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高等教育大眾化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高等教育大眾化(Mass Higher Education)

目錄

什麼是高等教育大眾化

  高等教育大眾化是指一國適齡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人數比例在15~50%之間,這是馬丁特羅提出的量化標準,是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顯性條件。

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內容

  高等教育大眾化是一個量與質統一的概念,量的增長指的是適齡青年高等學校入學率要達到15%─50%。質的變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變、教育功能的擴大、培養目標和教育模式的多樣化、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與方法、入學條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與社會的關係等一系列變化。根據美國學者馬丁·特羅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指標,則可以將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分為“精英、大眾和普及”三個階段。他認為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時,高等教育就進入了大眾化階段。

  一般來說,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在15%以下時屬於精英教育階段,15%-50%為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50%以上為高等教育普及化階段。根據美國學者馬丁·特羅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指標,則可以將高等教育發展歷程分為“精英、大眾和普及”三個階段。他認為當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15%時,高等教育就進入了大眾化階段。

  馬丁·特羅教授在探討了以美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征變化的同時,也力圖尋覓一種典型的發展模式,以及影響一個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模式的因素。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當美國高等教育從大眾階段向普及階段跨越時,西歐諸國高等教育剛剛從精英向大眾轉變,其大眾化發展模式還不甚清晰。在此背景下,特羅教授在考察歐美一些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所選擇的發展模式時發現,由於國情不同,各國所選擇的發展模式是廣泛多樣的。影響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模式的主要因素有:中等教育的普及,青年要求上大學的迫切需要教育民主化的壓力;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高等教育自身發展的需求,等等。而這些影響因素又通過高校學術人員,包括校長、教授們對高等教育發展所持的價值取向態度的折射,對各國高等教育發展所採取的模式產生深刻的影響。於是,他將多種發展模式與高校學術人員的不同價值觀結合在一起,進行分類。在考察高校學術人員的價值觀與態度的分佈中,他將歐美等國學術人員對高等教育大眾化發展模式的態度,或曰發展模式的選擇,用矩陣分為“傳統的精英主義者”、“傳統的擴張主義者”、“精英主義改革者”和“擴張主義改革者”四類,分別代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四種不同發展模式,併進行逐一介紹、評判。

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意義

  首先,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化,需要培養大量的高水平的生產管理服務人才

  其次,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21世紀掌握高新科技的創新人才只能由大學來培養,中國本科以上的人才儲備量太少,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將處於不利地位。

  第三,國民文化素質的重要性:人口的文化構成是綜合國力的基礎,我國城鄉居民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不僅遠低於發達國家,而且還低於一些發展中國家。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過程就是將人類改造自然的內容引進高等教育殿堂的過程,體現了人類對自身力量的認識發展,體現了一個對自身力量從否認到逐步確認的進化,是把大批的俗人帶進高等教育的殿堂,共用一種價值觀,用現代化武裝人力和物力的作用,共建美好的人類社會。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5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寒曦.

評論(共0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高等教育大眾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