 成果不只是學生相信、感覺、記得、知道和瞭解,更不是學習的暫時表現,而是學生內化到其心靈深處的過程歷程;
- 成果不僅是學生所知、所瞭解的內容,還包括能應用於實際的能力,以及可能涉及的價值觀或其他情感因素;
- 4成果越接近“學生真實學習經驗”,越可能持久存在,尤其是經過學生長期、廣泛實踐的成果,其存續性更高;
- 成果應兼顧生活的重要內容和技能,並註重其實用性,否則會變成易忘記的信息和片面的知識;
- “最終成果”並不是不顧學習過程中的結果,學校應根據最後取得的頂峰成果,按照反向設計原則設計課程,並分階段對階段成果進行評價
1、清楚聚焦:課程設計與教學要清楚地聚焦在學生在完成學習過程後能達成的最終學習成果,並讓學生將他們的學習目標聚焦在這些學習成果上。教師必須清楚地闡述並致力於幫助學生髮展知識、能力和境界,使他們能夠達成預期成果。清楚聚焦是OBE實施原則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原則,這是因為:
第一,可協助教師制定一個能清楚預期學生學習成果的學習藍圖;
第二,以該學習藍圖作為課程、教學、評價的設計與執行的起點,與所有的學習緊密結合;
第三,無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學評價,都是以讓學生能充分展示其學習成果為前提;
第四,從第一次課堂教學開始直到最後,師生如同伙伴一樣為達成學習成果而努力分享每一時刻。
2、擴大機會:課程設計與教學要充分考慮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在時間和資源上保障每個學生都有達成學習成果的機會。學校和教師不應以同樣的方式在同一時間給所有學生提供相同的學習機會,而應以更加彈性的方式來配合學生的個性化要求,讓學生有機會證明自己所學,展示學習成果。如果學生獲得了合適的學習機會,相信他們就會達成預期的學習成果。
3、提高期待:教師應該提高對學生學習的期待,制定具有挑戰性的執行標準,以鼓勵學生深度學習,促進更成功的學習。提升期待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提高執行標準,促使學生完成學習進程後達到更高水平;二是排除邁向成功的附加條件,鼓勵學生達到高峰表現;三是增設高水平課程,引導學生向高標準努力。
4、反向設計:以最終目標(最終學習成果或頂峰成果)為起點,反向進行課程設計,開展教學活動。課程與教學設計從最終學習成果(頂峰成果)反向設計,以確定所有邁向高峰成果的教學的適切性。教學的出發點不是教師想要教什麼,而是要達成高峰成果需要什麼。反向設計要掌握兩個原則:一是要從學生期望達成的高峰成果來反推,不斷增加課程難度來引導學生達成高峰成果;二是應聚焦於重要、基礎、核心和高峰的成果,排除不太必要的課程或以更重要的課程取代,才能有效協助學生成功學習 。
- 確定學習成果。最終學習成果(頂峰成果)既是OBE的終點,也是其起點,學習成果應該可清楚表述和直接或間接測評,因此往往要將其轉換成績效指標。確定學習成果要充分考慮教育利益相關者的要求與期望,這些利益相關者既包括政府、學校和用人單位,也包括學生、教師和學生家長等。
- 構建課程體系。學習成果代表了一種能力結構,這種能力主要通過課程教學來實現。因此,課程體系構建對達成學習成果尤為重要。能力結構與課程體繫結構應有一種清晰的映射關係,能力結構中的每一種能力要有明確的課程來支撐,換句話說,課程體系的每門課程要對實現能力結構有確定的貢獻。課程體系與能力結構的這種映射關係,要求學生完成課程體系的學習後就能具備預期的能力結構(學習成果)。
- 確定教學策略。OBE特別強調學生學到了什麼而不是老師教了什麼,特別強調教學過程的輸出而不是其輸入,特別強調研究型教學模式而不是灌輸型教學模式,特別強調個性化教學而不是“車廂”式教學。個性化教學要求老師準確把握每名學生的學習軌跡,及時把握每個人的目標、基礎和進程。按照不同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
- 自我參照評價。OBE的教學評價聚焦在學習成果上,而不是在教學內容以及學習時間、學習方式上。採用多元和梯次的評價標準,評價強調達成學習成果的內涵和個人的學習進步,不強調學生之間的比較。根據每個學生能達到教育要求的程度,賦予從不熟練到優秀不同的評定等級,進行針對性評價,通過對學生學習狀態的明確掌握,為學校和老師改進教學提供參考。
- 逐級達到頂峰。將學生的學習進程劃分成不同的階段,並確定出每階段的學習目標,這些學習目標是從初級到高級,最終達成頂峰成果。這將意味著,具有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將用不同時間、通過不同途徑和方式,達到同一目標。
- 目的明確
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從一開始就知道想要的結果,所以他們知道自己在朝著什麼方向努力。知道培訓會給他們帶來什麼好處。
- 面向目標
朝著一個目標努力會很有動力。預先設定一個標準可以讓學習者和教育者保持在正軌上。如果評估設計和實施得當,以結果為基礎的教育也會令人滿意。學習者可能因為工作中發現的需求差距而接受培訓,他們知道會在培訓結束時提高績效,並投入工作以取得成功。
- 註重實用
在培訓中,可以少講理論,多做行動。如果培訓提高了員工的技能,那麼他們需要在評估結束時展示他們已經學會了這些技能。決策者為此調整課程。
- 方法靈活
這取決於教育者傳授內容的獨創性,以便所有學生都能吸收和理解。評估不必是嚴格的——它們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切機會來展示他們的掌握程度。稱之為“擴大的機會”——學生們獲得了一切成功的機會。
藉助現代組織培訓方法,基於結果的教育大放異彩。簡單、集中的課程設計允許學習者有效地吸收信息,也有助於組織有效地實現他們自己的目標。
- 忽略了細微的差別
有些人認為我們不能用結果來衡量所有的學習。在基於結果的系統中,不斷進步是目的。對於年輕的學習者,教育者和家長可能更喜歡探索性的方法。藝術和人文學科僵化的基於結果的方法也是一個挑戰。
- 評估就是一切
所有的學習者都應該達到同樣的水平,沒有例外。雖然這給教育工作者帶來了確保所有學生都出類拔萃的壓力,但它可能會傷害那些學習風格不同或有學習挑戰的人。一些教育家還認為,根據學生以前的表現來衡量他們的進步是一種有效的激勵策略,這是基於結果的教育所不能提供的。
- 靈活性太大
雖然靈活性是一個優點,但它也可能是一個缺點。出體經驗教育方法僅僅是一套沒有規定的指導方針。這取決於當地政府——無論是學校、研究所還是董事會——來決定評估的結果和模式。如果項目設計得不好,沒有正確定義的結果和評估策略,結果可能是糟糕的學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