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6,047个条目

香農-韋弗模式

用手机看条目

出自 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香農-韋弗模式(Shannon - Weaver Model of Communication),也譯作申農-韋弗模式

目錄

什麼是香農-韋弗模式[1]

  香農-韋弗模式是1949年美國的兩位資訊理論學者香農和韋弗在《傳播的數學理論》一文中提出了一個過程模式,被稱為傳播過程的數學模式或香農-韋弗傳播模式。該模式把傳播過程分成五個環節,並用圖解的形式表示出來,用以解釋一般的人類傳播過程。

  這個模式起初是為技術領域開發的,但是在此領域之外也有著重大而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傳播學領域,因而它也成了傳播過程的重要模式之一。該模式和其他傳播模式最大的不同是導入了干擾的概念,它是指任何阻礙成功傳播的東西,這個概念的提出極大地豐富了傳播過程的研究。噪音的出現表明傳播不是在理想的真空中進行的,傳播過程內外的各種障礙因素會形成對信息的干擾,這對於社會傳播過程來說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香農-韋弗模式的內容和特點[2]

  香農-韋弗模式模式把傳播描述成一種直線的單向過程,整個過程由五個環節和一個不速之客——噪音構成。如圖所示。

  作為傳播過程的第一環節,信源負責發出將要傳播的訊息。此後訊息會經發射器編碼而採用與所經渠道相適應的信號形式到達接收器。接收器的功能與發射器相反,它將接收到的信號還原為訊息並發送到傳播的目的地即信宿。

  “噪音”概念的引入,是這一模式的一大優點。它指的是一切傳播者意圖以外的、對正常信息傳遞的干擾。構成噪音的原因既可能是機器本身的故障,也可能是來自外界的干擾。剋服噪音的辦法是重覆某些重要的信息。這樣,傳播的信息中就不僅僅包括“有效信息”,還包括重覆的那部分信息即“冗餘”。傳播過程中出現噪音時,要力爭處理好有效信息和冗餘信息之間的平衡。冗餘信息的出現會使一定時間內所能傳遞的有效信息有所減少。

  人際傳播的訊息內容、社會環境傳播效果並不能直接在這一模式里找到,而且這一模式仍然是單向直線的,因而不能用它來解釋人的全部社會傳播行為。

  數學模式雖然為傳播學研究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視角,但它並不完全適用於人類社會的傳播過程。它將傳播者受傳者的角色固定化,忽視了人類社會傳播過程中二者之間的轉化;它未能註意到反饋這一人類傳播活動中極為常見的因素,因而也就忽視了人類傳播的互動性質。這些缺點同時也是直線傳播模式所共有的。

  在這個基礎上,一些傳播學者又提出了其他類型的傳播模式。例如:

  • 伯納的傳播總模式;
  • 德弗勒的互動過程模式。

香農-韋弗模式對教育教學的啟示[3]

  第一,香農-韋弗模式顯示了傳播過程中的五個功能環節,即信源將要傳播的內容編碼,以訊息的形式傳遞給發射器;發射器將訊息編碼,轉換成信號,並藉助於通道傳輸出去;通道傳輸信號;接收器將信號解碼,轉換成訊息;信宿將訊息解碼,獲得訊息意義。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傳受雙方都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教師和學生),很難達到傳遞與接收意義的一致性,所以,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引進現代教育媒體對教學信息內容進行多元化表徵是必要的。

  第二,噪音概念的引入,表明傳播過程內外的各種因素會影響傳播效果。噪音,通常泛指嘈雜的、刺耳的、不和諧的聲音;傳播過程中的噪音,指對傳播信息和信號的干擾和歪曲。其實,噪音會影響傳播過程的各個因素,這裡為了簡化,只集中表示對通道的干擾。

  傳播過程最主要的是信源、媒介和信宿三個環節,這也正是噪音形成的三個主要環節。所以,在教育傳播過程中,教師不僅要以扎實的知識令學生信服,還要精簡教學內容,詳略得當,幫助學生形成清晰的知識脈絡;要適當選擇教學媒體,力爭教學信息內容呈現效果更好;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培養學生端正的學習態度。

  第三,引進了反饋的概念。反饋是指控制系統把信息傳輸出去以後,又將信息作用的後果返回控制系統,並對控制系統的再輸出發生影響。反饋是實現控制的條件,控制是系統正常運行和良性發展的有利保障。要保證教育教學的效果,就必須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控制。要對教育教學過程進行控制,教師就必須註意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因為學生是教學效果的最終體現者,是教學活動的源動力。

  第四,引進了經驗範圍的概念。經驗範圍指的是人的政治立場、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宗教信仰、生活習慣、知識結構、興趣愛好等。 皮亞傑認為:“學習是建構內部心理表徵的過程,學習者並不是把知識從外部‘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已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來建構新的圖示”。 共同的經驗範圍是傳播活動發生的基礎。

  所以,教師在組織教學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要把教學的起點定在學生原有的知識結構範圍內,然後在此基礎上延展新的教學內容,以利於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與吸收。

香農-韋弗模式的評價和缺陷[4]

  “香農-韋弗模式”,它清晰地揭示了一般信息傳播的過程和要素,但也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它把交流傳播視為單向線性的信息傳輸一接收過程,缺乏對傳播效果進行檢驗的反饋信息。在後來的研究中,這個缺陷被奧斯古德施拉姆等人的雙向、迴圈模式修正。

  儘管如此,作為信息科學中通信的抽象模式,“香農-韋弗模式”為研究新聞信息的傳播過程提供了參照系。新聞傳播也是一種信息的傳輸轉換過程,新聞傳播系統也需要經過信源、通道、信宿這樣一個傳播流程。在新聞傳播中,客觀世界發生的事實構成信源;獲取、處理、加工和傳遞新聞事實的新聞媒介,充當了信息通道的角色;各種消息、通訊、圖片、聲音、畫面等都包含了一定的信息量;接收信息的對象構成了信息的歸宿。

  香農認為,任何通道在單位時間內所傳輸的信息量是有限的,一個交流傳播系統傳輸信息的能力,是受其通道制約的。一個理想的交流傳播系統,應具有儘可能大的通道容量。在傳播過程中,外界信號以及產生於通道之中的雜訊會幹擾信息的傳輸,因此有效的信息傳播應儘量減小雜訊的干擾。從信息科學的角度看,加大通信系統中的信息量有兩個基本方法:1.擴大通道容量,加強其傳輸信息的能力;2.減小雜訊干擾,保證有效信息順利通過。

  在新聞傳播過程中,新聞媒介充當了信息通道的角色,經過處理後的新聞信息進入信息通道進行傳播,只有擴大新聞媒介的容量,才能容納更多信息的通過。同時,在技術上儘量減少外界雜訊的干擾,才能保證通道的通暢。在實際的新聞傳播中,由於各種具體的媒介形態特點不同,因此在加大各自信息量的方法上也略有不同。

參考文獻

  1. 楊同華.基於香農-韋弗傳播模式的企業內知識轉移影響因素分析[J].商業時代,2013(34)
  2. 第三章 傳播行為與傳播類型.大眾傳播學.中南大學精品課程
  3. 劉文靈.兩種發展了的傳播模式對教育教學的啟示——再論拉斯韋爾的“5W"模式和香農-韋弗模式[J].安陽學院學報,2006(3)
  4. 陳紅艷. "申農—韋弗模式"對提高新聞信息量方法的啟示[J]. 大陸橋視野, 2016(10).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39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投訴舉報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y桑,Tracy,Mis铭,寒曦,LuyinT,Llyn.

評論(共5條)

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香農-韋弗模式"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221.222.57.* 在 2016年7月13日 17:41 發表

這個模式沒反饋的

回複評論
1.195.108.* 在 2016年11月21日 15:02 發表

221.222.57.* 在 2016年7月13日 17:41 發表

這個模式沒反饋的

對,它只是首次加入了噪音。

回複評論
气包子 (討論 | 貢獻) 在 2017年12月6日 15:11 發表

哪個坑爹的家伙加了反饋進去

回複評論
M id b8f91ce07118055e74437d9b2a0308d0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9月29日 16:37 發表

圖錯了,沒有反饋

回複評論
Llyn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9月30日 09:06 發表

M id b8f91ce07118055e74437d9b2a0308d0 (討論 | 貢獻) 在 2020年9月29日 16:37 發表

圖錯了,沒有反饋

謝謝指正,圖片已更換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打开APP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官方社群
下载APP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32707号